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1-04-14李雪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服务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李雪

【摘要】本文以“服务管理”课程为例,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在课程实践上有所区别的前提下,探讨专业课与思政元素应用的课程实践的方式方法。以课程思政案例为例,针对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方法,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服务管理  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2021年度吉林工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思政专项)重点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 《服务管理》课程为例”;2021年度吉林工商学院校级课程思政《服务管理》课程立项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1-0025-02

实践教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加深课程学习体验,对整个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规划设计,有目的地指定教学方案、增添对课程体系育人属性、发掘课程相关的思政要素,才能更好地将价值塑造、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素养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

一、思政课与课程思政

鉴于笔者在进行前期相关资料准备及参与答辩过程中,对于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概念往往混淆不清,答辩专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使本人意识到,有必要将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概念范畴进行捋顺划清,便于更好地开展今后的研究工作,也便于更好地与同业同行专家进行分享。

思政课程是课程德育中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课程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实质是对课程价值观的塑造,与另开设一门课程有本质区别。它是将与课程政治的相关要素融入到与本门课程有关的教学和改革中,以期达到课程教学中的“潜移默化”。

但是,如何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是当前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需要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来深刻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涵义都在于强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二者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1]

二、“服务管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实现方式

(一)设置“服务管理”课程思政大纲

“服务管理”课程主要是针对管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利用案例教学为学生认知实习、实践操作、教学实习进行铺垫。在管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以服务管理理论围绕展开的有关服务各个部门、各个服务环节所涉及的内容。课程体系涵盖了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服务认知等相关内容。根据课程内容,明确服务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有形性、移情性四个维度。通过服务质量四个维度的把握,结合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职业态度,引导学生与顾客共情。

“服务管理”课程思政大纲的修订,是重新梳理和判断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养成有机统一,使课程教学大纲变成课程育人大纲。在制定针对“服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中,能够灵活融入“服务育人”的思政元素,指导教师形成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如将案例穿插、专题嵌入、讨论辨析、隐形渗透等适时、适当地融入思政元素,从教学规范上起到指导作用。

(二)结合思政元素“服务管理”课堂教学再设计

“服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在管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阐明了围绕服务而展开的一些列服务环节、行为以及以此能够引发消费者认定的有关服务印象的标准。培养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续完善跟进的能力。在课程中拟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演绎法、分组研讨法、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认识服务的本质是挖掘客户深层次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端正的服务意识。即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定制化服务,也能注意到服务中“人”的因素。使学生在提供服务时,不仅仅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更应该关注到服务中的“人”。学会做人,学会关注人、学会关心并照顾他人的感受,才是本门课程在课程思政上要表露和传达的主旨。

(三)结合思政案例实现“服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服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里围绕服务产生的系列理论、客户服务、服务感知、服务承诺、服务质量等系列内容里,都有其独特的育人要素。本文以“服务质量”维度这一章节为例,结合思政案例教学,表述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对于思政案例教学的开展,并不提倡生搬硬套,硬生生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拼凑在一起。作为教师,需要发现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共同性、立意点,在于课程结尾的引申与点题,引起学生的共鸣。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是思政元素如何“润物细无声”融入的有效手段。它需要教师至少具备以下两方面能力:

1.教师需要熟悉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

教学必须做到首先了解本课程的章节段落,把握课程内容间的体系脉络之间的关系。做到对课程内容烂熟于胸、对课程外延、内涵能够旁征博引。这对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是个挑战和目标。

2.教师需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大小事

思政元素,需要融入时代、融入身边的具体人和事才能让思政案例更加鲜活、更加贴近生活。思政元素,需要教师能够灵活掌握其运用方法。思政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理论基础,但更需要扎根生活才能让学生听得懂、喜欢听,学生才更容易参与到课堂中来。

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大小事,具备将大小事润色成思政案例。它可以成为课堂的导入、可以成为课程内容的有力辅证、可以升华为课程最后的点睛之笔,不是固定在某一个课程阶段的固定方法的使用。

3.教师要将先进教学软件平台为我所用

新冠疫情后,課堂教学迎来了极大的变革。各种线上教学平台、软件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疫情后时代的课程教学,也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思考,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习惯,需要加以调整,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绎的课堂渐渐清晰地浮现在眼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评估体系细则的线上元素也逐渐明显。教师在课前预习、课堂讨论、案例展示、课后作业等环节如能够善于运用线上教学软件和平台,不仅能充分提高课堂内容展示的效率,在教学效果提升上也将有极大的辅助所用。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内容的嵌入体验上都将大有裨益。

三、结论与反思

(一)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

结合各门课程思政建设在如火如荼地实施,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的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稳扎稳打,稳中求进地进行。它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课程建设者和负责人应尽量避免将课程简单添加罗列教育元素,就称之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教材、课程思政大纲等方面系统的、全方面地进行建设。尽量避免课程陷入“说教”模式。在各部分中,有计划、有章节、顺其自然又不失实际地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二)转变教学思维,争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体量巨大,尤其高校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轰炸,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切实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岗位和相关专业领域。因此,课程思政需要嫁接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被已成年的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高校教师在这一点上,需尽量避免填鸭式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表面上强制接受远不及学生从内心的认同更印象深刻。

首先,教师需要从观念上认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利用案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结合思政元素课程内容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再次,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对教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策划、过程管理、实践指导、教学效果等内容作出评价,形成院校两级考核、学生评价、教师互评为一体的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以防止考核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三)丰富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

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需要除在软件内容上的系统开发之外,学校层面的投资建设开发也是十分必要的。高校需适当提高资金投入规模,为师生开展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要构建便捷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以便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也要通过校园文化塑造、设备更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开发建设多功能教室、搭建微课、慕课后期制作平台,引进多功能教学系统,分配一定学分与课时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独立性。[2]

此项建设的演绎之路,除任课教师外,高校辅导员、各行政岗位人员在教学内容、协同育人、制度建设上都需要协同发展,共同作用。在软件、硬件上齐步走,才能将课程思政的育人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2]顾以传,刘银华.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7-58.

猜你喜欢

服务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如何做好电力行业客户服务管理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