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认知理解

2021-04-13马晓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策略以生为本

马晓强

【摘要】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科学应用适宜教学方法和理念,积极开展创新性、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形式、解题技巧全面掌握,充分实现“以生为本”教学目标,全面增强学生认知理解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为学生逐步构建数学学科核心思想奠定坚实基础。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解题情况,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具备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摒弃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的陋习,以趣味性、创新性思想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有效增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科综合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形成架构与特点,全面拓展学科核心竞争力。本文中详细阐述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为初中数学教育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以生为本  认知理解  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7-0100-02

一、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积极开展创新性、创造性数学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学习精神,积极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创新性发展提供助力。因此,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思想,锻炼学生认知理解能力,充分培养初中数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主解题意识,建立创新解题思维,有效探究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内涵与本质,从而开展初中数学高质量、高水平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增强学生学科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综合性、创新性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一元一次方程时,逐步培养学习思维、建立解题意识,积极开展探索、挖掘的数学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有效培养建模思想,提升学生解题效率

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方程式的特点、本质等内容等,帮助学生有效培养建模思想,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意识,积极开展实践学习与拓展创新活动,为学生逐步构建高质量、趣味性数学教学环境,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驾驭与应用成效,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建模思想”,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合作创新能力,从而高效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意识和实践学习思想,积极开展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任务,全面提高学生解答思想意识,促使学生运用建模思想展开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为一元一次方程内容的探索,有效实现整体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要借助建模思想,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转化意识,保证学生在解答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逐步提升能力培养认知。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教师要结合具体方程题目,帮助学生培养建模思维,积极开展数学知识探究讨论学习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竞争力。比如: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同一位顾客一同购买了两件商品,价格均为150元,按成本计算得知:A商品盈利15%;B商品亏本15%;请问:在这次交易过程中,上场是赚钱还是赔钱?还是不赚钱也不赔钱?在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有效锻炼学生的建模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借助建模方法和手段,有效提取题目中的具体信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题过程中,需要进行转化性学习活动,进而有效增强初中生的数学学科综合能力,为开展高效性数学解题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数学教学思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任务,有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意识,积极开展创新性、创造性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与驾驭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培养学科能力,进而积极开展教学思路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理念前沿的数学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与驾驭能力。因此,教师结合一元一次方程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教材思路,促使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逐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解题有效融合,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教师要摒弃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思路,及时进行“自主性、合作性”教学思路拓展活动,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高效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为学生综合性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题过程,发散学生思维意识,培养问题能力等,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审题、分析、拓展、解答等素养,积极开展实践解题与自我创新活动,为学生逐步形成高效性解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解答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激发探索学习兴趣,积极开展方程概念、解法、公式等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解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以基础知识为依据,充分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充分开展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活动活动。比如:教师结合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中找到具体问题,并且结合数量关系进行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活动,让学生逐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开展有效解题活动,全面增强数学解题能力,彰显教学思路改革创新的价值,有效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意识。

四、锻炼数学审题能力,提高整体解题技能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数学审题活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架构性和内涵性,从而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活动,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积极开展教学创新与拓展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形成的特点和架构,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提升整体解题技能。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审题过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內涵,使学生在审题中,培养读题和分析意识,有效开展实践探究与自主学习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驾驭能力,为学生形成学科内涵、培养学习本质做好铺垫,全面锻炼学生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技能,为打好数学学科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解答一元一次方程: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晴天和美丽两个好朋友相约一起进行自行车自驾游,他们以家为起点,到公园为终点,在约定的时间两人碰面,晴天的骑行速度是40千米/小时;美丽的骑行速度是35千米/小时,两人相距150千米,已知两人同时开始骑行,并且向公园这一终点进发,那么会用时多久时间两人相距10千米远?在这道应用题中,教师要有效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提取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全面掌握题干中所包含的意义,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有效增强学生数学解题过程,让学生及时进行解题方法探寻活动,最终找到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且有效解答一元一次方程式,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提升架构思维,从而增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整体认知能力,有效增強小学生的绘图、思考、列式、解答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创新性、趣味性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逐步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合作创新精神,积极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思想得以培养、数学综合能力得以锻炼。特别是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方程的特点与本质,通过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更简洁、明了,进而充分掌握数学学习重点和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创新性、创造性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做好铺垫。与此同时,在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活动中,教师要引发学生开拓性思维,注重逻辑思维意识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驾驭与应用成效,全面增强学生学科素养、培养良好学习能力,将数学问题的解答与拓展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进而有效增强初中生的数学解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郑进泉.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案例与反思[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2]曾庆玲.注重过程 关注体验——“一元一次方程”教法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2).

[3]濮芳瑾.初中数学学习障碍中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35).

[4]钟初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技巧[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3).

[5]刘涛,赵院娥.浅析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

猜你喜欢

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策略以生为本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初中生解一元一次方程常见错误及成因分析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兴趣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