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困境

2021-04-13丛广智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校企

栾 泽,丛广智,梁 宵

(1.吉林化工学院 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22;2.吉林化工学院 后勤保障部,吉林 吉林 132022;3.吉林化工学院 计财处,吉林 吉林 132022)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逐步由传统工业社会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信息化社会,因此,为应对此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地方应用型大学作为区域内与产业发展密切连接的载体,其在推动供给制改革深入发展及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教融合的新时代背景对新建本科院校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1]。然而,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明显存在着人才供给端与需求端匹配不均衡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地方应用型大学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战略联盟,推进合作共赢,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需求与用人趋势,促使人才培养供给端与产业市场需求端全方位对接。

一、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

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不断升级变化,其组织类型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我国高校逐渐改变了以往趋同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大学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量身定做”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保障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如《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曾经指出,由于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各有不同,多种职业岗位在不同区域又有不同的发展需求,高校之间的办学基础与发展条件也各有特点,因此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的任务与方向也有明显区别。21世纪初,潘懋元[2]等学者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依据自身特色重新定位,依据行业需求设置专业,为地方企业培养具有扎实应用科学理论基础,同时又可从事高技术要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吴中江[3]重新对应用型人才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认为应用型人才应同时具备理论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用科学理论做基础指导社会实践,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效益,明确区分了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雷亮[4]重新建本科院校的角度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应以重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并深入探索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杨梅[5]指出应用型人才是能熟练应用专业知识到生产线的专门化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完全区分开来,不能单纯模仿,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界定为研究“高深学问”,而应注重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也应与一般高职高专类院校做出区别,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可见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其实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教育性与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双重融合。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升级可以逐步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不仅需要政府适当转变职能,优化管理方式,地方院校还需严格定位人才培养改革目标的教育性与应用性,立足产教融合背景,开拓与政府、企业新型合作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动态化更新学校内部专业设置,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实现育人价值的新内涵。

二、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困境

(一) 人才培养的理念片面化及惯性思维导向

在传统工业化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只重视课堂理论的直接灌输与强调直接就业的工具理性倾向。而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传统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很难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更难以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内涵发展。

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束缚有两点表征。一是单纯沿袭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思路,影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当前,部分地方院校在日常教学中仍以学科本位的思想为主导,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内核本质就是“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它以理论知识的直接传递为起点,强调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注重知识传授的理论性与完整性。尽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知识传授的速度与完整性有一定优势,但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展。这就导致了虽然学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资源,但受制于固有的人才培养观念的局限,较多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及实训活动不能及时有效开展起来。二是单纯只注重应用型人才就业的片面价值导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往往被“就业教育”过度标签化,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是狭隘满足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需求。尤其在当前就业趋势严峻、市场饱和度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了部分院校将就业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的偏颇做法。这在一定意义上混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理念,人才培养过程中被浓厚的工具主义色彩充斥。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破解传统人才培养观念对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的阻挠困境,也成为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改革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 人才培养的内外关系的离散与冲突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

地方应用型院校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应将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放在工作的基础位置上。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与企业用人需求。

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内外离散与冲突的问题,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信息化融合不紧密的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信息化程度。随着现代化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更新迭代,其在知识的存储、检索、应用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式变化,对传统人才需求提出了新挑战,原有人才体系的社会适应性及匹配度都大幅减弱。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传统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方式,迫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升级,地方院校应主动培养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产业的学生,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发展与外部信息化支撑的相互融合。

二是地方院校产教融合的推进效果欠佳,影响人才培养在实践应用提升方面的功效。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建设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着力点,产教融合的紧密程度与合作方式直接影响着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6],可以在根本上解决人才供给端与企业需求端供需不畅的问题,实现区域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创新链与科研技术链的协同对接。然而地方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部分地方高校的思维仍停留在产教融合就是简单的校企合作模式,认为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协助学生完成企业生产实习即可。然而,这只是一种最简单松散的合作关系,合作范围有限,合作层面较浅,体现的是单向性合作轨道,合作具有不稳定性,导致不少地方院校的产教融合通道出现了单边效应,仅仅体现出学校单方面输送学生的努力,并不能真正做到校企双方合作互动,双向共赢。这种单边输送,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产教融合的外延通道。

三是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定位不准的问题。实践教学常常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与验证的功能性并没有发挥出来[7],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直接由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决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提升与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地方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仍存在教学目标与学生实训脱离,课程监管随意及评价环节缺失等问题。同时,由于实践环节的特殊性,对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的要求很高,既要无限真实接近工作场景,又需要有专业基础知识作为平台支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实践能力[8],这无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教学空间与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大了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进程中监管问题。

(三) 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迭代引发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依赖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作为高校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与政策结构优化的重要环节,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两层皮的问题,以区域经济发展进步与产业技术革新为依托共同推动高校发展。当前我国地方院校若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获得长足发展,必须立足教育教学深化改革、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挖掘自身发展优势进行科学定位,精准优化人才培养发展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进程不断深入优化,与之相伴的一系列新型高等教育结构发生变化。地方本科院校逐渐意识到若只是单纯模仿走传统“学术性、理论型”本科高校的旧路,无疑是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用自己的短处去与他人的长处相竞争比较,而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迭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立足人才发展做出的应然价值选择与实然理性判断的博弈结果,对地方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起着主导作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天职,高校应聚焦区域经济与行业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9]。从生产工作的过程与目的来看,人才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规律的科研型人才,另一类是将发现规律转化为个人实践成果的应用型人才,不同学校根据自身不同定位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10]。

回顾我国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历程,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性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延续旧有发展路径,难以走出传统理念、思维习惯的隐性影响与作用,通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自我不断强化甚至被锁定在固有模式中,难以做出改变。地方院校在不同时间段所体现的路径选择与目标定位,侧面展示了国家政策引导的全过程。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与类型区分及进程发展可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依赖的有更深的理解。这种隐藏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变化的路径依赖问题,不断强化惯性的力量阻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阻碍人才培养改革的进程。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改革之所以遇到以上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改革仅仅停留在理念推广的阶段,地方院校在行动上只重形式,体制机制上未有真正的改变,不能对产教融合形成支撑。在以“中心-边缘”为发展格局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地方应用型院校人才改革前进道路任重而道远。

三、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立足区域发展,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为国家和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地方应用型大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 构建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培养人才路径

打造专业课程体系平台,学校应与企业加强沟通与联系,了解企业真正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不同的岗位发展需求,科学设置新专业,优先发展特色专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平台应强化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坚持以OBE理念为导向,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应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一,理论教学应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精心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明确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课程体系构建应逐步实现模块化和综合化,优化课程目标,重组课程内容,改良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能力。第二,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实践引领作用,通过构建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例,以地方产业为依托,由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撑,学校积极配合,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上,健全企业与学校实践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为学生积极拓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实践活动,发挥素质拓展课程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第二课堂等素质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素质修养。

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丰富能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完整度。丰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应秉持“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方针,积极引导企业资深管理专家和优秀技术人员进校了解人才培养现状,共同策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力量。引进企业专家,可将企业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技术带入到学校中,学生可以同时通过校内、校外两种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走出去”可将学校优秀教师派往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对教师进行培训,双方共享最新学术成果,实现产学研教一体化。

(二) 政府转变职能,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的有效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成为校企合作的发动者与协调者,拓宽多渠道提供制度支持,完善由政府主导,企业指导,学校实施的人才培养机制。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制定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合作中的行为从而保障双方利益。同时,地方政府应协调多个部门,建立有效协作管理体系,校企合作不仅仅只是两个主体简单地合作,更需要多个部门的大力推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有利于产教融合向更高层次推进。

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然之路,需要政府、企业与学校三方的共同协作,只有各自提供优势资源,推动校企合作深度,才能共同培养出新时代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