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探究

2021-04-13邓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读写结合应用策略

邓林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科目,在教学中将读写结合具有一定的优点,它除了帮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方面实现“双赢”,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完善小学的教育体系。但是在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措施还不够完善,以至于暴露出一些问题,所以还需教师对其不断探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具有的作用,其次对于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根据问题指出小学语文学科读写结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读写结合  问题分析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81-03

现如今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方法已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越发重视,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将读写进行结合的教育方式受到教师青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将读写进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将学生的阅读和与写作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教学。其实,阅读与写作本就息息相关,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其实是通过阅读文章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而写作教学则是学生进行创作的能力[1]。在此基础上,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很可行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何将此策略进行落实,还需教师结合现存的问题,共同分析与探讨。

一、小学阶段读写结合对于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小学的语文教学提出的將读写进行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形的将写作方法与技巧对学生进行渗透,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阅读与写作方面能力的“双赢”。通过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读写能力的双提升。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本当范文进行仿作,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将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而原来的分散课堂教学会浪费几倍的课堂时间。小学阶段课堂时间基本是固定的,一般只有45分钟,但如果分散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帮助也不大[2]。然而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就能够把教材内容当成范文加以借鉴,从而在读书的同时无形中学会了写作文的方式和技能,而在作文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从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更有利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通过将读写进行结合可以帮助教师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构建有效的教学系统。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与写作,阅读是通过对于课文进行阅读,从而收获知识;而写作则是运用生动、有技巧性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将两个教学重点相结合,双管齐下,继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进行读写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摸清读写结合的具体规律。在新课标的时代背景下,有些教师具有此种教学方法的想法,但是由于实际教学经验的不足,并没有方法将二者相融合[3]。此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注重对于教材文章结构与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讲解,而对于写作方面的强调比较薄弱,学生无法在阅读中使得写作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因此,达不到将读写进行结合从而进行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僵硬,只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模板,并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缺乏内涵。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即使认识到了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并没有对教材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进行备课,导致本该洋溢快乐的语文课堂变得压抑不堪,没有办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这两类教师长此以往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只会应用所谓的模板,只是麻木的进行写作,以至于如今学生的作文全是水分,毫无新意。学生长期处在机械的写作之中,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意识 ,写作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结构的东西,写作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三)选择读物存在差异影响学生鉴赏能力。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中小学生进行读书的方法也更加多样,从传统的纸质课外读物逐渐转化为手机的各种APP。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已具备了基本的识字能力,因此老师也应当引导学生更多渠道的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在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作文创作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4]。但信息技术在给学生读书提供优势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者在接触科学知识的开始,往往还没有相应的判别能力,甚至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庸俗的读物,长此以往,可能会让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产生偏离,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接受知识的开始,还缺乏一定的判别能力,可能会接触到一些粗俗的读物,长此以往,可能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偏移,影响自身的文学鉴赏的水平。

(四)学生经验不足使得写作素材单一。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缺乏社会经验,只能是根据学习的课本进行写作,缺乏写作素材,导致写作内容空洞,“流水账”式的作文毫无灵气。但是现如今的学生缺少和大自然进行相处的机会,也没有与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与思维碰撞的机会,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难以形成独到的见解,写作内容缺乏生活与社会气息,同时也缺乏蕴含的情感。

三、将读写进行结合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以读促写,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针对现如今存在的读写分离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对于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学生通过以读促写的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耐心,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文章内容过多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写作能力难以提升[5]。教师应该抓住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使用开场白的方式将文章内容进行引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培养与阅读有关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蟋蟀的住宅》一篇文章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一下蟋蟀的图片,并提出问题进行引入:“你们知道蟋蟀喜欢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吗?”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找出蟋蟀的居住环境。继而教师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之后引出作者写此篇文章的目的:鼓励学生要热爱生活,对于身边的事物要善于观察并进行记录。通过此种阅读方式加强对于学生写作相关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教学氛围的创建便于学生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深入课堂,继而对他们的读写能力加以培养。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入,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学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自身的写作欲望。例如,在《和时间赛跑》一文的讲解时,可以将《时钟在说话》一篇文章引入,之后告诉学生此节课学习的内容与时间有关。之后导入本节课的教学篇目,通过儿歌的播放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后,一定要将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行强调,作者是通过体会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之后与时间进行赛跑,最后想要珍惜时间的顺序展开文章,旨在强调时间转瞬即逝的特点,并对此留下作业,问问学生想要如何珍惜时间,以作文的形式上交。通过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继而培養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针对学生读物有差异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中,课外读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多方面的阅读丰富自身内涵,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做积累[6]。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进行课外阅读的机会,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比如采取设置图书角等方式,可以通过卖班级废品或者筹集班费的形式购买一些推荐读物,比如小学教材中就有《老人与海》等,之后又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经典之作。通过图书角的设置将学生与粗俗读物之间隔绝,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文学鉴赏的水平。

(四)适当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经历。针对学生实践性经验比较差的问题,教师可以领导学生适度地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领导学生去接触各类的环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环境可以带给他们不同的体验,帮助他们积累素材的同时感情和思想也有一定的改变,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后他们的写作将赋有感情与深度。比如,教师可以在秋收的季节领导学生在果实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农忙,接触一下自己从未体验的生活方式,之后可以进行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此次体验感悟的作文。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具有的丰富的写作素材:在秋收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并且与此同时欣赏大自然的风景。每个学生应该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写出心中所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由此观之,小学阶段将阅读与写作相融的语文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在此种方法应用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教师没有摸清将读写结合的具体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模式偏于传统或者过于单一、学生缺乏对于读物的判别能力以及学生缺乏实践性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性的给出了解决的方法,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应用将读写教学相结合,实现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双赢”,继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国锋.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36):133.

[2]秦贞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9(10):56.

[3]陈永金.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8(31):268.

[4]张莉.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数学策略[J].文渊(中学版),2019(2):316.

[5]姜丽蔚.让读写美丽相约——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0(34):187.

[6]赵秀卿.基于生本课堂的小学与文本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中华少年,2020(21):24—25.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读写结合应用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