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E探究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数学
2021-04-13李锦旗
李锦旗
【摘要】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5E教学模式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数学的“法宝”。所以,在实施小学生数学教学的时候,笔者依托引入环节、探究环节、解释环节、精致环节和评价环节,应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如上五环节入手,详细介绍应用5E教学模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5E教学模式 探究学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5-013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了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明文要求教师应用适宜的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5E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强调应用适宜的方法解决问题,推动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学习内容,同时锻炼探究能力。由此可见,5E教学模式契合新课标要求,具有应用价值。5E教学模式又被称作5E学习环节,是由5个学习环节构成的:引入环节、探究环节、解释环节、精致环节和评价环节。在应用5E教学模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以这5个学习环节为立足点,联系教学需要,应用多样策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掌握探究内容,锻炼探究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具体可以应用到的策略如下:
一、引入环节:创设情境,调动探究兴趣
引入环节是5E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学生产生探究兴趣的关键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明了情境之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价值。所以,教师在应用5E教学模式的时候,可以先在引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情境中的数学内容产生探究兴趣,推动数学探究活动的深入发展。
以“角的度量”为例,在参与这节课教学之前,學生已经认识了角。立足学生的学习所得,笔者利用课件展现了一些生活场景:滑滑梯、投掷标枪、剪刀口等,顺其自然地创设出生活情境。基于生活场景,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谁可以指出这些生活场景中的角呢?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叫什么名字?”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迁移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自觉地探究角。尤其,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探究度量角的大小做好准备。
二、探究环节:提出任务,驱动多样探究
探究环节是5E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教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驱动学生探究的重要活动。学习任务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设计出的学习依据,是学生进行探究的根据。所以,在开展探究活动的时候,笔者研读教学内容,把握关键内容,设计学习任务,提出探究问题,指明探究方向,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初步认知新知,增强数学探究欲望。
“圆锥的体积”为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分析教学内容,将“探究圆锥的体积”作为学习任务,准备引导学生探究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据此总结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在提出学习任务后,笔者向学生提出如此问题:“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是否可以利用圆柱的体积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要如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在提出问题后,笔者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猜测,之后与小组交流,讨论猜测内容,碰撞思维,获得统一猜测,如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3倍等。在学生确定猜测后,笔者鼓励他们用手边的数学材料(空心圆柱筒、空心圆锥筒、沙子)进行操作。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便于学生获得数学现象。数学现象具有直观性,契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小组成员通过观察、分析数学现象,得出数学结论。之后,笔者鼓励各组展示数学结论,同时根据结论继续提问:“大家都使用等底等高的圆锥筒和圆柱筒进行了操作,发现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那么,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可以如何推导出计算公式?”如此提问,既评价了学生的数学探究情况,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内容,还推动了学生继续探究,有利于推动数学探究走向深入,提高数学探究效果。
三、解释环节:教师引导,建构探究认知
解释环节5E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教师基于学生的探究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查漏补缺,建构探究认知的活动。尽管学生通过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获得了探究结果。但是,受到数学学习水平的影响,其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以及数学探究结果是存在问题的。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自然要引导学生完善探究,建构正确的探究认知。
以“面积的认识”为例,通过体验摸一摸活动,大部分学生对图形的面积建构了初步认知。但是,他们所建构的认知大都是“图形表面大小是图形的面积”,如此认知是不准确的。对此,笔者在解释环节,应用可见呈现了非封闭图形,引导学生迁移探究经验,对这些图形的面积进行探究。在此次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找不到非封闭图形的面积。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完善图形面积公式。此时,大部分学生会给面积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封闭图形的大小是图形的面积。立足学生给出的定义,笔者继续引导:“不管是周长还是面积,都是封闭图形的概念,那么,它们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呢?”在如此问题的作用下,学生继续探究,对比面积和周长,发现二者间的本质区别:周长是封闭图形的边线的长度,而面积是封闭图形的所占平面的大小,由此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建构正确的数学认知,为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四、精致环节:呈现练习,应用探究所得
精致环节是5E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也是学生应用所学的环节。新课标指明有效地应用所学便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的理解,顺其自然地锻炼数学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由此,在精致环节,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探究认知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易程度恰当的练习题,驱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自主地应用探究所得。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学生通过体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建构了认知。基于此,立足学生的数学学习差异,笔者设计了分层练习题,内容如下:
基础练习题: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长3厘米的长方体平均分为两个大小一样的小长方体,请问现在得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相比增加了多少?
拓展练习题:将一个长5米、宽4米、长3米的长方体石头放到地上,请问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
发散练习题:学校准备粉刷教室。已知教室长、宽、高分别是6米、4米和3米,门窗面积是5.6平方米,假如每平方米的粉刷费用是5元,请问粉刷一间教室需要多少钱?
在呈现练习题的时候,笔者要求低水平学生完成基础练习题,中水平学生完成基礎练习题和拓展练习题,高水平学生完成所有练习题。在学生完成练习题后,笔者引导各层级学生展现问题答案以及思路和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使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所学的理解。
五、评价环节:多元互动,贯穿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5E教学模式的重要构成,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活动。新课标要求教师做到教学评一致,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作用,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继续发展。过程性评价是实现教学评一致的重要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因此,在实施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不同的探究环节,多元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受到激励,提高探究效果。
以“圆的面积”为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后,笔者鼓励他们回归合作探究过程,说明各自的探究表明,有依据地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如是否主动参加探究活动,是否提出好的探究建议等,进而使小组成员了解自身情况,发现不足,弥补不足。在学生进行生生评价后,笔者立足小组的整体探究情况,采用赏识法对他们进行评价,使他们获得满足感,增强数学探究欲望和自信心。如此将教学评价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但可以使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还可以使学生获取继续探究的方向,有利于提高探究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地应用5E教学模式便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在新课标教学要求(探究学习)的指导下,把握5E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应用适宜的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使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探究活动,掌握数学知识,锻炼探究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海妹.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1.
[2]孙莉.探究,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现知识的旅程[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63.
[3]严天新.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3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