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2021-04-13张国华,孔少飞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纳米及微米级固体或液体微粒, 对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气候变化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都有重要影响。2020 年以来,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也吸引了众多不同领域科学家更加关注气溶胶科学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COVID-19 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我国政府及学术界非常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健康影响与应对机制”联合重大研究计划和科学技术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 科学家在大气污染成因、效应及控制等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自2013 年9 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重点地区PM2.5质量浓度持续下降。尽管如此, 我国对于大气重污染问题的科学认识和治理仍任重道远; PM2.5和臭氧污染的协同控制, 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PM2.5及前体物的地球化学过程及演化机制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地球化学》编辑部的推动和支持下, 我们于2019~2020 年组织了两期《气溶胶地球化学》专辑, 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大气气溶胶研究的最新进展。本专辑得到了国内同行的积极响应, 目前已出版专辑1 期(2020)。本期(2021)专辑共收录论文12 篇, 包括1 篇综述和11 篇研究性论文。内容涉及气溶胶排放、理化特性及来源、大气物理化学反应和去除、气溶胶光学特性及污染成因, 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等内容。
本期专辑的客座编辑(按姓氏拼音排序)包括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陈阳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孔少飞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唐晓副研究员、山东大学王新锋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国华副研究员。编者水平有限, 专辑论文若有不妥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