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户型城镇人口城镇化的行为特征及原因
——以黄山风景区汤口镇为例
2021-04-13焦华富张向向
宋 瑞,焦华富,张向向
(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生转变所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农村向城镇转变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社会、文化、空间变化等现象,包括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景观向城镇景观转变,以及人的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朝着快速和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追求质量的同步发展。城镇建成区范围的扩张,必然导致区域内居民被迫城镇化,半城镇化现象明显加剧,城镇化质量跟不上城镇化前进的步伐。我国《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要重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更好地提高城市品质和质量,提高城镇建设水平[2]。
人口城镇化泛是指人口从农村迁往城镇进行长期的就业和居住生活,并同时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融入到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过程[3]。在人口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居住行为、个体属性、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多维度转变[4-9]。国内外学术界围绕着人口城镇化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发展状况,主要是从人口城镇化的数量和质量两个侧面进行描述,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0]。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较早的学者从流动人口的行为特征与迁移意愿进行研究,分别从空间流动、职业流动、流动人口的落户和迁移倾向性研究[11]。近年来学者从多源数据研究职住空间特征,从职住平衡和分离、职住空间划分两个角度进行阐述[12],研究尺度方面多为大尺度地研究人口城镇化特征及其空间格局。从研究方法来看,评价人口城镇化特征,主要包括单一指标评价和多指标评价相结 合[13]、AHP 分 析 法[14]、聚 类 分 析 法[15]、熵 值法[16]、耦合协调度[17]等。已有研究对人口城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更多研究立足于流动人口的行为特征,鲜有研究从本地人口和外来迁移人口两个侧面来刻画人口城镇化的行为特征。而部分研究立足于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研究的尺度过大,不能够更加细致地刻画人口城镇化具体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将人口城镇化数量和质量研究混为一谈[18],不能更深入地探究人口城镇化的内部影响机制[19],直接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以黄山风景区门户汤口镇为例,构建了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就该镇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的推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更好实现县域地区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区的南麓,是黄山风景区周边最大的集旅游服务、集散、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典型的景区门户型城镇。汤口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位于东徽州区交界,南与休宁县、歙县毗连,西与黟县相邻,距离上海市209km、南京市314km、杭州市283km。镇中心距离市政府所在地屯溪67km,距离黄山南大门仅1km。截止到2019年,黄山下辖汤口、寨西2 个社区和芳村、山岔、冈村3 个行政村落,户籍总人口为12252 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汤口镇人口密度为117 人/km2。汤口镇占地面积约165.36km2,由于接近黄山风景区,山地林地较多,城镇建设用地相对比较匮乏,占总用地面积的1.44%,主要沿山谷和河谷地区分布,呈现狭长的城镇景观特色。汤口、寨西为主要镇区的分布地区,旅游服务业在当地所有产业比重当中占比较大。截止到2020 年8 月,汤口镇域共有市场主体2028 户,其中企业户377 户、个体户1651 户,个体户占比为81.41%。其中,住宿餐营业个体户共计875户,从业人员6004 人,约占全镇总人口的50%。镇区境内205 国道、103 省道穿镇而过,铜黄高速进出口设置在镇区内部,与整个大黄山地区的6 条对外高速(合铜黄高速、沿江高速、徽杭高速、黄衢高速、黄景高速、扬绩黄高速)紧密相连,逐步成为安徽省对外交通的重要对接关口。
1.2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取数据:一方面是通过与镇上居民进行互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度调研。2019 年10 月1 日—10月4 日对汤口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主要是对其城镇化行为特征方面进行大致了解,并与当地工商局和镇政府、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汤口镇的人口构成情况、人员流动情况和当地的产业发展现状。2020 年8 月11 日—8 月14 日对汤口镇的主要村落(汤口—寨西)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发放问卷。调查问卷涉及汤口镇本地居民部分和本地户籍人口部分。共发放调查问卷320 份,其中有效问卷310 份,有效率为96.77%。其中,涉及汤口镇本地人口的问卷146 份,占比为49%;涉及外来人口的问卷154 份,占比为51.33%。走访当地旅游从业商户、村(居)委员会的村民和住户,从而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数据。另一方面是通过91 卫图助手获取汤口镇域范围图,并结合《黄山市黄山区统计年鉴》《安徽村、居委会人口资料》等资料,运用学科相关研究方法,分析和反映汤口镇区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及其规律变化。
1.3 研究方法
为了更加细致深刻地刻画汤口镇的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运用二分Logistic 和Oridinal回归分析法对落户意愿和居民社区交往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由于居民的社区交往特征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可采用Oridinal 回归分析进行刻画。为了更好了解汤口镇居民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中的居住行为特征和带眷行为特征两大因素,具体采用职住距离分布和带眷系数进行刻画。
二分类Logistc分析法:Logistic 回归是一种广义的线性回归(Generalized Linear Model),虽然和多重回归分析同属于一种广义的线性回归分析,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分析不尽相似。本文根据问题“是否愿意长期在汤口发展事业和生活?”,将落户意愿分为“愿意”和“不愿意”,构造一个二分类变量。为了更细致地刻画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落户意愿的行为特征,特将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进行分类,逐个进行二分类Logistic分析。解释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汤口镇是否有利于外地人创业和生活等选项,通过构建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解释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
Oridinal 回归分析法:Oridinal 回归分析是将因变量的多个分类依次分割为多个二分Logistic 分析。假设在多个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常数项的不相等,对自变量系数进行平行线检验来判断系数是否相等。本文对汤口镇社区交往特征的研究符合这一原则,故考虑使用Oridinal回归分析。本文将社区交往、社区参与、寻求社会帮助、社区参与活动等对于汤口镇是否有利于创业生活等指标进行个案处理,然后对信息模型拟合,删除一些对社区交往特征影响较小或不显著的影响因素。假设检验H0假设是模型所有偏回归系数全部为0,采用的是最大似然比检验,只含常数项模型与最终模型的的负2 倍最大似然比之差(-2 Log Likelihood 值之差)为卡方值,χ2=120.850 -78.768 =42.082,P <0.001。采用Pearson和Deviance两种方法,得出结果P >0.05,拟合优度较好,故此采用Oridinal回归分析。模型解释累计影响概率关系式为:
式中,y表示汤口镇的社交情况的频率;δn为常数项的回归系数;φm表示系数;xm表示自变量;m =1,2,3…j;n =1,2,3,分别表示社区参与情况的几个具体的特征表象。
带眷系数分析法:本文以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为例,家庭里有父母(2 人)、丈夫或妻子(1 人)及儿女(至少1 人),因此由这位职工所“带”的家庭成员就有4 人,也称为“带眷家属”。一个地区的带眷系数等于带眷家属总人数与职工总人数之比。“三世同堂”这种家庭结构的带眷家属人数,依照相同的方法计算“夫妻携子女,子女在汤口上学”、“夫妻分居两地,孩子在老家(或者其他地方)上学”、“三代同堂,孩子在汤口上学”、“子女已经成人,不在上学”、“其他”几种家庭结构的带眷家属人数。带眷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P表示规划总人口数;P0表示带眷职工人数;k 表示带眷系数;P1表示单身职工人数;β表示其他人口。
党校与普通高校有很大差异,高校的重点是讲授知识,而党校的重点是讲政治。什么是讲政治?讲马列经典著作是讲政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讲政治,讲党性教育课是讲政治,讲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讲政治。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党校讲坛讲政治是指党校讲坛要“用学术讲政治”。为此,讲授者既要弄懂弄通“政治”的内涵,又要严守课堂的政治纪律。不懂政治就不可能讲好政治。要懂政治,就需要熟读马列经典,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潜心研究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汤口镇带眷人口数解析见表1。
表1 汤口镇带眷人口数解析
2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分析
2.1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的过程
2004年以前,汤口镇开始进入人口城镇化阶段,但城镇化水相对较低,换乘中心并未落户该镇,游客量相对较少,多为本地人口,外地人口相对较少。该阶段汤口镇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特征。这一阶段的汤口镇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尚未兴起。随着2005 年汤口镇寨西游客集散中心的建立,老汤口的商户往西南方向迁移,游客数量相比往日增多。截至2008 年,外来人口数量增加到1996 人,常住人口达到13178 人。该阶段汤口镇城镇化呈现一个上升趋势,从事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业人数逐渐增多。2008 年以来,农家乐、民宿、沿街景观改造等一系列相关旅游服务设施升级,2018 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9.6 亿元,在建项目达数十个。截至2019 年,汤口镇常住人口14043人,外来人口1823 人。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汤口镇形成一个稳定的旅游服务小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2.2 落户意愿特征
引导外来人口落户汤口和本地人口落户意愿积极导向是推动汤口镇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是否愿意长期在汤口镇发展和生活”一项调研结果中,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中共有71.33%的人愿意在此地生活和工作,仅有28.66%的人不喜欢落户汤口镇。不愿意落户汤口镇的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中有19.33%的人认为此地不太适合发展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而有9.33%的人认为汤口镇的公共基础设施较差。影响落户意愿主要的因素多为此地绿化较好、周边林地多、空气质量高、工作环境也还可以。不愿意落户的人主要是认为此地不太适合发展事业,有局限性,亦或者是此地几乎全都是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服务设施,为本地居民提供服务的生活服务设施缺失。对于“您认为现在汤口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外地人来创业和生活”问题,样本中认为非常适合的人数占比为10.67%,他们主要认为汤口镇为旅游服务型城镇,发展旅游业能够很好地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可以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样本中有36%的人认为较为合适,主要解释原因是:旅游虽然能够带来一部分丰厚的收入,但是因为2020 年新冠疫情的冲击,旅游业比以往要萧条,对汤口镇创业生活的积极态度略有所消减。有将近41%的人对汤口镇生活和创业持有一般的态度,认为汤口镇进行创业生活不好也不坏,因此持中立的态度。样本中还有12.33%的人认为汤口镇不适合大多数人去创业生活,主要原因是汤口镇政府提供的支持力度不够,多年发展滞后,与其他门户型城镇相比较,已经慢慢拉开了差距。
2.3 社区参与特征
对汤口人口城镇化的社会参与情况分析发现,汤口镇城镇居民的社区活动参与程度普遍不高。据统计,汤口镇约有69.67%的城镇人口从未参加过社区活动,以及村委会和居委会举办的其他形式的活动。根据访谈信息,也了解到他们对于这些活动没有任何兴趣。参加社会公益的人数在所有参加活动人数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达到16.67%,其他社会活动参与度普遍较低,社区文体活动达到9.33%,社区选举达到10.67%。本文将社区参与程度进行划分:参与社区选举的为第一等级,参与选举和被选举的人一般政治素养较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第二等级,自觉参与身边公益活动的人通常具有有主人翁意识;社区文体活动(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和读书、看报、下棋等),参与者较多,为第三等级。无参与的也归为第三等级。从结果分析来看,第一等级参与社区选举的社区参与活动者占比居所有社区参与活动的第三位,第二等级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占比居社区参与活动的第二位,第三等级社区文体活动参与者居社区参与活动的第四位。可以看出,汤口镇人口城镇化的社会融入情况并不是很高,社区参与特征不明显。
2.4 带眷行为特征
家庭式的人口迁移和落户已经成为人口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带眷行为影响城镇的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医疗等众多相关产业,带动诸多产业发展。本次样本调查中的问题主要是“您的家庭结构”,主要家庭架构为夫妻携子女,子女在汤口镇上学,此类型的家庭结构比例为44.3%;夫妻分居两地、孩子在老家上学的比例为12%;三代同堂,孩子在汤口镇上学的比例为12.33%;子女成人,夫妻俩在汤口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为19%,其他类型的家庭结构占比为12.33%。由于汤口镇以旅游服务型为主的特殊定位模式,导致当地的服务业兴盛,经商人员较多,且以夫妻店居多。夫妻二人共同落户汤口镇已成为汤口人口城镇化行为的一个明显特征。同时,年龄在30—39 岁之间的城镇人口带眷人数较多,呈现一个高峰值,依次向其俩边年龄递减。按照年龄结构来看,已有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带眷迁移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显著,其中年龄阶段是影响带眷特征最主要的因素,中年人的家庭式迁移已成为目前迁移的一个主流。
2.5 居住行为特征
汤口镇居住行为特征是以楼房和商住一体房为主,住在临时居住点的和周边村里的宅基地老房的人较少。因为经商人员较多,所以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中自购房的占比较高。住楼房的人占比偏多,占总样本量的45.33%。汤口镇周边楼盘较多,如承启山庄、汤口·翡翠苑、锦绣花园、浮溪花园等,容纳了大量的汤口镇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居住。同时,本地楼房均价在5000 元左右,住楼房的比例也较大。由于本地区房价偏低,商住一体房占比35%,多为自购房。本地城镇人口和外来人口定居汤口镇,普遍买房,导致租房率不高,仅占总样本数的1.67%。由于本地人口在周边村子里有宅基地,距离周边村庄距离也不远,可以通过电瓶车或其他交通工具通勤,因此住在周边村庄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了18%左右。
3 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
3.1 落户意愿影响因素
表2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落户意愿特征二分Logistic分析
从模型表征的年龄和受教育程读来看,无显著影响,居住环境、创业和生活环境、性别等则对落户意愿产生显著性影响,不同选项对对落户意愿影响不一致。
从本地人角度来看,年龄因素对其落户意愿影响无显著影响,主要是因为汤口镇为旅游服务型城镇,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愿意居住在此地是为了赚钱生活,大部分人想通过旅游这个渠道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本地人认为离开这个地方,去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事情适合自己做的,自己只能在家乡干旅游行业,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落户意愿是趋同的。从居住条件来看,居住在楼房的落户意愿较大,本地房地产行业和小区物业质量的明显改善,本地人更喜欢去居住在小区楼房,说明人口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本地人对于汤口镇是否适合外地人来创业这个话题的持有积极态度,显著性较高,他们认为虽然新冠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长久来看还是比较适合创业和生活的。
从外来人口角度来看,性别因素对落户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女性外来人口的落户意愿强烈,外地人来汤口镇从事餐饮住宿为主,大部分女性职业以餐饮服务员、酒店清洁员等为主。他们大多来自于一个地区或一个村庄,组团来汤口镇从事服务业,更希望让工作地和居住地能够安定在一个地方,所以更希望能留在汤口镇。受教育程度对汤口镇外来人口的落户意愿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汤口镇从事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以小学、初中或高中学历为主,极少数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外地人对于汤口镇是否适合创业和生活这一问题的回答,认为非常适合的选项的显著性较高。他们认为,汤口镇的自然风光和空气环境是十分宜居的。认为一般的选项也较为显著,主要是认为汤口镇的政府对当地的旅游业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外地来创业的人对落户持漠视态度。
3.2 社区参与特征的影响因素
社区参与特征是衡量汤口镇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刻画人口城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挖掘其中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Oridinal回归分析法,将样本数据分为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选出其中的影响因子,具体结果见表3。
从表3 可见,本地人口当中,他们的社交情况仅限于亲戚家人或同乡,其中EXP(b)值为0.07319(P <0.01)。在居住条件选项中,住在楼房的EXP(b)值为0.403041(P <0.05),住在临时租房条件下的EXP(b)值为0.425039(P <0.05),说明本地人社会交往特征仅限于本地的亲戚朋友,与外来人口的交往较少,社区交往呈现闭环的特征。同时,住房条件对本地人口的社会交往特征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本地住楼房的和临时租房的影响较为显著,主要是由于本地做生意的人较多,购房和租房喜欢居住在一起,这样互相之间有照应,信息传递较好。外来人口当中,涉及遇到困难时候寻求帮助的情况中,寻求同乡帮助的EXP(b)值为2.691(P <0.05),涉及朋友或雇主老板的EXP(b)值为2.651(P <0.05),说明外来人口的社会交往特征中同乡交友圈影响显著,他们组团来汤口镇从事旅游行业,对于汤口镇初期有陌生感,同乡之间方言相近、生活习惯相似,影响他们之间的社会交往特征显著。外来人口由于来汤口镇大多从事旅游服务业,跟本地的老板与外地来创业的老板之间接触时间长,老板和行业内部的朋友交往频率较高,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区交往特征。
表3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社区参与特征Oridinal回归分析
3.3 带眷系数的影响因素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的带眷行为特征,年龄影响显著。中年人口带眷综合指数较高,这也是因本地的产业发展趋向于旅游业所导致的,旅游从业人员也多为中青年人口。为了描述性展示年龄对带眷行为特征的影响,本文利用样本数据统计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个数,并计算了相应的带眷系数,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不同家庭结构的带眷综合系数
从表4 可见,30—39 岁的人口带眷系数较高,为1.88,其次是60 岁及以上人口和40—49 岁人口。汤口镇带眷系数最高的是中青年群体,接近18 岁年龄的带眷系数相对较少。由于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主要从事旅游服务和旅游加工等产业,对于中青年群体的需求量较大,他们能够有活力和精力去为本地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而中年群体则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自己家里人的生活,因此这一群体带眷系数相对较高。而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基本上为双人带眷模式,鲜有独居老人,带眷系数呈一定比例的升高。
图1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带眷行为分布综合值
3.4 居住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解析
本文将居住地点在黄山风景区南大门作为基准点,周边的镇政府附近为寨西次中心地区,四周的村庄为远郊三级中心地区,居住在黄山风景区南大门附近地点的距离为0km,居住在镇政府的寨西附近点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的距离均值为2.5km,居住在周围村庄(分别为山岔村、芳村、冈村等)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距离的均值为6.4km(图2)。汤口镇因为城镇人口大多从事旅游且多从业服务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附近,为了更加直观地表达该镇人口城镇化的居住特征,本文特别将黄山风景区南大门设置为工作地原点。工作地点在空间上是有远近之分的,居住地方越接近黄山风景区,则工作—居住的距离越小。
图2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职住距离研究区位
本文共调研了黄山风景区、周围的村里、汤口镇镇政府及其附近3 个地点,分别有4 种居住特征:商住一体楼、楼房、宅基地旧房、临时建筑,因此产生了3×4 =12种的职居类型。以黄山风景区南门所在地为工作地,任何建筑在黄山风景区内的距离应比在黄山风景区外的更近,因此按照这样的思路定义12种居住距离的远近(由近到远排列),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汤口镇人口城镇化职居类型划分
由于本次调研样本数据多位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附近区域,因此将黄山风景区南大门附近区域作为汤口地区人口的从业地,以此来刻画居住—工作之间的影响因素。①黄山风景区南大门附近的商住一体房数量颇多,主要是因为黄山风景区周边多为本地旅游服务,商住一体。截至2020 年8 月,本地个体户1651 户,个体户商户大多楼上住家,楼下开饭店、售卖旅游商品、办理住宿业务等。由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早晨看日出的登山游客较多,本地服务定位主要为登山游客,登山时间较早,风景区南大门附近商住一体户可以很好地解决早晨为登山游客服务这一难题。南大门附近有紫云新村、汤城新城、伴山·沐云、逍遥水街等房地产楼盘,这些楼盘距离南大门一步之遥,可以很好地解决本地商户的居住问题,因此南大门附近的楼房住户相对于商住一体房而言,数量略低。住在附近宅基地老房的城镇人口非常稀少,主要因为宅基地老房离风景区距离较远,不能及时解决上山游客的旅游需求,南大门附近商户鲜少居住在附近村庄。②汤口镇政府附近主要为寨西附近。该地离黄山风景区南大门距离稍远,为黄山风景区南大门的游客集散换乘中心,本区域的城镇人口居住在楼房的数量颇多,镇政府附近的寨西地区拥有锦绣花园、承启山庄小区等小区楼盘10余个,楼房数量占全镇比例最高,该区域楼房居住人口占比较大。由于本地服务定位主要为过夜游客,相比较黄山南大门附近商住一体房而言,数量较低,游客在本地活动主要为休憩,对登山时间要求相较于南大门附近低。本区离汤口镇最大的行政村冈村仅一步之遥,住周围村庄的宅基地的城镇人口也占一定比例。③汤口周围村庄由于离黄山风景区南大门距离较远,对于登山游客和过夜游客的接待能力较弱。周围村庄宅基地老房居住人口偏多,主要是因为周边村庄人口务农较多,从事旅游业相对较少,他们对于商住一体房需求低,而对楼房的需求量相对较高。④三地的区域横向相比较而言,临时租房的3 个区域都占比较少。居住类型为商住一体房占比最大的是黄山风景区附近,其次为镇政府所在的寨西附近;居住在楼房的占比最大的是正镇政府所在地的寨西,其次是黄山风景区南大门附近;居住类型为宅基地老房的主要为附近村庄,其他区域居住较少。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数据与统计数据,对景区门户型城镇汤口镇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逻辑回归模型,探究了不同阶段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的影响因子,最终得出景区门户型城镇人口城镇化行为特征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主要结论:①居住条件、创业和生活环境对本地人口落户意愿影响偏高,性别对外来人口落户意愿影响偏高。优越的居住条件和创业营商环境有利于本地人口的落户意愿且落户意愿较高,外来人口当中的女性占比较大,主要因为服务业的行业性质起到主要影响作用。居住条件和寻求帮助情况成为影响社交情况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居住条件对于汤口镇居民具有积极意义,遇到困难时的寻求帮助也成为本镇居民社会交往特征的一个写照。②汤口镇城镇居民带眷行为模式类型多样,有夫妻子女型、夫妻—分居型、三代同堂型、子女成年型4 种,其中夫妻—子女型占主导地位。受城镇旅游的外来环境影响,不同人口模式的家庭结构的带眷系数有较大差异,夫妻携子女的家庭结构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三代同堂类型。这样的家庭架构符合小城镇旅游服务业经营模式,也符合中国传统“家”的观念。③居住行为特征受个体属性、距离成本、营商环境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影响。城镇化过程中居住行为与就业空间行为实现了一定的集聚格局,使汤口镇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居住空间选择上以靠近就业地为主,此时的距离成本也被考虑在内。汤口镇城镇居民的属性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路径依赖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居住空间行为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质的居住环境直接作用于居住行为特征,对居住行为特征起到直接影响作用。
4.2 展望
本文从多个角度去刻画景区门户型城镇人口城镇化的行为特征,力求全面科学,同时本文也为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创新性地将多种城镇化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景区门户型城镇化的行为关系及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以及城镇化行为特征对城镇化系列影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少对城镇化行为特征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二是就城镇化的行为特征对城镇化的影响作深度研究,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