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境与修辞

2021-04-13陈志月

参花(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辞格修辞语境

摘要:修辞是在众多语言中挑最恰当、最合适的那个来使用,语境是人们进行该活动的依据。本文从语境和修辞的概念、语境对词语的制约、语境对辞格的选择三个方面来阐述语境对修辞的影响。

关键词:语境 修辞 炼词 辞格

修辞是一种选择,是为了提高人们的交际质量,而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某个词、某个句子或某种修辞的一种方式。修辞最终是要求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在人们进行修辭的过程中,会考虑:他的语言形式能否反映交际的内容?语言规范吗?能适应交际的语境吗?表达的信息真实吗?表达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即使同一个人来说,也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哪种说法最合适,上一句说的啥,下一句又该怎么说。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有时正式的、规范的比较适合,有时只需要说方言就能表情达意。

一、语境和修辞的定义

对于修辞,陈望道先生提出了“六何”的说法,即“何故”“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何如”,讲的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和谁说,说的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应当怎么说等问题。这个“六何”,其实说的就是跟语境的关系。

骆小所在《现代修辞学》中指出:修辞中“辞”的含义一是指语辞,二是指文辞,所以,与语辞和文辞有关的内容都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修辞现象,修辞学研究的范围包括词语和句式的推敲凝练,包括准语言,即说话时的声音、语速、眼神、动作等,还包括多种辞格的运用。

在《现代修辞学》中,语境分为狭义的语境和广义的语境。狭义的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广义的语境包括交际者的身份、职业、水平、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又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背景等客观因素。

《现代修辞学》中阐述了修辞与语境的关系,二者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总是在这样或那样的语境下进行,语境对人们采用的什么样的修辞形式,要达到什么样的修辞效果,都有所制约。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选用什么样的词、什么样的句子、什么辞格等等,总是离不开语境的。人们在交际时,一直在努力达到修辞形式能适应语境的要求。

修辞中的同义手段说的也是这回事。在《现代修辞学》中,同义手段指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表达效果相同或相近,但修辞效果不同的一组语言单位和不同的布局方法、叙述方法、语体和风格。同义手段也叫同义关系,同义手段选择,就是要达到最佳的修辞效果。同义手段的选用,要依据情境,突出此情、此景、此时、此事、此人。

二、语境对词语的制约

每个人的词汇量都不同,这些词自身也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在交际的过程中,用得恰当,能适合当时语境,就是好词,就能收到好的修辞效果。词语的锤炼其实就是根据当时此情此景的语境,寻求最恰当的词来表达内容、表达思想。古人对词语的选择和锤炼,早已有很多阐述。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无妄也;《文心雕龙·才略》:及乎春秋大夫,则修辞聘会,磊落如琅玕之圃,焜耀似缛锦之肆。其中,无妄之字、无玷之句、无疵之章、如琅玕之圃、似缛锦之肆的言辞不正是符合当时的语境的好辞吗?

陈望道《文法简论》中说“修辞是语言对应情景的运用”,这句话表明:适应题旨情景是修辞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所在。

一直以来,诗人最讲究炼词,把词炼好了,正所谓一字千金,全诗就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了。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是炼字,“推敲”二字的故事众所周知。贾岛骑在驴上,撞到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跟贾岛说:“作‘敲字佳矣”,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此处用“敲”字比“推”字好,因为月夜寂静,鸟已归巢,外来之客,贸然推门而入的话特别不礼貌,而且“敲”字比“推”更有意味。月下敲门的细微声响更能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幽静,使构造出的诗歌意境真切生动。 如果用了“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传神。弯腰采菊,直起身来,不经意间看到了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这里用的是“悠然见南山”,这“悠然”写的是山,写的也是人,大山静穆高远,作者悠然自得,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另一种境界,是人的生命和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颔联的诗句历来千古传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花溅泪”是花朵在流泪吗?“鸟惊心”是说鸟儿心惊胆战吗?全然不是。“花溅泪”说的是诗人看花溅泪,“鸟惊心”说的是诗人闻鸟惊心,省去了主语动作的动词。春天春意盎然,花开鸟鸣,看到春景,该使人开心愉快,但眼下“国破”“草木深”,是国破、家亡,春花徒增诗人的悲伤,所以才有“看花溅泪”;此时此景,听到鸟鸣,更是吓得心惊胆战。这里的“溅”和“惊”描绘出一种动态,更加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和平的强烈情感。

宋祁《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非常精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多用在“热闹”“闹市”等词中,是形容词,但是在这儿是动词的用法,有喧嚣、众多之意。这里写出了红杏的茂盛、红杏的勃勃生机、红杏的那种怒放的生命,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更有一片喧嚣热闹的声音;同时,渲染了春天到来,一切光明而清新,到处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非常精彩。“绿”从词性上讲是一个形容词,在这儿用作了动词,“使江南岸变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美。自然界的风只能听到,如:听到风声;只能感受到,如:凛冽的寒风。但是在诗中吹来的春风确实那样舒畅和煦,而且这样的春风会使万物变绿,把听觉和感觉化为一种视觉,这在修辞上是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使人的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扑面的春风带给江南水乡的一片片绿意,是一派生机,是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古人炼词炼句的功底了得,现代诗人、词人也不例外。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横”字为炼字。这两句也是千古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对待人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形象鲜明。郭沫若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独夫,而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中“锁”字是炼字。“锁”字写出了在细雨笼罩下,隔江相对的龟蛇两座大山好像要把大江东去的巨流都封锁起来似的,用拟人的辞格,赋予动态。一个“锁”字,突出了龟蛇二山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用词非常准确、形象。

三、语境对辞格的选择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句式的选择,主要是同义句式的选择,由于受语境的影响,不同语境下,可以选用具有不同辞格的句子,可以起到不一样的修辞效果。

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用了互文的手法,前一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的是大海的气势,这里用丰富的联想表达作者博大的胸襟、宏伟的抱负,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一样地把天下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壮志。

《木兰诗》“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互文和頂真并用,“将军”和“壮士”“百战”和“十年”互文见义,上下句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内涵十分丰富,行文极其精炼。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在摹写音乐的时候,用生动的比喻加强其形象性。用“嘈嘈”“切切”这两个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形象化,“大珠小珠落玉盘”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描写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护”“绕”二字化被动为一种主动,显得极有情致。

叠词和拟声词的运用,也能起到独特的修辞效果。

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曈曈”;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是叠词,这些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有强调作用。

拟声词的运用,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萧萧”“滚滚”;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潺潺”等,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修辞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就没有修辞。修辞必须适应语境。当语言修辞置身于合适的语境之中,会获得独特的生命,给人超乎想象的美。不同的语境可以给修辞不同的信息表达,只有修辞和语境相结合,在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下,语言修辞才会有不同的、充满语言美感的表现。研究修辞学,一定要正确掌握二者的密切关系,以助于修辞的研究和深入学习,以及修辞的实践和鉴赏。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2]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3]黄元清,刘言生.语境研究概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339-340.

[4]张颖.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5(03):24-26.

(作者简介:陈志月,女,硕士研究生,保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修辞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辞格修辞语境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语形辞格的象似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