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数字阅读微服务研究

2021-04-13陈崎

参花(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阅读服务大数据图书馆

摘要:在当今的时代环境下,人们能从网络中获取到很多有价值的内容,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很多个人或者组织都会受到大数据分析的影响,但是大数据如何帮助人们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在图书馆行业,如何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来创新读者的阅读服务,如今已成为图书馆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词:大数据 图书馆 阅读服务

近年来,媒体越来越关注大数据,大数据将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并且成为消费者需求的指向标。而在图书馆界,大数据同样被深入应用。在大数据的参与下,图书馆的传统阅读推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读者的需求,在读者的诸多新需求中,其潜在的数据分析、知识评价、数据挖掘等增值需求已经有所显现。

一、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介的高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的普及,其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方式也逐渐向数字化发展,随着大数据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奇的应用,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越来越多的组织或者个人受到大数据分析的影响。

大数据在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和分配方面是如何发挥价值的,如何借助大数据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是相关人员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利用大数据创新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成为当前阶段图书馆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图书馆的最主要职能是为人们提供阅读服务,尤其是在现如今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阅读服务正在向新型的模式转变,在传统的阅读服务中,只是较为简单的借、阅等服务,而在全民阅读逐渐兴起后,图书馆不再是单纯地提供借阅服务,而是以服务为最主要的切入点,为人们提供导读和推送等服务。

在当代新兴阅读媒介逐渐兴起的背景下,图书馆逐渐加强对服务范围的延伸。在开展传统服务的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元的主题阅读活动,让人们在这样的主题阅读活动中有所收获,明确图书馆的阅读主导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数据产生的范围以及产生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中的人们进行的各类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数据信息,而数据的组成结构、存在形态以及格式类型等都变得尤为复杂。图书馆要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及归类,将其条理化地保存。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一定的数据存储以及云计算,会促使图书馆在管理模式、资源建设模式等方面的转变。

随着图书馆各类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互联网查询为基础的知识服务体系逐渐被当代图书馆所应用。无论是简单的信息服务,还是结合了相应的组织、分析、检索等高级的服务业务,都可以将其归纳为依据数据而进行的相关服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对结构化数据有所了解,并基于此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去进行挖掘和分析,并且预测当前和未来的用户的需求。大众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图书馆的服务应该随着大众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自我更新,以便于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作为技术敏感度较高的机构,图书馆应对大数据有持续的关注,并且能够对人力、财力、物力等优质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利用大数据的新技术,在资源建设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与发展模式上有一定的转变。

二、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数字阅读微服务的意义

随着多种多样的智能便捷工具的应用,阅读推广模式正朝着更加高效、更加智慧、更加个性化的方向推进。图书馆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以便于为读者提供相应的资源导航,读者可以通过扫码关注相关账号的方式进入图书馆公众平台,并实现借阅或下载等操作。建立微服务的个性化平台,并通过此平台进行服务拓展,在图书馆的微服务中,能够根据不同读者的相关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个性化设计,方便图书馆对读者信息有较为精准的掌握,从而为其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的公众认知度。通过相应的平台,图书馆可实现与读者的直接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能够在相关平台上获取相应的图书信息资源,从而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以便于图书馆更好地提供服务。

实现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是在适应时代发展基础上的顺势而为,图书馆的微服务是一种较为个性化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认可度有较为直观的了解,并且对读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能够做到及时解答。图书馆将图书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播,这是其在对自身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实现的,并且将其对不同的读者进行发送,以便于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质量的多元化,从而吸引更加庞大的读者群。

三、图书馆数字阅读微服务策略

(一)提供个性化图书采选指导

微服务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平台,可实现即时交互信息咨询,并且能够对目标读者进行相应的精准定位,从而为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对一的服务,并且能够帮助读者避免大量不必要的信息。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精准的图书资源信息,并且能够对相应的图书借还状态有较为精准的显示,从而让读者有效掌握相关图书的借阅状况,实现资源信息的快速以及精准查找。微服务可以为读者提供相应的互动交流平台,实现为读者提供较为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对图书馆的具体信息资源情况,图书馆对其开放时间以及图书的分布情况等有较为准确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方便了读者对相关图书资源信息的了解与掌握,方便了读者的图书采选及借阅。

(二)提供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

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微服务,从而满足其在微时代背景下对信息的需求,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在借阅环节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可以为读者提供电子阅读器外借等相关服务,让数字阅读能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并得到更多的关注。这种服务能巧妙地结合图书馆的服务与新技术的使用,以较快的速度和动态的渠道将图书馆的相关资源进行呈现,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阅读需要。比如必须凭借本人有效读者证借用手持电子图书阅读器,而每证只可以借用一台阅读器,将借用期限设置为28天,且不可续借,通过此电子阅读器可以享受在全国任何地方随时借阅,且可以实现自动还书。

(三)组织阅读推广活动

在相关的微服务平台上,图书馆能够对消息的发布、书目检索、参考咨询、新书通告等进行详细的展示。不同的图书馆,其微服务平台的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提供的微服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用博客,图书馆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相关引导,并且为其提供微阅读服务、新书信息的发布服务等。图书馆通过微博认证,主动发布相关信息,以此来吸引读者对此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并且对其进行转发。通过这种方式,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让交流更方便。这样与读者的互动方式,可以对相关图书推广提供一定的便利,并且通过与读者的互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实现为图书馆树立品牌形象。在当前,利用微博开展相应微服务包括微服务营销、参考咨询微服务、微阅读推广、微服务宣传等。微信平台同样是图书馆当前开始使用的微服务平台的一种,其可以通过展示文字、语音和图片的形式与读者之间建立沟通,并且实现直接互动。实现参考咨询、微阅读推广、微服务传播、图书馆营销等功能。另外,图书馆可设立独立的App,结合自身的服务需求,通过智能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连接与互动。

(四)创设高效的反馈机制

微服务模式在图书馆被有效创建,其根本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在微服务模式的开展过程中,要建立较为高效的反馈机制,让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图书馆对读者的相关阅读需求有较为精准的了解,从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另外,读者在使用微服务平台时,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与体验心得及时反馈给图书馆,使其有效掌握读者的阅读体验,从而制订更加合适的服务策略,以便于对读者进行更有目的性的引导,提供优质服务。在图书馆扩大自己用户群的同时,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节,不断优化其微服务质量,实现对软硬件的及时更新。

(五)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定期对其进行线上宣传,广大用户还没对图书馆的微服务有更多的认识,微服务模式的相关宣传还不到位。因此,图书馆要对更多的读者进行宣传,使其更多地了解图书馆的新兴服务模式,对相应的读者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对那些有排斥心理的读者展开有针对性的宣传,使其了解此模式的安全度,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鼓励,降低其排斥度,能更愿意接受微服务模式。图书馆可以建立相应的宣传机制,让更多的读者适应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微服务模式的开展,对图书馆和读者来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图书馆应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让微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并且及时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更多地掌握读者的相关信息,了解其阅读需求。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服务机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并定期扩大宣传,扩大读者群,为其提供个性化微服务。为更好地完善图书馆微服务,其应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以便于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实现更加精准的信息交流,让图书馆更有利于提供服务,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掌握相关的图书信息。

参考文献:

[1]段梅,韩叶.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微服务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06):89-91.

[2]于舒曼,马秀峰.微媒体下的数字圖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2):134-136.

[3]高远.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3816:107-108.

[4]刘丽珏.大数据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智库时代,2019(21):280-281.

[5]王家莲.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微媒体推广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4):84+98.

[6]常雅红.“互联网+”背景下财经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9(02):72-77+106.

(作者简介:陈崎,男,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研究方向:信息化研究与网络安全规划)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阅读服务大数据图书馆
图书馆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
网络竞争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