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下高校实验室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践研究
2022-01-07王泽恒翦英红高婵娟谢文猛
王泽恒,翦英红,高婵娟,谢文猛
(吉林化工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阵地,随着实验室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实验室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1-2]。通过文献法[3-7]、调研法等方法对相关高校实验室火灾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未配备应急物资、教师学生不会使用灭火器、应急职责不清晰、无应急预案、未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未进行应急培训等现象尤为突出,灭火和应急预案编制及实施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国标《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T 38315—2019)已经于2020年开始实施,对企事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及实施等全过程有指导作用[8]。高校实验室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也纷纷探索新标准如何落地,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背景、从业年限等原因,在理解及执行条文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疑惑[9]。另外,网络及文献未见对该标准相关研究及报道,因此,新标准下高校实验室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的程序主要包含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与评估、编写预案、评审与发布等[10]。
(一)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针对学院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成立以学院主要负责人(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学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实验管理中心主任、院办主任、学办主任、各系主任、各专业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预案编制工作组,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了预案编制工作计划,并召开全院教师会议由主管实验室副院长对新标准进行解读。
(二) 资料收集与评估
1.资料收集
以部门(系)为单位,按照学院制定的工作计划,统计收集相关资料,并按时间节点上交到实验管理中心汇总。一是对可燃物、易燃物进行统计,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危险化学品、档案室、资料室等作为统计的重点。二是对点火源进行统计,电炉、点火器、烘箱等产生明火以及功率大的仪器设备重点统计。三是对现有应急资源进行统计。
2.火灾风险评估
以可燃物、易燃物、点火源为研究对象,全面客观分析各个实验室的火灾危险性、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形成学院火灾风险评估报告[11]。
3.应急资源评估
针对学院火灾风险以及现有应急资源,客观评价学院消防安全组织、师生消防技能、消防基础设施、消防应急物资、外部应急资源等是否存在不足,对不足项进行整改完善,并形成学院火灾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三) 编写预案
按照新标准要求,结合学院各实验室、场所实际情况,编制三个层面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学院层面编制总预案,部门(系)编制分预案,各实验室编制专项预案。
(四) 评审与发布
预案编制完成后,学院主要负责人组织预案编制工作组成员对应急预案进行了内部评审,相关问题整改后邀请本地应急局安全生产专家库5位专家进行评审。预案评审通过后,由学院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下发到每位教师,并将预案报送学校负有消防安全职责的部门备案。
二、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新标准中应急预案包括内容较多,本文仅结合学院实际情况,针对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机构及职责、响应措施、指挥调度、通信联络、灭火行动、警戒疏散、应急保障等关键要素进行交流。
(一) 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组织体系
学院应急组织体系由灭火和疏散应急指挥部、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各应急救援小组构成。详见图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图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2.应急组织机构
(1)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学院根据灭火和疏散应急救援的需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详见表1。
表1 学院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一览表
(2)日常管理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为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及职责详见表2。
表2 学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及职责一览表
(3)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根据事故应急处置需要,应急管理办公室下设5个应急救援小组,即灭火行动组、防护救护组、警戒疏散组、通信联络组和后勤保障组,各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详见表3。
表3 各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二) 应急响应
1.响应措施
学院制定的火灾和应急疏散预案与属地消防大队预案、学校预案密切配合、无缝衔接。根据火情的严重程度和场所的危险性,按照新标准分级要求,学院预案共分为五级,可根据现场火灾变化及时变更火灾等级,响应措施如下:
(1)一级预案由实验室负责人或系主任到场指挥,打“119”报一级火警,组织现场师生、系内教师采取应急措施;
(2)二级预案由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到场指挥,打“119”报二级火警,调集学院各应急小组到场处置,组织灭火行动、抢险救灾、引导人员、疏散警戒、保护财产;
(3)三级以上预案应由主要负责人到场指挥,打“119”报相应等级火警,同时调集学院各应急小组到场处置,组织灭火行动、抢险救灾、引导人员、疏散警戒、保护财产,并请求事发实验室周边实验室、周边学院、学校保卫处等到场支援。
2. 指挥调度
统一通信方式为拨打手机和企业微信群通知,统一通信器材为移动电话。发生火灾事故时统一下达和接收指令,同时报告动作信息。
3.通信联络
(1)建立通信联络通讯录
建立了内部应急通讯录和外部应急通讯录。内部应急通讯录包括应急指挥部成员通讯录、应急管理办公室通讯录、各应急救援小组人员通讯录;外部应急通讯录包括附近医院、消防、应急、教育、供应商等社会应急联系方式,同时也包括周边兄弟学院、学校校医院、保卫处等部门应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2)信息接收与通报
发生事故后,现场发现事故的第一人应立即采用现场大声呼喊报告办公室(实验室)负责人、周边办公室(实验室)人员;办公室(实验室)负责老师一方面组织采取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向部门(系)负责人、应急办报告。应急办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向学院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起火地点,起火时间,起火物品,该场所是否存储燃爆特性危险品,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火情如何,现场已采取措施等[12]。
4. 灭火行动
学院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各司其职。灭火行动组人员在接到指令后应立即到达现场开展灭火救援行动[13]灭火行动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当火势不可控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应尽快撤离。灭火人员采用的灭火方法和选用适当的灭火工具要得当,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根据学院可燃物、易燃物的火灾危险性,将火灾处置措施分为三类:可燃物质(非危化品)火灾处置措施、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危化品火灾爆炸处置措施。对于危化品火灾爆炸处置措施编制时,需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要求执行。
5.警戒疏散
警戒疏散组负责引导人员正确疏散、逃生,设置警戒区域。
(1)应急集散点
学院根据风向、办公楼位置提前制定应急集散点,疏散人员逃生后到应急集散点集合。
(2)疏散原则
无关师生疏散:听到疏散的指令后,无关师生全部撤离至指定应急集散点。应急人员疏散:当预测火灾超出本级应急救援能力,救援人员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应尽快撤离。
(3)疏散时机
当火灾事故威胁到现场师生生命安全时,现场最高指挥人员应立即发出应急疏散指令。
(4)疏散信号
信号为工作群内部消息通知、电话通知、大声呼喊、喊话器。
(5)疏散路线
疏散路线依时机情况,如当时着火具体位置、风向、安全出口位置等,按照应急疏散标志指示迅速疏散。
(三) 应急保障
学院应急保障主要包括应急通信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保障、应急资金保障、医疗救护保障等。
1.应急通信保障
在建立学院内部应急通讯录和外部应急通讯录的基础上,加强与各个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利用企业微信、微信群、电话等通讯系统,加强通信联络,各级应急人员必须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确保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2.应急队伍保障
整合学院现有应急资源,组建应急救援机构,负责灭火、疏散、通信、医疗、后勤等各方面工作。定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开展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强化应急处置能力。聘请3名防火灭火专家作为学院灭火疏散技术支撑,协助火灾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3.应急物资保障
根据学院可燃易燃品的火灾危险性,配备符合救援要求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等制度,确保在应急救援中发挥其作用。严格落实应急物资管理责任制要求,对每件应急物资安排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安全检查、维护、保养、报修等。
4.应急资金保障
为保障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经费需求,年初学院本年度应急经费预算,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的需要,并做到专款专用。
5.医疗救护保障
防护救护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医疗救护技能,学院定期邀请社区医生对我院教职工进行防护救护相关知识培训。与学校所在区各医院等建立协作关系,为伤员医疗救护工作提供外部医疗资源支撑。
三、应急预案实施
(一) 预案培训
学院应急培训主要是针对风险识别、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培训[14]。应急办结合年度安全培训、实验室准入等对教师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各实验教师在实验前负责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实验环节。
(二) 预案演练
学院每年年初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计划,预案演练频次既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要求[15],又要满足师生应急能力提升需要,学院制定的应急预案演练周期为每半年至少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前,要制定演练方案和保证演练的措施。演练结束后,要以实事求是、以评促改为原则,对每次演练的效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包括:演练方案的适用性、演练过程的周密性、师生的掌握情况等,以便改进不足、提高处置能力。同时,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不断改进应急预案,使其更加实用和完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归档备查。
四、结 语
(1)按照新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验室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实施工作实际,对新标准下预案编制程序、主要内容、预案实施等关键要素进行交流与探讨,希望能对相关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高校实验室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完成只是起点,不是终点。相关单位、部门要按照属地场所火灾危险性、火灾种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师生获得报警、扑救初期火灾、自救互救、逃生等应急技能,降低火灾事故损失和不良影响。
(3)应急预案编制完成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评估,演练和评估频率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对在应急演练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整改,并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修订情况及时向广大师生告知,保持预案版本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