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部主体性视角下学术不端行为分析及思考
2021-04-13董一歌
董一歌
(吉林化工学院 学术期刊编辑部,吉林 吉林 132022)
学术期刊是刊载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促进学术互通、科技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同时在推动科研诚信和科学道德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完善科研诚信体系的建设工作中前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1]。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2019年5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以下简称《规范》),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中表明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违背研究伦理、其他学术不端行为[2]。笔者根据当前学术期刊发生的学术不端案例发生的特点,重点说明以下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行为的成因。
(一) “五唯”倾向致使部分人学术道德低下
长期以来,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倾向,导致学术功利化[3]。不少地方高校在评聘机制、评优评奖等方面通常注重论文、奖项、科研成果等指标。长期如此,就成为衡量“重点人才”的标准,从而吸引了教师及科研人员大部分的注意力。部分人员抵挡不住物质利益吸引,又因自身的能力有限,为了评奖评优、职称晋升、获得奖金、项目验收、年度考核等种种形态的利益,铤而走险选择走此捷径,学术造假、买卖论文、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突破了学术底线,在各种名利面前自甘堕落。
(二) 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
当前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出现,但事后对于相关行为的惩罚力度并不大,不能达到警示后人引以为戒的作用,而后也没有健全相关的制度加强管理。相关惩治制度建设不健全从而监管机制缺失,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回应、参与和有效性都明显不足,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管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而相关惩治规制的缺失和缺陷,则可能导致对相关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缺乏法治、透明性和廉洁。制度的缺失与监管的失效导致学术研究者、评价者和管理者受惩治的风险降低,学术共同体丧失了良序发展的内在稳定性[4]。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危害
(一) 污染学术环境,破坏学术风气
近年来,频繁曝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规范,引起了学术界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风气,使学术不端者通过“捷径”获得高额奖励、学位、职位、职称等。同时更是严重地挫伤了原创作者潜心研究的积极性,降低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性。在学术期刊中的学术造假行为还会对后来的研究者误导,在其错误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研究,错上加错致使学术生态恶性循环,严重破坏学术环境[5]。
(二) 期刊公信力下降
期刊录用、刊登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将会失去其他原创作者的信任,致使优质稿源大量流失,刊登出没有实际意义和使用价值的论文,对读者来说没有任何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期刊的引用率自然会降低,同时期刊的整体影响因子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极大地降低期刊的质量,期刊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受损,期刊影响力及公信力下降。
(三) 编辑过程的资源浪费
当编辑部收到一篇论文,从收稿到正式出版的整个过程,编辑部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需要付出。“三审三校”过程中分别需要三个阶段的不同人员的大量工作;同时在排版印刷环节需要付出印刷成本。期刊中学术不端行为会浪费编辑部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期刊编辑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
(一) 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规范出版流程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期刊编辑部应该采用积极的预防态度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内控管理强度以及优化出版流程并制订各种防范措施。期刊编辑部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建立健全“责任编辑制”。编辑人员在对稿件的编辑、校对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种规范和标准。
注重编校质量,严格规范出版每一流程。收稿环节:核对文章内容:是否原创,是否有充足的实验或分析支持文章的结论,是否存在编造或篡改等不端行为;核对作者署名:能否体现作者在该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实质性贡献的真实性,作者排序与其对论文的实际贡献不符;是否提供虚假的作者单位、职称、学历、研究经历等信息[2];核对参考文献:是否能正确引用参考文献,为提高影响因子引用自己、他人与本文无关的参考文献;核对基金项目:是否与本文研究具体关联性。审稿环节:在选择审稿人方面,根据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方向,选择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熟悉该研究专业研究最新进展和该专业论文出版状况、相当文字功底、学术上无门户之见,能客观评价关键的审稿人。遵循“双向匿名”的审稿原则,确保审稿工作的公平公正[6]。审稿意见回来后及时与作者联系,应公正客观地处理审稿结果。稿件刊发:出版印刷前,应该对论文再次审核,特别是经过多次修改的论文,需要进行再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目的是防止作者在修改过程中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二) 发挥期刊和编辑“把关”作用
1.积极引导,提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
编辑部可借助投稿平台、公众号纸质期刊等开设“法律道德规范”栏目,大力宣传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法律条例及编辑部的相关管理规定,并突出强调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条款,将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及处理声明刊登在显著位置,发挥编辑部对学术不端行为强力的警醒作用。同时,编辑部也要对学术不端的常见风险点进行提示,如:如何规范地引用他人或本人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等,避免作者出现抄袭剽窃或重复发表等非主观故意的学术失当行为[7]。既可对学术不端行为防患于未然,又能对造成学术不端的行为者产生震慑的作用,引起广大作者和读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视。
2.执行多次查重
一篇论文在收稿之前编辑都会利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检测论文的引用重复率,将学术不端检测作为来稿初审的“第一道门”。但是从收稿到出版这一系列流程需要历经一段时间,出版时候论文的重复率可能会和最初收稿时有些差异。所以灵活地多角度地利用多种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加大检测重复率的覆盖面,提高重复率检测的准确率。此外,对于初投稿件、修改完成的稿件和加工排版的稿件及即将出版的稿件进行多次检测,各个环节下的稿件相互印证,避免论文引用率高等问题[8]。此外,对于论文的相关标题、关联作者、参考文献等,也需要对相关联论文进行多角度横向纵向的对比,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蒙混过关。
3.成立“督导组”坚持自查自纠
从源头上切实把好质量关。期刊编辑部可成立“督导组”,具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又具备较高的科研教研能力,还具备较强的学术不端行为识别能力。所以由退休的“编委会”成员或是刚刚离开科研一线的专家组成。“督导组”可以采取事后检查的措施自查自纠,不定期抽查发表的期刊并把抽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落实在以后的编辑工作中。
(三) 谨慎处理疑似学术不端稿件,严厉惩治
编辑遇到疑似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一定要谨慎处理,就存疑与作者进行沟通并保存记录,针对其问题一定要谨慎判定,改必有据,请教编委会成员或是相关专业的外审专家进行多方面考证。因作者本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无意造成的错误,在觉察后能够及时承认改正的,编辑部以宽容的方式处理,告诫并引导作者更正修改、勘误或撤稿;对于明知故犯、情节严重的作者加大惩罚力度:不仅在期刊和数据库(刊出稿件)、投稿平台、刊登《撤稿声明》,该作者撰写的论文或非第一作者所为发表的论文本刊3年内一概不予录用,在此3年以后该作者的相关来稿作为检查学术不端行为的重点对象。实施惩罚并非最终目的,但可以让学术不端者付出一定代价认识到错误和行为的严重性,从而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同时更重要的是编辑部向公众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9-10]。
四、结 语
目前,我国对科研诚信和科学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屡屡报道一些学术不端的新闻,说明在实际执行中力度还达不到理想效果,为了保障期刊质量,抵御不良学术风气,编辑部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措施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积极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将防范意识渗透到编辑工作的每一环节中,严把投稿关,完善制度为有效遏制类似的学术不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