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1-04-13周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学习高中英语

周燕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生的是语言,学习一门外国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语言是灵活的,多变的。学习一门外语不单单是学会其书面知识,重要的是学会实际应用,学会去交流。此时就能体会到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高中英语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66-02

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何种方式去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何种方式去了解与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兴趣与教师英文教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老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会让学生成绩变得优秀,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有着重要影响。老师教学后针对学生上课时候的表现,以及课后测验成绩的反馈,该怎么去完善教学的任务。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教师在采取任务型教学的时候,学生应该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任务。教师上课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同时,学生应该积极去学习知识,教师与学生应该多多交流和沟通。但是现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导致教师及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却忽略能力的发展,忽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教师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经常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一味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布置,这对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增长是十分不利的,也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弥补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立足现状,发现问题,寻求一定的解决策略。

二、任务型教学法面临的问题

当前英语教学中,许多的教师自身所储备的知识不足,其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对整个英语教学也会产生影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参加培训,去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应多向优秀教师请教。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教师也该如此,不能一直用传统方法、传统思维去教学生。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获取信息比较快,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对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有梯度,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和学生交流,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组,进行组内合作,通过合作,一起学习。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措施

1.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我的创新意识

从高中英语开始任务型教学无疑是成功的,学生会不断地进步。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官会对事物进行分析,能够更了解事物,对知识的了解更加充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动力,学习英语将成为学生乐意去做的一件事。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课堂中很多活动都是具有连贯性的,从而反映了某些学习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任务型教学无疑是成功的,是值得所有教师借鉴的一种方法,这种好得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成绩更加优秀,教师的教学也将变得更加容易,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学生很容易接受知识,老师很容易传授知识。学生也会对知识了解比较透彻,从而更好地应用,从而在知识的海洋里面遨游。例如,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Lesson 2 “Relaxing”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如果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可能就是带着学生一起看看文章,但是如果是为更好地使学生接受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教材想要表达的内涵,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课堂开始前,教师引导学生轻闭双眼,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轻音乐,让学生深刻领会到relaxing的内涵,继而教师通过提问“In which situations will you feel stressful as a studengt? Studying for an exam? Doing an exam? Or waiting for an exam result?”引导学生将自身带入这样的情境中,回忆一下自己感觉有压力的是哪个环节,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带来Relaxing的教学课堂,并且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How to relax,采用一种创新式的教学观念引导新型的教学课堂。

2.教师做好课堂工作

首先教师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前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好奇心,那么教师如何抓住这一点来开展课堂?老师要在上课提出相应的有关要讲的英语问题,使用独特新颖的方式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抱着一种好奇心跟着老师上课的节奏,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设置任务,吸引学生的兴趣心和好奇心,在课下老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在课堂之后要给学生做课堂小结,但是教师不要直接输出结论性的话题,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得出相应的科学的结论。以北师大英语教材1中的Lesson 1为例,Paul once said,“If Bogues could make it,why not me?”Paul因为个子不高,却一直努力練习打篮球的实际课堂教学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在下课之后给学生留一些英语问题及课后作业,这不仅能让学生检测自己是否学到稳固的英语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自我探究能力。教师布置任务的时候不能只看重任务量,要选择对学生有益的具有代表性的英语题目,不给学生的太大的负担,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探究能力。

3.拓展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教学方面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报以传统教育方式,不进行改革创新。在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的过程中,老师都应该丰富课堂内容,展开多种多样的英语教育活动。不仅如此,更应该加强学生语言方面的能力,有效地利用好语言知识,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把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丰富了,这样可以更好地学习。老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育,更应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利用到实践上面去。因此,在课后,老师应该注重课后的实践任务,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通过课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自媒体进行学习,把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直至掌握。有利于学生通过英语环境,来继续进一步学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成绩。例如,必修一Unit 2 Lesson 2 “History Makers”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课上为学生讲授关于一些历史缔造者的名人轶事,使学生将history maker与modern heroes区分好,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创新型的预习与复习作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缔造者的内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去搜索一些历史名人事件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教学评估,提高信心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候很难把握教学情况的现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教学评估是最实际的一种方法。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情况,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老师怎么做、怎样才能更好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很大的益处。这样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有一个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成绩。教师在开始英语教学的课程中,要明白传授知识的方法,要根据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学生当做主要对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肯定,然后通过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对教学的任务进行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当对某个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对其有投入,这样才能使学生把英语成绩提高。例如,在学习必修一Unit 3 Lesson 1 “Festivals”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关于我国的传统节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且激发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在进行教学评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估,不仅评估学生的课文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技能增长情况,可以采取小组比拼的形式,使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的英文复述,了解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boat Festival等背后的故事,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学习课本内容。并且加入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增长学生的学习信心,不以单纯的分数来论学习的好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現如今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通过改变教育方式,进行任务型高中英语教学有利于教师英语教学能力的提升,便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利于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对任务型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检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渴望和热情,可以有利于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老师的课堂教育质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自主性的学习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清.基于核心素养和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海外英语,2021(3):51-52.

[2]马亚娜.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理想职业”主题演讲稿写作为例[J].英语教师,2020(20):51-59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学习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农业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