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学校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04-13梁立刚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特殊学校生活化教学

梁立刚

【摘要】特殊学校接收的是具有一定智力障碍或身体残疾的学生,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依照对常规学生的方法去教育特殊学校学生,教师一定要立足于特殊学校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本文以专门针对特殊学生开设的生活语文教学为例,对特殊学校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做出相关探究探討。

【关键词】特殊学校  生活语文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88-02

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曾专门对培智学校、聋校在内的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提出过关于课程教育的倡导,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要以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基础,将“生活”教学引入到课程设置中来。其中生活语文作为特殊学校课程改革方案中要求开设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还需不断地对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方案研究探索。

1.特殊学校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意义

在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文件中,对培智学校、聋校在内的三类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倡导,要求特殊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与特殊教育的本质规律相符,兼顾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强化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培养。而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于特殊学校学生而言,语文学习及语文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参与的基础,基于此,生活语文成为特殊学校课程改革方案中要求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性学科[1]。而显然特殊学校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特殊学校学生语言发展多比较迟缓,在语文学习中非常吃力,而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从生活中取材编制课程内容,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语文学习当中,这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内容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其次,促进特殊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特殊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缺陷,社会参与具有极大的难度,如何帮助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促使学生能够有正常的社交和社会发展,这是特殊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而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显然这对特殊学校学生的社会适应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特殊学校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2.1提升教师生活语文课程理念认识

特殊学校教师由于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生理和心理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因此教学难度更高、压力更大,教师除要比普通语文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外,还要掌握更多的语文授课技能,对特殊教育理念有更加深刻的把握。如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虽然大部分的特殊学校语文教师对课程方案中所提倡的生活化理念是表示认同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注水平还停留在“个人化”阶段,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缺乏对相关理论的学习支撑,而这很容易导致生活语文实施的盲目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2]。基于此,为组织好特殊学校生活语文教学,教师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对生活语文课程理念的把握认识十分必要。如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师,应时时刻刻地关注与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时主动收集各种前沿教育理论。同时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利用各种渠道进修学习,多去询问校内优秀教师生活语文教学经验。总之,若是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特殊学校语文教师,要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更好地将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到特殊学校生活语文课程当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保障。

2.2实现生活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程内容上的生活化是特殊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师要立足于特殊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生活化教材和教学内容,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选择与学校生活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特殊学校的生活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相连,从而为学生的学校学习增添助力。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学校经历的难忘事情,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和同学,并在班级之中交流分享,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校园交往能力。其次,选择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家庭是学生心灵的港湾,同时也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土壤,相比普通家庭,特殊学生家庭的父母要付出更多,因此在特殊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可以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做出锻炼,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实现生活语文的育化功能。最后,选择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特殊学校的重要教学目标,为此在生活语文课程开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些社会现象或生活场景,然后让学生基于该场景,做出特定的交流表达,这样的生活语文教学内容,可更好地助力学生社会发展。

2.3教学目标要尽可能多元

培智学校的学生由于存在听觉、视觉、知觉方面的不足,因此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要求也很难达到,容易出现读错字或跳行,以及听课内容断断续续等,这都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实施生活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应该尽可能的多元,最好能够兼顾生活语文课程对学生异质性的多样要求。特殊学校语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建立学生具体能力提高之上,促使每一个特殊学生,都能够在生活语文课程当中,获得与生活有效的基础语文技能知识,这也是特殊学校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关键[3]。如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度障碍的A层次学生、重度障碍的B层次学生、多重障碍的C层次学生,然后依据不同学生的障碍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生活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如对于C层次学生,应能够做到看图说话,用简单的句子对所学的生活事物进行描述和介绍;而对于B层次学生,应能够做到在教师的引导下,书写出所教生活事物的名字,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活作品做出简单的辨别;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应能够说出较为完整的句子,促使学生能够对一些生活事物做出更为详细的描述。这种多元化的生活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立足于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压力,促使特殊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发展。

2.4完善生活语文课程评价机制

相较于普通学生,特殊学校的学生更具差异性和复杂性,因此不能依照常规的语文课程标准去评价特殊学生,对此国家及教育部门鼓励特殊学校构建特异性的评价体系,通过构建更加详细、实用的评价标准,为教师的评估工作提供便利。为此学校可以组织校内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特殊学生共同参加到评价体系的制定中,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专门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内容体现出不同学科的特点,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如在生活语文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课程教育的本质目标,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就可以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构建评价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对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并不能只用简单的手段,教师要认识到每一名学生的特殊性,明确不同学生对生活语文课的需求各有不同,只有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进步发展。

2.5注重与家庭和社会合作联系

特殊学生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依靠特殊学校的力量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生活语文课程开展过程中,特殊学校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通过赢得家庭和社会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和认可,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语文生活化学习提供保障。首先,家庭是特殊学生的主要支持系统,而父母也是特殊学生的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作为最了解特殊学生需求的人,在生活语文课程开展过程当中,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家校联谊活动,如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讲座,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家校活动,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这可以更好地为生活语文课程的知识增添助力。此外,特殊学校要鼓励家长也能够走进生活语文课堂当中,如可以通过家长助教的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生活语文实施的全过程,明确生活语文实施的重要意义,为学校的教育增添助力。此外,特殊学校还应该在社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可以组织开展社区助残活动,让更多的社区成员了解特殊家庭的困難,形成一种接纳的态度,为社特殊儿童创造更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在社会的多方面支持下,帮助特殊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为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增添助力。

3.总结

生活化教学主张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的教育环境中,将知识进行实践,以此实现教、学、做的和谐统一。而显然生活化教学在特殊学校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适用的,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促使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基于此,在今后的特殊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娜娜,王婉婉.浅谈特殊学校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8):104.

[2]余长莲.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类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概述[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126-127.

[3]汤步敏.特教学校中聋生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8(6):12.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特殊学校生活化教学
特殊学校手工课程开发探讨
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
对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提高特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