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对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术后康复及FACT-Cog评分的影响
2021-04-14韩东
韩东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焦作 454100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大脑凸面脑膜瘤占脑膜瘤的19%~21%[1-2]。完全切除肿瘤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的主要手段,而“以最小创伤获取最大疗效”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所追求的目标[3]。锁孔显微手术采用2~3 cm的小骨窗实施手术,可充分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牵拉受损和手术创伤[4]。额外侧前颅底入路和眉弓眶上入路是两种常用的手术入路,但何种入路更具优势尚无明确定论。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以探讨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对患者术后康复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01—2021-04我院收治的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经CT、脑血管造影、MRI检查确诊。(2)肿瘤部位均为额部。(3)无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以及认知功能障碍。(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3)妊娠与哺乳期患者。研究共纳入符合上述标准的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94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案分为额外侧前颅底入路组(观察组)和眉弓眶上入路组(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观察组行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于距耳根3~9 cm处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显微镜下显露额骨外侧,在颧突后方钻磨一小孔,骨瓣前方靠近前颅底。将硬膜切开,放出脑脊液。切除肿瘤,复位骨瓣,耳脑胶固定,缝合硬膜、腱膜及皮肤。对照组行经眉弓眶上入路显微手术:眉内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暴露眼轮匝肌。切开额颞筋膜、部分颞肌,暴露额骨颧突。切口内侧额骨钻孔暴露额底外侧,打开额窦,依次双氧水、碘伏冲洗后骨腊封填。显微镜下抬起额叶眶回,打开脑底池,切除肿瘤,复位骨瓣,耳脑胶固定。缝合硬膜、腱膜及皮肤。
1.3观察指标(1)手术指标。(2)并发症。(3)术前、术后3个月以肿瘤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FACT-Cog计分1~10分。分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MMSE满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4)术前、术后第3 天、术后3个月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
2 结果
2.1手术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2.2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n(%)]
2.3FACT-Cog、MMSE评分术前2组患者的FACT-Cog、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FACT-Cog、MMSE评分均高于术前,其中观察组的FACT-Cog、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FACT-Cog、MMSE评分比较分)
2.4血清NSE、GFAP、S100β水平术前2组患者的血清NSE、GFAP、S100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血清NSE、GFAP、S100β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清NSE、GFAP、S100β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NSE、GFAP、S100β水平比较
3 讨论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常发生于大脑凸面,大多为单发的良性肿瘤。除偶然发现的高龄无症状的小脑膜瘤患者可定期行MRI随访外,完全切除肿瘤后大部分患者可获治愈[5-6]。随着显微外科、微侵袭外科的发展,经眉弓眶上入路和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实施锁孔显微下小骨窗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显微镜下脑膜瘤切除术。
经眉弓眶上入路的主要优势为:(1)可直达手术部位,对脑组织牵拉小,可最大限度减轻副损伤。(2)无须牵拉颞叶充分游离外侧裂,通过不断调整显微镜,即可在良好视野下实施手术。其主要不足为:(1)对第Ⅲ间隙暴露有限,无法将向侧方发展的肿瘤完全切除而影响治疗效果[7]。(3)与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比较,由于骨窗较小,手术视野角度狭窄,对侧裂内鞍旁、鞍后的肿瘤暴露不理想,易引起面神经颞支前支、眶上神经损伤[8-9]。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的优势为:(1)是介于眉弓眶上入路与翼点入路间的入路方式,以额骨颧突为中心,可根据病变特点向蝶骨嵴或眶上偏移,提供足够的额下外侧空间,无须大幅度牵拉额叶,手术操作方便。(2)可充分暴露颈动脉池外侧面、双侧视神经、视交叉池等,更易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利于彻底切除肿瘤。(3)主要经前颅底偏外侧路径入路,既可减轻额叶牵拉幅度,降低嗅神经受损风险;又可避免眶顶骨质磨除及额窦开放,减少脑脊液外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FACT-Cog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表明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应用于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的良好效果及可行性。
多项研究结果证实,NSE、GFAP、S100β是反映脑损伤的特异、敏感标志物,且与认识功能相关[10-11]。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后第3 天2组患者的血清NSE、GFAP、S100β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的创伤小,因此对NSE、GFAP、S100β的影响较小。此外,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清NSE、GFAP、S100β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的创伤更小,有利于脑膜瘤完全切除和降低并发症风险,因此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经额外侧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应用于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