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2021-04-13袁顺
【摘要】一节历史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结合教材重难点,精心选择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通过观点讨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培养 历史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6-0148-03
一节历史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一节课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本文结合笔者上的一节复习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根据新高考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笔者从常识整理、时空建构、史事解释和观点讨论四个维度出发,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设计整合,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常识整理指导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梳理到位,让学生对所学知识重新建构,形成体系;时空建构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放在相应时空中去理解掌握,使学生的时空观念得以加强;史事解释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观点讨论指导学生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开放性讨论,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同时使他们对相关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建构
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我们不能把相关历史知识简单地、教条地灌输给学生,而必须要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加以建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主动探究学习的乐趣。同时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學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到有用的历史知识。
笔者所上复习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内容涉及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内容十分丰富。课前笔者要求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先行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梳理,然后集合学生的智慧,制作出一个统一的表格,让同学们提前完成,从而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建构。下面的知识体系表格就是笔者和同学们一起设计的: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这样,笔者指导学生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三个方面对教材内容重新自主建构。这会给学生形成强烈的知识体系感,同时又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二、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时间、空间是构成历史事件的最基本要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工具就是地图。通过历史地图去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时空,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历史地图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直观形象,如果再和学校的多媒体技术的交互配合使用,就能够发挥出教材文字内容难以体现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空观,同时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教材内容。
例如笔者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针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设计引用了如下地图:
并设计问题请同学们完成:
(1)根据地图,指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区域特点及其原因。
学生通过对这幅地图的仔细观察,会把相关史实放入相应的时空背景之中,找出并归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区域特点及其原因:区域特点,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原因,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较快。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学生记忆比较深刻,并且能够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接着有第二问:
(2)根据地图,分析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哪种类型的企业,为什么?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地图,通过企业的名称“机器磨坊”“缫丝厂”可以得出企业的类型是轻工业。结合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现状可以分析出原因:重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被列强所侵占,民族工业经济实力弱,等等。可见,依据此图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形成直观认识。
三、结合教材重难点,精心选择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史料实证是指对选取的史料进行唯物辨析,同时运用可信的史料去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进程是向前发展的,只有通过已有的史料才能研究历史。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认识,就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培养史料实证能力离不开对史料的分析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史料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意识。这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还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以及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本课的重难点,笔者引用了一道 2020届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的一则史料: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启动了工业化步伐,近代中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半殖民地经济转换,然而农业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1884年,投资于轻工业的资本比重为工业总投资的42%,到1933年上升到72.7%;相比之下,投资重工业的资本则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沿海工业的绝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以及江苏南部的少数城市;广大内陆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工业产值不到10%。
——邹晓涓《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回眸与反思》
请学生完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工业化步伐”启动的主要因素,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通过分析材料,学生要理解“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启动了工业化步伐”的含义,是指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尤其指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因素就是条件,结合书本所学,学生会得出结论:因素有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史料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关于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就需要笔者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找关键信息加以归纳了。比如,从“然而农业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可以看出经济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兴起,自然经济仍占主导)的特征;从“1884年,投资于轻工业的资本比重为工业总投资的42%,到1933年上升到72.7%;相比之下,投资重工业的资本则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的信息可以得出工业结构投资不平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的特点;从“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沿海工业的绝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以及江苏南部的少数城市;广大内陆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工业产值不到10%”的表述,学生可以得出产业分布区域不均衡(集中于东南沿海,内陆分布很少)的特点。
中国社会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表现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种史料分析的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重难点,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四、通过观点讨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它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等。笔者本节课第四个环节是观点讨论,通过观点讨论,把本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一个理论上的梳理。既使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突出了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史观。笔者选取的材料如下:
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经济发展史中,不乏存在着“阴差阳错”的历史现象。如某些经济措施的实施或某些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结果与初衷相背离,要么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要么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谓是“事与愿违”。
请完成: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相关知识,试举一例,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
在笔者的精心辅导下,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看出洋务运动是和材料所述相吻合的,从而对本课重点洋务运动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結论: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最终以惨败而告终,但客观上却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然后学生结合书本所学知识进行论证: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是一场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以挽救清朝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但随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而宣告破产,说明它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不可能实现。
但是,洋务运动客观上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迈出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第一步。
总之,洋务运动“有心栽花”以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清王朝统治而未果,但“无心插柳”却促进了近代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并不断发展。
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了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史观。
总之,我们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只要实事求是,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每个节点去渗透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袁顺(1972年-),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