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有符号式正解的降耦冲压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2021-04-13沈惠平黄凯伟邓嘉鸣尤晶晶杨廷力

农业机械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耦合度并联滑块

沈惠平 黄凯伟 邓嘉鸣 尤晶晶 杨廷力

(1.常州大学现代机构学研究中心, 常州 213016; 2.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南京 210037)

0 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并联机构的型综合、运动学及其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较多[1-4],而有关动力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常用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有动力学普遍方程[5-6]、Newton-Euler法[7-8]、Lagrange方程[9-10]、Hamilton正则方程[11]、Kane方法[12-13]等。

陈修龙等[5]利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推导了4-UPS+1-UPU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KALANI等[6]基于虚功原理,提出一种能够减少计算时间、提高精度的改进型动力学普遍方程,并对6-UPS Gough-Stewart机构进行了正逆动力学分析;SHIAU等[7]采用Newton-Euler法对3-RPS混联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李研彪等[8]在考虑关节摩擦效应的情况下,采用Newton-Euler法建立了5-PSS+1-UPU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LEBRET等[9]利用Lagrange方程对Stewart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控制;THANH等[10]通过Lagrange方法解决了冗余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问题;尤晶晶等[11]利用Hamilton正则方程,对并联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于影等[12]基于Kane方程,建立了6-RUS型并联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并以此实时调整对接喇叭口的位姿状态;鹿玲等[13]采用计算效率较高的Kane方法建立了5UPS/PRPU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模型,以解决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驱动力协调问题。此外,工业上许多场合需要结构简单、少驱动源的并联机构。沈惠平等[14-15]提出少输入-多输出并联机构的概念及其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发明了大量少输入-多输出并联机构及操作手(含单自由度多输出的并联机构)[16-18],还研制了系列基于单输入多输出(1T2R、2T2R、3T1R)的并联机构的并联振动筛样机[19-20]。

冲压机构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成型设备。目前,对冲压机构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运动分析和特性研究较多[21-23],而对新型冲压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相对较少[24-25]。文献[26]提出一种单输入双滑块输出的平面冲压机构,并进行了尺度综合,该机构属于平面型单自由度两输出的并联机构[16]。

Newton-Euler法需对构件逐个进行受力分析,其分析过程较为繁琐,但可方便计算各构件的支反力,以便进行强度设计。文献[27]提出基于Newton-Euler原理的序单开链法(简称:N-E序单开链法),该方法将机构拓扑分解及其耦合度κ贯穿于运动学、动力学的一体化建模与求解中,其思路清晰,求解过程简洁。

文献[28-29]运用该方法,分别对三自由度的平面并联气液动连杆机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由于这2种机构的耦合度κ均为1,故只能得到其位置数值解,速度、加速度分析也较复杂,从而使动力学计算较为繁琐,这两种平面机构均仅含1个子运动链(Sub-kinematic chain,SKC);尚未对该方法与其他传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Newton-Euler法、Lagrange法等)进行动力学建模精度的比较分析,因此,难以判断N-E序单开链法的求解精度。

本文对文献[26]提出的机构进行拓扑降耦优化,设计一种零耦合度、具有符号式正向运动学的、含3个SKC的单输入双输出冲压并联机构,对其进行拓扑分析后,进行运动分析(按拓扑结构分解的正序)。因耦合度κ=0,故无需设定虚拟变量,计算简便。采用N-E序单开链法(按拓扑结构分解的逆序)对该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求解机构构件的动态支反力和驱动力矩,并对比分析该方法和Lagrange法在动力学建模精度上的误差。

1 机构设计和拓扑分析

1.1 研究背景

文献[26]提出的单输入双滑块输出的平面八杆冲压机构,如图1所示。

它由一个平面Ⅱ级杆组(2-3)和一个平面Ⅲ级杆组(4-5-6-7)组成,其中,滑块3(P1)为主冲压头,滑块6(P2)为辅助推料器,其余8个关节均为转动副(A~H)。

显然,该机构包含3个回路的独立位移方程数ξLi=3。由整周自由度公式[30]可得

因此,该机构仅需要一个原动件(杆1),当冲压头3沿v1方向向下冲压时,辅助推料器6沿v2方向完成自左向右的待冲压物料的自动推送,从而完成自动冲压,而不需要人工送料,保证了人身安全。

根据单开链的约束度计算公式[30],各回路的约束度Δi(i=1,2,3)分别为:

(1)第1回路由A-B-C-P1构成

根据最小子运动链(SKC)的划分原则,由A-B-C-P1构成第1个SKC,其耦合度[30]为

(2)第2回路由D-E-F-P2构成

(3)第3回路由G-H构成

因此,由第2、3回路构成第2个SKC,其耦合度为

1.2 机构降耦设计及其拓扑分析

降低机构的耦合度可直接降低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求解的难度,为此,文献[31]提出并联机构结构降耦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本文运用其中的“基于运动副复合方法”,将机构第2回路中的运动副D、E合并,得到的改进优化机构如图2所示,即可将机构的耦合度从1降到0;降耦后,机构各回路的约束度计算具体为:

A-B-C-P1为第1回路,即SOC1,可得

D-G-H为第2回路,即SOC2,可得

G-F-P2为第3回路,即SOC3,可得

可知,拓扑降耦后机构包含3个SKC,分别为SKCi(i=1,2,3),其耦合度均为零。因此,机构耦合度为零,从而使得新机构具有符号式正向运动学,方便了动力学分析求解。

2 运动学分析

2.1 位置正解

如图3所示,以点H为原点、水平机架方向作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杆1为曲柄,其输入角为φ,驱动力矩为M;各个二副杆的长度为li(i=1,4,5,7);三副构件2为等腰三角形,腰长(BD、DC)为l8,底边长(BC)为l2;mi为第i个构件质量,Ii为第i个构件绕其质心Si的转动惯量;设杆BC、DG、GH、GF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别为φ1、φ2、φ3、φ4。

基于拓扑特征的机构运动学建模与求解方法[33-34],具有求解原理简单、解题思路清晰、计算量少等优势;本文将该方法用于将该机构的位置正解求解,即将该机构转换为其3个SKC各自位置的正解求解。

(1)SKC1(A-B-C-P1)的求解

设A=(m,n),则有

B=(m+l1cosφ,n+l1sinφ)
C=(m,n+l1sinφ-l2sinφ1)
D=(m+l8cos(θ+φ1),YC+l8sin(θ+φ1))
l1cosφ=l2cosφ1

(1)

(2)SKC2(D-G-H)的求解

分别求得φ2、φ3及点G的位置为

(2)

(3)

G=(l7cosφ3,l7sinφ3)

(3)SKC3(G-F-P2)的求解

求得点F坐标为

F=(l7cosφ3-l5cosφ4,0)

设计机构时,取杆长l5=l7,则有

φ4=π-φ3

(4)

设各杆件质心位于其几何中心,则易得其质心Si(i=1,2,…,7)的位置为

至此,SKCi(i=1,2,3)中各个运动副的位置均可表示为输入角φ的解析函数,便于后面速度、加速度的解析计算。

2.2 速度、加速度分析

因杆1、7仅绕定轴转动,滑块3、6仅做移动,其(角)速度、(角)加速度为

其他构件的运动可分解为质心沿x、y向的分运动,以及绕垂直于质心轴的转动,即

由于降耦机构具有符号式位置正解,因此,容易求得机构的符号式(加)速度;运用Matlab编程得到滑块3速度、加速度的理论计算值,与ADAMS仿真值进行对比,如图4所示,表明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及求解过程正确。

3 基于N-E的序单开链法动力学分析

3.1 基本原理

本文研究的降耦优化机构,因其耦合度κ=0,所以,无需设立虚拟变量,即可直接求解3个SKC内的支反力,求解容易、方便。

3.2 动力学分析

由2.2节,可依次计算出3个SKC中各构件的惯性力fi和惯性力矩Mfi为

式中asix、asiy——第i个构件质心Si的x、y向加速度

Ii——第i个构件绕其质心的转动惯量

αi——第i个构件角加速度

(1)SKC3(G-F-P2)的受力分析

杆GF、滑块6的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

杆GF的力与力矩平衡方程为

(5)

对滑块6进行分析,有

RFX=-m6a6

(6)

由式(5)、(6),可解出运动副G、F上的支反力RGX、RGY及RFX、RFY。

(2)SKC2(D-G-H)的受力分析

杆GH、GD的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因运动副G是复合铰链,设R1GX、R1GY及R2GX、R2GY分别为杆GH、GD上运动副G处的支反力。

杆GH、GD的力与力矩平衡方程为

(7)

运动副G的静力平衡方程为

(8)

由式(7)、(8),求解一个八元一次方程组,可得SKC2内两杆上的未知支反力RDX、RDY。

(3)SKC1(A-B-C-P1)的受力分析

构件2、滑块P1及曲柄AB的受力分析,如图7所示。

构件2的力与力矩平衡方程为

(9)

滑块3的力平衡方程为

RCY+m3g=m3a3

(10)

曲柄AB的力与力矩平衡方程为

(11)

由式(11),即可求出曲柄AB的驱动力矩M。

3.3 计算实例

降耦拓扑优化后,冲压机构的尺寸参数如表1所示。已知驱动副角速度ω1为1 rad/s。

表1 八杆平面冲压机构的尺寸参数Tab.1 Dimensional parameters of eight-bar plane punching mechanism

由式(5)~(11),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可得各运动副的支反力变化曲线,如图8~10所示;驱动力矩M曲线,如图11中的红线所示。

将虚拟样机导入到ADAMS中,并施加每个构件的重力;同时,选取仿真步长0.01 s,仿真时间为10 s,求得虚拟样机的驱动力矩M仿真曲线,如图11中的绿线所示。

由图11可知,理论计算值与仿真值的曲线相吻合,表明基于N-E序单开链法的动力学建模正确,N-E序单开链法有效。

在驱动副随机输入频率信号的情况下,驱动力矩M理论值与仿真值误差很小。因此,基于N-E的序单开链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4 基于N-E序单开链法的动力学建模精度

4.1 基于Lagrange方程的动力学分析

4.1.1构件动能和势能分析

二副杆1、7动能分别为

(12)

滑块3、6动能分别为

(13)

作平面运动的构件2、4、5动能分别为

(14)

(15)

(16)

由式(12)~(16)可得,系统总动能为

(17)

进一步,约定x轴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易得各构件的势能为

Ui=migYsi(i=1, 2, …, 7)

(18)

因此,系统总势能为

(19)

4.1.2Lagrange动力学模型及其计算

该机构的Lagrange函数为

L=T-U

在不考虑摩擦等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根据虚功原理,驱动力矩M所做的虚功之和δw=Mδφ=Qjδφ,主动力对应的广义力即为驱动力矩M。因此,该机构的拉格朗日方程可表示为

(20)

将式(17)、(19)及表1中参数代入式(20),同样,运用Matlab与ADAMS,分别得到驱动力矩M的理论计算值与仿真值如图12所示。

4.2 与Lagrange建模方法分析误差的比较

由图11、12得到基于N-E的序单开链法、Lagrange法两种不同建模方法的驱动力矩M曲线理论值,将其理论值分别与ADAMS的仿真值进行比较,将两种不同建模方法得到的驱动力矩M曲线的误差,分别拟合成曲线Ⅰ(基于N-E单开链法理论值与ADAMS仿真值误差)和Ⅱ(Lagrange法理论值与ADAMS仿真值误差),如图13所示。

由图13可知,曲线Ⅰ的最大正误差、最大负误差绝对值均明显小于曲线Ⅱ的相应误差,例:曲线Ⅰ、Ⅱ的最大正误差分别为0.460 8、0.692 8 N·mm,前者比后者小33.4%;曲线Ⅰ、Ⅱ的最大负误差分别为-0.450 2、-0.666 6 N·mm,前者比后者小32.4%;即曲线Ⅰ的绝对误差范围比曲线Ⅱ的绝对误差范围小32.9%,表明在将ADAMS的仿真值作为标准值的情况下,曲线Ⅰ的误差小于曲线Ⅱ的误差,即基于N-E的序单开链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结果表明:对本文的优化冲压机构而言,采用基于N-E的序单开链动力学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5 结论

(1)通过拓扑降耦优化提出并设计一种零耦合度单输入双滑块输出的冲压机构,该机构在主冲头滑块向下冲压时,推料滑块能自动完成送料。给出了该机构的符号式正向运动学,方便了动力学计算与分析。

(2)分别采用基于N-E的序单开链法和Lagrange法建立该机构的逆向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了驱动力矩的理论值,并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验证了动力学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与普适性。

(3)将基于N-E的序单开链法用于具有工业应用背景的、含多个(3个)子运动链的平面多杆机构,且与Lagrange法动力学建模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对比,表明其建模精度较高。

猜你喜欢

耦合度并联滑块
空间光学遥感器高精度6-DOF并联平台设计与实现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电流配比可调Buck并联电路变换器设计
并联型开关稳压电源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
门把手消毒滑块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分布式并联逆变器解耦电流下垂控制技术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