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疫病危害现状及其综合防控探讨
2021-04-13盛桂林沈迎春
盛桂林,张 怡,沈迎春
(江苏省农药总站,江苏 南京 210036)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孕育出底蕴深厚的花文化。近年来,借助设施栽培技术,结合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多地利用区域优势推进花卉规模化种植,推动花卉三产融合发展,以江苏为例,目前花木面积已突破250万亩,居全国第二,形成了沭阳、如皋等一批全国有影响的花木基地。由疫霉菌引起的花卉疫病是花卉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又称“植物癌症”。当前,花卉疫病防治工作滞后产业发展需求,多数花卉疫病用药“零登记”,严重制约花卉产业发展。本文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出发,评价并展望花卉疫病防控措施。
1 花卉疫病致病机制
1.1 病原特征 花卉疫病病原菌为色菌界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疫霉菌,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游动孢子囊、孢囊梗、厚垣孢子及菌丝等,与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相似,但在进化上,与真菌界真菌的亲缘关系较远,菌丝体的组成成份以及致病机制等方面与真菌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二倍染色体和纤维素细胞壁等特性[1],被称为“假真菌”。
1.2 病害循环 花卉疫病病原以菌丝体或卵孢子在土壤或堆肥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浸染源。多数疫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条件适宜时,病原菌游动孢子囊快速释放游动孢子借助流水或风雨吹溅到花卉上,通过气孔、伤口等进入植株体内分泌效应蛋白杀死寄主细胞,汲取营养。植物内部组织崩溃后,疫霉菌会再次形成游动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实现再侵染[2]。
1.3 传播途径 花卉疫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土壤、肥料带菌是疫病主要传播方式,蜗牛等无脊椎动物也是疫病潜在的传播媒介。此外,花卉种植地的装载机、水推车、栽培器材(如铁锹、育苗盘等)及花农的移动客观上都会造成花卉疫病传播。疫病对水高度依赖,游动孢子借助水流快速接近寄主找到合适的定殖位置,萌发、攻击寄主植物。疫病喜高温高湿,大雨转晴后2~3天内为花卉疫病高发期。
2 花卉疫病发生现状
2.1 花卉疫病危害
2.1.1 花卉疫病症状 疫霉菌从苗期至开花期均能侵染根、茎、叶等花卉多个部位,主要表现为根腐、茎基腐等,被侵染部位迅速失水呈水渍状,似被开水烫过,在高湿条件下,感病部位上很快就会长出白色絮状物,即疫霉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1]。如植株茎基部被感染,茎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凋萎,多数花卉寄主被侵染后3~5天内植株凋落,7~10天植株死亡。
2.1.2 花卉疫病损失 花卉疫病为系统病害,发病迅速、毁灭性强,一旦发生很难控制,严重制约了花卉产业发展。以市场常见花卉非洲菊为例,由疫霉菌引起的非洲菊疫病发病率为20%~30%,严重时达80%[3],直接经济损失数目巨大。疫病除直接降低花卉观赏价值外,还影响花卉加工、旅游等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间接损失更为严重。
2.2 花卉疫病分布 花卉疫病是花卉常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目前已报道13种疫霉菌能够侵染花卉植株,其中烟草疫霉侵染花卉种类最多、危害最大。在寄主植物上,有55种植物受疫霉菌侵染,百合、蝴蝶兰等花卉存在2种或2种以上疫霉菌侵染现象。
表1 花卉疫病的病原菌种类[4]
3 花卉疫病防控措施
3.1 检疫预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针对花卉调运实施外检和内检,控制花卉疫区范围。目前,植物疫病的检测主要依靠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形态学鉴定主要依靠菌落的形态特征、孢子囊形态等判断疫霉菌种类,存在耗时长、准确度低、易受人为及环境因素干扰等局限性。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及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廉价特点,被研发成商业化试剂盒,备受检疫人员青睐。
检疫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外检能将境外疫病病原拦截在国门之外,保障国内花卉安全;内检能够将病原物控制在疫区范围内,避免大范围爆发。严格执行植物检疫预防措施,不从病区调运花卉,切断病害传播途径,是预防花卉疫病的首选措施。
3.2 农业防治 花卉疫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主要为种植抗性品种、改进栽培模式和土壤处理。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花卉病害最绿色经济的手段,生产中发现非洲菊“靓粉”系列等花卉品种抗疫病效果良好[5]。在栽培模式上,新型的气雾栽培通过智能化技术将营养液雾化喷施于植物根系表面,高产高效、高质省时,还能防治病虫害,该技术已应用在切花菊上[6];嫁接栽培将蜡花等抗性品种作为砧木培育出的花卉品种能够有效预防疫病。在土壤处理中,黑膜覆盖、高温翻土和高温闷棚等土壤暴晒和用棉隆等药剂在花卉种植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有效防治疫病等土传病害,菜粕是生产中常用的生物熏蒸剂。
农业防治是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能有效降低疫病病原基数、阻碍病原传播途径、增强花卉植株免疫力,侧重于病前管理,经济、安全、有效,符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但农业防治也存在地域性、季节性限制,病害中后期难以见效,需配合其它防治措施综合施策。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在花卉生产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是生防菌制剂、生物药肥和植物源农药。在生防菌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多种农用微生物菌剂已经用于花卉生产[7-8]。在生物药肥中,菜粕肥和猪粪等厩肥兼具防病与营养功能[9-10],是花卉绿色种植的理想肥源,施用时,注意施用方式、控制施用量,如直接将腐熟的药肥置于植物根表处,易烧伤植物,增加疫霉菌侵入风险。在植物源农药中,以黄芪多糖、植物精油等为主要成份的产品已经用于生产实践,不仅能防治花卉疫病,还能促进生长,提高花卉株势[11]。
生物防治以低毒、易降解、低残留等优势符合花卉产业绿色发展需求,有利于食、药及观赏花卉的三产融合发展,是当前花卉疫病的理想防控方式。但现行的生物防治存在稳定性差、见效慢等瓶颈,生产中建议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协同使用以保证防治效果。
3.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高效、快速,是应对疫病等爆发性病害的有效保障措施。目前,已有24%霜脲·氰霜唑悬浮剂登记用于百合疫病防控,于百合疫病初期施药2~3次可有效防控百合疫病。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12],截止2020年12月,我国共登记防治疫霉菌农药产品404个(单剂254个,混剂150个),涉及马铃薯、番茄、芋头、人参等17种作物,但在花卉上登记的用于疫病防控的杀菌剂数量极少,表明登记登记集中化现象严重,多数花卉疫病用药“零登记”。从登记剂型看,共有15种剂型,其中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水剂4种剂型产品登记为主,表明杀疫霉菌剂登记产品剂型比较集中。环境友好剂型能够降低对人畜和环境的影响,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均属环境友好剂型,占比达67.8%,表明杀疫霉菌剂登记产品“绿色化”进程显著。
表2 杀疫霉菌剂登记情况[12]
续表
图1 我国杀疫霉菌剂登记产品中主要单制剂图2 我国杀疫霉菌剂登记产品中主要混配制剂
图3 我国杀疫霉菌剂主要登记作物/场所图4 我国杀疫霉菌剂主要登记剂型
4 展望
借助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良,我国花卉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深入。生产上亟需新思维、新方式、新技术应对花卉疫病,防控花卉“癌症”,保障花卉产业安全。
4.1 加强花卉疫病病症识别和发生规律研究 病症识别是花卉疫病防控的基础。当前花卉多为设施栽培,不同花卉寄主及种植小环境导致花卉疫病病症略有差异,易与腐霉菌、丝核菌等引起的根部病害混淆,错失最佳防治期。以月季为例,生产上常通过观察茎基部有无褐色水渍状病斑判断,区分难度较大。期待进一步推进花卉疫病病症识别工作,明确不同花卉寄主、不同种植环境疫病病症,共性归类,个性区别,对症施药。
研究疫病发生规律有助于开展测报工作,指导花农科学防控,避免防治主观性、盲目性。目前,植物病害预测预报工作相对较为薄弱,花卉疫病预测预报更是滞后于生产需要,主要由于发生规律研究不透彻。加强测报网点建设,明确不同花卉寄主的疫病发生规律,结合种植环境,分析疫病流行因素,准确、及时发布防治情报,指导花农科学防控是今后花卉疫病防治工作的努力方向。
4.2 加快推进花卉疫病杀疫霉菌剂登记 《农药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目前登记在花卉上的杀疫霉菌剂“寥寥无几”。花农用药缺乏科学指导,多数药剂为超范围使用,导致药害频发,食、药用花卉农药残留超标,制约了花卉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推动氟噻唑吡乙酮等杀疫霉菌剂在花卉上登记,使得更多杀疫霉菌剂在花卉上合法合理使用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下一步可选择菊花、月季等市场需求大、发病率高的花卉优先开展农药登记工作;在登记种类上,合理指导登记企业,选择高效低毒农药,避免登记产品同质化,同时注意不同药剂混配、轮换使用。
4.3 加速花卉疫病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以生防菌制剂、植物精油和药肥为主的疫霉菌生物防治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哈茨木霉制剂等多种产品已经市场化。今后可加大植物源农药、生防菌制剂等研发力度,兼顾实用性、安全性和可开发性,加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此外,生防多菌剂的联合使用,生防菌与植物源农药的混合使用也是发展趋势。我们期待未来生物防治能够成为花卉疫病的主要防治方式,实现花卉产业的绿色发展,有效促进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