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课程中女性人物教学
2021-04-13母丹
【摘要】从上个世纪开始,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都要求女性角色回归历史,本文从教育平等和学生性别观念两个方面讨论历史课程中重视女性人物教学的必要性,指出当前中学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存在的问题,即数量少、不全面,使历史教学的完整性有所缺失,也不利于女学生角色认同。并提议从社会史观和唯物史观两个角度结合教学方法丰富教科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科书 女性人物 性别倾向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8-0009-02
一、女性人物教学的必要性
(一)基于教育平等
以往的历史研究重点是政治史和军事史,现代课堂教学从帝王将相史到大众史转变,女性人物也逐渐出现在历史教材中。但历史人物不是单一形象,不是简单地划分为好与坏,全面立体地看待一个人物。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需要向学生渗透优秀价值观念,教授学生技能技巧,体现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主流观念,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载体和合法表达。
性别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教育中仍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问题,男生选理科,女生选文科的现象普遍存在。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需要将教科书中的历史文化概念及正确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如果教科书中女性人物教学案例太少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女性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产生对女性地位的怀疑。学校和课程的作用就是要传播教育平等、性别平等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这一群体也逐渐力量壮大,社会女性观念也发生巨大改变,女性成为“半边天”,脱离对于男性的依附成为独立个体。女性也应当回归历史、回归历史教科书。
(二)学生观念
在中国历史传统中男尊女卑等性别分工被男权社会视为圭臬,原因是在依靠体力的农业社会,身强体壮的男性自然占到了主体地位,《周易》道:“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女性主内,掌管家务,男性的耕(食)显然比织(炊)更具先在性和根本性。教科书作为课程的载体,使得这些男强女弱文化变成隐性的文化传播给学生,学生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的历史学习中教材呈现的基本为男性争霸、治理天下,例如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10课第二子目《陈胜、吴广起义》、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均为男性历史人物加事迹的形式命名,女性出现在政治生活中少之又少,让学生感到女性角色只是历史中的浮萍,易让学生形成“历史中没有女性参与,即使有,也是反面角色”的错误观念。
在学习中,周代男尊女卑观念的树立对后世女性地位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各种思想异化,男尊女卑也逐渐成为了禁锢女性思想和行动的枷锁。现代课堂教学要扭转学生错误的性别观念。
二、课堂女性形象的缺失的危害
女性在教科书中的形象不完整,人类创造的历史中有女性角色参与的内容少,进入学生认知的历史女性多为配角且刻板、不完整。错误的观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历史教学的完整性有所缺失
女性在历史中的作用常被概括为“女主内”,即管理家庭琐事。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作用都有所缺失。但其实女性史料数量众多,“没有女性的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正如没有其他边缘群体的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一样”[1]。女性史料的缺失使社会生活反映不全面,教科书中女性成就少之又少。例如,部編本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材中有一张图片“北京人复原头像”,实际上这张图片上的人物代表着中国境内早期女性形象,但是鲜有学生知道这张图片的性别,教师也无意讲解,使教科书内容缺乏完整性。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中提到“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嫘祖教民植桑养蚕,泽被中华,被尊称为“先蚕娘娘”,但是嫘祖“谏浄黄帝,安邦定国,统一中原”却鲜有人知;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中描写孝文帝移风易俗、迁都推行汉化政策,实际上孝文帝即位时年仅5岁,由祖母冯太后推动改革,促进鲜卑族汉化和民族交融,但有关冯太后这段历史未在正文中出现,仅在“相关史实”中被提及。慈禧在教科书中被描述为屈辱的近代史的元凶,因为她的奢侈腐败让清朝国库空虚,也因为她勾结外国侵略者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还因为她百日维新被狠狠扼杀,但其实清朝的衰败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科书上描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正值第三次办报高潮,同时期女性思想解放,1915年中华书局发行《中华妇女界》,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妇女杂志》是中国妇女报刊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26年创刊《新女性》。这些内容都不曾出现在教材中。
(二)不利于女学生角色认同
女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产生偏差,社会角色是对一个人在社会上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过程,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责任、义务、分工各有不同,而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要求历史教育达到学生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的目标。教科书中出现的女性人物形象存在被歪曲的现象,学生学习后对自我认知产生障碍,甚至歪曲过分理解,这与当下的性别平等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源远流长,女性自古受到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等传统思想的禁锢,女性的角色被限定为贞女、贤妻、良母。在道德上,殉烈行为的女性获得最高层次的赞扬,这种观念使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感到自卑。男性政治地位被抬高,被推到了历史最前端成为时代的统治者,主导地位不断强化。教科书中亦不断强化男性不畏艰险、性格坚毅、能力超群等品质,对男性历史人物的歌颂也容易使处于发展期内的学生产生女弱男强的认知。
教师教授的内容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也同样可能造成女学生对职业发展、薪资差异的错误认识。历史课堂中缺少女性人物形象导致女学生认为女性在对社会进步、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微弱,从而降低职业成就动机影响职业选择。例如多数护理类、助手类职业均为女性担任,决策类、管理类岗位均为男性。这一现象有违于女学生追求开放的个性和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并且教科书影响着学生对问题的态度,而教科书的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两性观念发展,影响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三、课堂分析女性形象策略
(一)用社会史观看待教科书女性形象
美国史家鲁滨逊认为“历史是一种研究人类过去事业的广泛的学问”[3]。史学家们创办了《经济和社会史年鉴》将“新史学”冠以“社会史”的名字,定义历史为整个社会的历史。教学中用从下往上的历史观看待课程, “没有女性的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正如没有其他边缘群体的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一样”[4],在教科书中增补描述女性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一手史料,重建有关于女性活动的历史。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其中共有两篇女性专章,《吕太后本纪》和《外戚世家》,重读史料也是重新认识历史中的女性形象的方法之一。关注妇女史研究的理论前沿,向“新女性、新人物的史学研究转化”[5]。
历史中涌现的杰出女性例如宋庆龄、秋瑾等,可以结合现代生活用情境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等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女性的作用,关注女性研究动态,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分享关于世界五百强女企业家董明珠、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航天员王亚平、大山教师张桂梅等女性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使教科书更具有时代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用唯物史观看待教科书女性形象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历史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所制约的合乎规律的过程”[6]。发展演进顺序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是社会主义社会,在每一段时期中,女性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历史传说还是文学作品都能够反映女性的社会风貌,教科书中出现的女性多为男性政治权利的依附,例如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远嫁和亲的王昭君,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较少。嫘祖教民植桑养蚕,泽被中华;冯太后推动改革,促进民族融合;金城公主下嫁和亲,稳定蕃唐关系。这三位教科书中一笔带过的女性都为社会生产力进步、国家长治久安作出了贡献。
中学历史课堂可借助女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观念,培养学生求真求实意识。多元化看待女性人物形象,教师先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再与相关史实结合,立体化看待女性人物,教师改变以往“包办一切”的教授方法,通过史料的鉴别与甄选,学生学会从政治才能、个人品德、功绩和过错等多方面评价人物生平,丰富人物形象,不是仅仅将历史人物简单地评判为“好人”或“坏人”。保证课堂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
参考文献:
[1]冯怡.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陈佳辉.高中历史女性人物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2):55-56.
[3]吴烨琳.中学历史教科书女性形象塑造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
[4]陈恒瑜.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的缺失与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赵赢.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女生“因性施教”的思考[D].東北师范大学,2005.
[6]张瑞.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母丹,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