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将红色教育融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途径

2021-04-14张庆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红色教育实践途径技工院校

【摘要】红色教育是引导和培育技工院校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激励技工院校学生发扬红色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接力奋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决定性的红色精神和力量源泉。文章从技工院校近年来不断将红色教育融入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研究和实践出发,探讨新时代下将红色教育持续贯穿于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全过程的创新性措施和实践途径,旨在教育和引导技工院校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挑和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与使命。

【关键词】技工院校  红色教育  职业素养  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1-0025-03

新时代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技工院校将红色教育融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和教学的实践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中学习会和视察广西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多次提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挥资政育人作用,把红色江山、血脉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技工院校作为技术工人的培养摇篮,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怀。由此可见,红色教育在技工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技工院校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之地,技工人才是支撑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技工院校如何将红色教育贯穿于学生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培养全过程,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课程融通,使技工院校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社会主义红色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和践行者十分必要。

那么,何为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对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有何促进作用?有哪些具体的途径能够使两者相互融通?——本文将通过思政德育课程,将红色教育融入职业素养培养、专业课、实训实习课程、劳动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有机联合的教育机制等实践途径,总结出更适合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特性的创新教学模式和举措。

一、红色教育的定义界定

红色教育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延伸,虽然其核心、宗旨不变,但仍不能将其单纯地当成一种概念教育来灌输,而应作為动态发展的一种教育来对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青少年时代投身于革命运动的,他们投身于革命运动是出于救国救民的一种追求,也是对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一种不懈的努力,在他们身上往往体现出对红色教育的自我学习与革新。新时代的青少年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站在新时代青少年的角度上,用更适合新时代青少年接受的演示方式、展示手段来反映红色题材,使其接受红色教育,让他们如身临其境、感同深受地意识到老一辈革命家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就是从人民大众中涌现出来的人。虽然时代背景不一样,奋斗追求也不一样,但终极追求是一致的,把两者共同追求的缘由统一起来,使新时代青少年与老一辈革命青年在心灵上产生共振,红色基因、血脉才能根植于新时代青少年的灵魂深处,才能激发他们自觉传承的本能。

以近年中央有关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文件精神为基础,广义的红色教育是指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狭义的红色教育是指教育主体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中为党、国家和人民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教育客体进行思想信念、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2]。本文的红色教育主要指狭义的红色教育,教育施教者主要指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受教者主要指技工院校学生。

二、新时代传承红色教育的历史意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2],红色文化是他们凝成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要教育和引导新时代的学生深刻明白新中国来之不易,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只有将红色教育根植新时代学生之心,才能深触其灵魂、启发其智慧,才能促进新时代学生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传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情怀,增强品德锤炼,提升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由此可见,将红色教育融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教学全过程,作为职业素养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来教育和引导好新时代学生,将有利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技工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技工院校发挥立德树人、资政育人的作用;有利于新时代学生面对新形势,面对新困难,不断奋勇前进的斗争精神;有利于继承和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厚植爱党爱国爱民情怀,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有利于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红色基因的一代代传承者。

三、技工院校学生特性分析

技工院校的学生主要特性如下:一是该学段的学生对红色教育自我学习和领悟力不足;二是该学段的学生多为00后,生长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磨历与挫折,抗挫力差,对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感触不深;三是该学段的学生时代性鲜明,创新力强,接受新事物快,但对新时代、新思想与新产物产生的认同度表现不一。

四、技工院校将红色教育融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实践途径

以学院为例,一直以来,注重将红色教育在“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等方面的渗透,将其贯穿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践过程。将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融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全过程,将红色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程、职业素养理论、专业课程、实训实习课程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探索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合教育机制,发挥系统化、全方位、全过程教育作用,将红色教育延伸效应发挥最大化,逐渐形成“四课一机制”的教育模式。

(一)将红色教育与职业素养一并融入思政(德育)课程,“活”化红色传统教育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肩负起对受教者进行三观培养和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目前,技工院校的思政(德育)课较偏向于纯理论灌输,受教者被动性地接受理念十分凸显,导致教育成效不显著,成果不理想。我国各地红色资源众多,如何活学活用红色资源,活化红色传统教育对思政(德育)课施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教者要立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充分认识和利用受教者特性、传播媒介载体、话语风格和人格魅力等,主动求新求变,将红色教育、学生职业素养深度融入思政(德育)课程,探索出一条适应技工院校教学的“学、思、践、悟、行”的思政(德育)教学实践途径,努力在育人实效上取得突破。一是在“学”上实现学生由客到主的转变。施教者要从知识的灌输者、主导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将红色传统教育融入职业素养,通过思政(德育)课堂,明确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自主选材多样化取材,使学生通过自行思考、探研,并将课堂交由学生主导,由学生抛出所知、所感、所惑,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二是在“思”上实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转变。在对学生宣讲主题、知识竞赛、红色故事演讲、红歌大家唱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大讨论,进行思想大“碰撞”,深度达成思想共识,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革新,实现学生对红色传统教育、职业素养的真学真知真信真行。三是在“践”上实现由虚到实的转变。我国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特别作为革命老区的广西,红色资源遍及各市县,应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将思政(德育)课教学模式由单一的理论教学转变为多样化的红色现场基地教学、实景教学等,由静态教学转变为静动态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将红色传统教育和职业素养一并融入思政德育课程日常化,知识点滴化,通过特色教材读本、自媒体等媒介使学生能够自我学习、教育、感悟和力行,结合日常实践活动,感悟真理,自觉践行真知。四是在“悟”上实现由此及彼的渗透。红色教育思想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是在日积月累中提炼升华的。将红色教育、职业素养融入思政(德育)课需要技工院校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贯通、一体化推进,需要全体施教者共同实施,协同推进,久久为功,要将日常教化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红色文化、职业素养产生共鸣,形成认同感。五是在“行”上实现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红色文化具有资源丰富、与时俱进、感染力强、直观生动和价值永恒等特点,在职业素养提升过程中,在思政(德育)教育教学中,通过学、思、践、悟,学生逐渐产生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动认同,由被动转变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日常点滴中体现出来,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养成。

(二)将红色教育融入职业素养理论教育和专业课程,一以贯之

从“开学第一课”入手,学院精心安排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授课,让新生明确“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格”“我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学成后能做什么工作”“未来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开宗明义,为学生指明专业发展方向和未来成人成才之路。在各專业均开设有核心职业素养培养理论课程,将红色教育深度融入核心职业素养理论课程,努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红色文化、历史人物事迹、大国工匠和劳模的事迹为案例开展教学和课程实践,让学生对艰苦卓越、忠诚担当、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红色精神、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产生共鸣,并在专业课程中不断教育、实践,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爱岗敬业、忠诚担当、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体现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崇高心境。

(三)创新开展国旗下讲话,弘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红色精神

1.讲好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红色教育重要内容,学院坚持每周一开展一次“国旗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适时安排先进人物、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等先进人物进行“国旗下的讲话”。以弘扬红色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主旨,以技能报国、强国强区等为题材,讲好学院自己的故事,讲好大国工匠、时代楷模的故事,讲好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领悟工匠精神、时代精神、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励学生崇尚劳动、坚定职业信念、树立健康的职业道德观,自觉成为红色校园文化践行者和传承者。

2.定期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发扬优良传统作风

结合思政(德育)教育要求,学院定期组织新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收获付出的喜悦,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氛围,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使学生在校内劳动中,更好地体验艰苦奋斗的精神收获感想,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优良传统作风。

3.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学院通过弟子规、红色知识读本等课外延伸教育,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在学生肉眼可触到的地方,建立校园文化墙,将学院发展史、党史等利用多种媒介,向学生充分展示。让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在校园中不断地熏陶学生,久而久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传统意识,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四)在实习、就业中引导激励学生发扬革命优良作风,升华学生职业素养

坚持统一安排学生的顶岗和跟岗实习,在选择实习企业时,注重与管理规范的大中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确保学生能得到更好的企业红色文化熏陶,接受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在顶岗和跟岗实习过程中,精心选派指导老师到企业驻点,与企业齐抓共管,与企业将红色教育延伸到校企、进单位、上岗位,通过驻点,形成校企共同强化学生校外红色教育。同时,学校建立班主任、家长、学校与企业四方协调机制,加强四方信息传递和共享,共同促使学生在实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践行优良革命作风,快速提升职业素养。

(五)建立社会、学校、家庭联合教育机制,将红色教育终身贯通

家庭是孩子终身教育和品格形成的摇篮和源泉之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引导孩子传承红色基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更是孩子一生受教垂范者和身体力行教育者。学校是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素质修养塑造的重要教育教学机构,是系统化、结构化教育学生传承红色教育、形成职业素养、练就技术技能的承重之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社会是营造红色文化优良环境、浓厚氛围的重熏之地,是将红色教育、职业素养等延伸拓展的烘托者和检验者。只有充分发挥三者联合教育机制,一以贯通地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职业素养,才能实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神圣使命,才能将红色血脉代代传下去。

五、结论

本文以红色教育融入职业素养的研究与实践途径为契机,提出了“四课一机制”的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要培养高技能高素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1年04月27日.

[2]朱月铭.我国红色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2:9.

作者简介:

张庆梅(1979年9月-),女,汉族,大学本科,广西交通技师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高级经济师、会计师,职业方向: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实践途径技工院校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论徐特立思想从“教育救国”到“红色教育”的转变
林场护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思路及实践途径选择
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党校红色教育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