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探讨

2021-04-14朱枫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审美鉴赏音乐素养高中音乐

朱枫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中生,这就要求高中学校要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文化课程教育,将音乐、体育等课程放在与文化课程等同的位置上。本文重点分析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方法策略,分析学生在音乐“自主需要、音乐能力、情感体验以及文化理解”这四大核心素养上的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  审美鉴赏  学生  音乐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0-0143-02

“紧张、快节奏、竞争、压力”等词语是高中学习状态的直观体现,学生升入高中后不仅所学知识的层次难度大幅度提升,同时还要面临升学的压力。这个时候学生需要在紧绷的状态下适当的放松,实现有效的劳逸结合。音乐课程中悠扬的旋律能够帮助学生舒缓心情,缓解学习压力。而且音乐是人类的另一种情感表达,是人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方式,其中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并助力学生感受、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高中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角度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学生本身的意义是巨大的。第一,音乐能带给学生快乐、轻松的情绪体验,缓解学生日常学习压力。第二,音乐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抒发内心情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三,音乐是一种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完善学生人格。[1]第四,音乐素养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五,具备音乐素养能够让学生在繁杂的社会文化中提升审美判断能力。第六,高中音乐涉及多个国家的多个音乐领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之,音乐素养的培养是高中生综合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教育角度

新课程改革提出后,我的主流教育理念就转变成了素质教育,高中教育目标也革新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音乐教育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关系着学生的品德教育、智力教育以及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不仅是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需要,更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文化角度

音乐文化传承了数千年,并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音乐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呈现多元化发展。现代的音乐文化既包含我国传统优秀音乐、现代音乐、民族音乐,也包含国际上的各种音乐体现形式。音乐已经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是国家之间交流沟通的一架新桥梁。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国际沟通意义。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

(一)欣赏与鉴赏混为一谈

很多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课程时会将欣赏与鉴赏混为一谈,让学生单纯的同音乐、欣赏音乐、放松心情,但这与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目标并不契合。鉴赏的关键在于通过“鉴”进行“赏”,鉴赏是前提和过程,欣赏是结果。只有对音乐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创作内容以及创作意义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才能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但是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对鉴赏课程的认知并不全面,也不够重视,使得为数不多的音乐课程被浪费,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得不到有效培养。

(二)鉴赏方式模式化

(三)鉴赏教学的互动性较差

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和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表达方式,而有些音乐问题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很多时候对音乐的鉴赏和学习都是依靠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所以为了提升音乐鉴赏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可以自由分享、讨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思维创新的同时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全面的认知。但是现阶段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大多是依靠教师的口述表达和多媒体功能辅助,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却非常少,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同时也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三、高中音乐鉴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适宜氛围,激发兴趣,铺垫情感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并在鉴赏前期做好情感铺垫,一方面集中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打好鉴赏基础。所以教师需要在课程初期通过短暂的课程导入来营造适宜的音乐鉴赏教学氛围。而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像是语言表达、视频观看、音乐渲染、故事铺垫等等,教师要根据鉴赏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在鉴赏《槟榔树下摇网床》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幽默的语言互动来给学生紧张的神经进行放松,教师可以问学生:“上节课上的什么课?”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看这一个个把自己累的,是不是就想躺在那摇椅上吹吹风、眯一觉啊!”通过这样轻松的语言互动引出鉴赏歌曲:“今天满足你们这个愿望,给你们推荐一首歌,睡觉的时候听一听,绝对让你们忘掉各种加减乘除、ABCD,睡一个好觉。”这样就会勾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样一首歌确实可以满足学生紧张学习氛围中的放松需要。学生也就会积极跟着教师品鉴音乐的曲调、节奏、歌词等,如此也就为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二)问题驱动引导,启发思维,自主需求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自主需求,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活跃思维,积累知识,形成自己的音乐意识和音乐习惯。比如在鉴赏《黄河大合唱》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八个乐章要这样排列?让学生感受《黄河大合唱》中的情绪发展。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鉴赏歌曲中的曲调、情感变化等,学生在鉴赏探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升华自身对黄河的情感、对国家的情感、对当下生活的情感。而当学生在日后遇到有关黄河、国家等相关情境时,或者这类情感爆发时,就会通过这首歌来满足自己的情感表达需要。90B06107-A7B6-4BBB-9A24-5C9E56CB50F3

(三)鼓励创新实践,合作交流,分享共赢

音乐是灵活多变的,其存在的形式非常丰富,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音乐这一特点,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储备等学情以及兴趣爱好,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借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包含很多内容,像是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辨别能力,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交流能力以及音乐合作能力等等。所以教师在鉴赏课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也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和实践平台。比如在鉴赏《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时候,这首歌属于青海民歌,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学习鉴赏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青海民歌,像是《一对白鸽子》《采花调》等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景色对歌词进行改编,或者鼓励学生使用自己擅长的乐器演奏等,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灵活教学方式,承上启下,情感共鸣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需要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给学生不同的、丰富的音乐鉴赏学习体验,同时将鉴赏教学的各个环节自然衔接,引发学生最为强烈的情感共鸣体验。比如在鉴赏《白毛女》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情境教学法营造氛围,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为学生奠定情感基调。然后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音乐剧的演唱与表演,给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机会。最后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情感的迸发感受。通过这样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搭配运用,让学生始终参与到音乐鉴赏过程中,并通过自身直观的听觉、视觉、触觉体验感受音乐自身的美感、感悟音乐中蕴含的美德或者精神力量,实现与音乐之间的情感共鸣。

(五)优化合理配置,全面鉴赏,累积文化

音乐鉴赏不仅是对音乐内容和歌词的鉴赏,更是对音乐创作背景、作者、乐器搭配、曲调定位、节奏等各个环节的鉴赏,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音乐文化、品德文化、世界文化等,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实现对音樂全部内容的优化配置,发挥音乐自身以及可拓展的音乐知识的教育价值,提升音乐鉴赏质量,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高效培养和发展。

四、结语

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负责,为学生营造适宜的鉴赏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将音乐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全部开发出来,给学生更加优质、生动、饱满的鉴赏课程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需求,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万桂芳.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731.90B06107-A7B6-4BBB-9A24-5C9E56CB50F3

猜你喜欢

审美鉴赏音乐素养高中音乐
高中作文“真写作”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