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2021-04-13严晓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摘要】在目前的素养本位教学环境内,高中数学教师也需综合分析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学习水平、道德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情况,也需突出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则需主动发挥信息技术的多种辅助作用,以便逐步优化教育质量。本文将从开发智能化数学导学工具,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积极打造云课堂教学平台,实现线上教学指导;利用先进技术创新评价模式,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58-02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种辅助教学力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确保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科能力、思维品质的重要保障条件,能够直接改变师生关系,丰富课程资源储备,所以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也形成了智能化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则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活动,以便逐步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

一、开发智能化数学导学工具,调动学生思维能力

实际上,现在已经研发出了许多有利于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智能化教学工具,可以直接简化数学推理过程,呈现直观的数学现象,更易于促使学生展开逻辑推理与数学建模活动,而这就能够切实改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使其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以数学运算为例,计算机则可提供准确的运算结果;再以统计分析为例,一些表格制作软件可以智能制作统计图表,展现事物发展规律与变动趋势,更易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凡此种种,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无疑不显露出信息技术对于发展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积极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来开发多元化的智能导学工具,以便科学辅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就如在“函数与方程”一课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二次函数的零点、方程根之间的关联,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笔者就主动利用电子白板制作了一个函数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绘了最标准的二次函数图像,即f(x)=x2,也展现了x2=0这个二元一次方程,让学生观察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据此,本班学生则可及时进入数学思维状态,然后笔者再调整二次函数的系数、常数,通过图像的上下变动让学生观察函数零点的存在形式,使其列出存在一个零点、不存在零点、存在两个零点这三个结论,对应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式,则可促使学生总结出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其中,有几个学生据此开始思考并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有没有简单的公式呢?面对学生的质疑,笔者就顺利引导学生探究了本课重难点知识,使其通过观察、计算与总结活动推导出了判定函数零点的数学公式,使其进一步内化了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函数与方程思想。而且,在本节课上,笔者也重点强调了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利用这一思想方法来解决与函数、方程知识有关的各类问题,以便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积极打造云课堂教学平台,实现线上教学指导

云课堂教育平台是实现线上教学改革,保证学生、教师即便远在终端也能实现实时互动,是突破时空界限,进一步发挥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体制内,远程教育备受关注,我国也在近几年来大力推广远程教育活动,目的是要构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互动模式,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打造云课堂教学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全面整理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如此,同时也可逐步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而这不仅可促使学生在短期内实现有效学习,也可为学生的一生成长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使其真正一生受益。就如在“指数函数”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思考了组织线上教学活动的可行性,认为本班学生既可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观看视频、阅读课件,也可利用家庭电脑甚至是手机参与线上学习活动,所以笔者就尝试组织了线上教学活动。为此,笔者就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首先通过细胞做减数分裂这一生物问题导入新课,通过分析细胞减数分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指数函数解析式,据此解释指数函数的概念、解析式的结构,初步导入新课,然后再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指数函数的图像,利用这一可视化图像工具逐步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知识,也会利用红色的标注圈画出图像中的关键曲线,以便让学生顺利掌握丰富的指数函数性质知识,并会在后续的幻灯片中列出表格,全面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接着,围绕指数函数的概念、解析式与性质知识,笔者则会在多媒体课件中设置一些问题,以便让学生及时检测自学效果。待制作完课件之后,笔者就将这一数字化资源上传到班级群中,要求本班学生合理安排个人时间预习本课知识,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全面学习相关内容。如此,本班学生则可在学生端预习本课知识,也可根据个人需求整理网络资源,全面学习指数函数知识。

三、利用先进技术创新评价模式,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

教学评价活动是针对教学效益、教学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教学活动,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而理想的评价结果应该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出教学问题,也能帮助师生双方肯定现阶段的教学成就,切实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使其带着更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数学知识。如此,则可切实落实发展性教学理念,是保护学生学习心态、改善学生意志品质的必经之路。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则可通过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评价形式,比如通过录屏技术拍摄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亦或者是利用统计工具去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完美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评价的诊断、导学与激励作用,从而切实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教学评价活动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全面。因此,笔者就会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比如,为了实现定量评价,笔者会在日常练习中使用评分机制来分析学生的解题情况,结合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考试成绩,则可形成学情数据。对此,笔者会利用Excel表格登记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制作折线图、饼状图,利用折线图去分析学生的个人成绩变化趋势,引导学生反思数学学习方法与行为效果;利用饼形图去分析本班学生的平均成绩,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据此为学生选择竞争对手,营造追、赶、超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成绩激励下产生拼搏奋斗的意识。除此之外,笔者也会利用手机这一移动智能设备去拍摄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及时展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了问题探究活动,以便顺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笔者也会通过投影设备展现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据此对照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使其全方位地总结数学学习结论,以便有效锻炼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其形成不骄不躁、不气不馁的端正态度。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并非单纯为了追求高科技、智能化教学,所以必须要根据教学现实来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不可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活动,以免本末倒置。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则需根据数学教学需求学习相应的信息技术操作技巧,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数学教学辅导活动,以便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综合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宗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多元化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32-33.

[2]许永涛.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N]. 发展导报,2017-07-28(31).

[3]王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14.

作者简介:

严晓(1988年12月6日-),女,汉族,山东临沂市莒南縣人,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与高中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