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反校园欺凌、善待身边人的一些思考

2021-04-13张潇月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4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策略

张潇月

【摘要】不管是过去的信息闭塞,还是现在这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太多,学生阅读片面的、碎片化的信息内容太多,总之是从这几年的统计和报道情况来看,校园欺凌越来越多,而且有反复性、持续性、直接性、报复性等特点的存在。这不管是对被欺凌的学生,还是实施欺凌的学生,都不利于其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久而久之,会让他们人格扭曲,价值观变形,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学生    校园欺凌    善待身边人    成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4-0019-02

从近几年的网络报道来看,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而且性质越来越严重,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校园欺凌,如,身体上的欺凌,有打耳光,打人、推推操操、故意挑事打架等;还有心理的欺凌,有排挤、孤立、冷暴力、不与之交流等;语言上的欺凌,有嘲笑、骂赃话、散布不实流言、嘲弄、讥讽等。这些不管对于被欺凌的学生来说,还是实施欺凌的学生来说,都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和良好性格的形成。针对以上这种情况,笔者出于保护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目的,借此就反校园欺凌,善待身边人,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1.造成校园欺凌现象的主要成因与因素

1.1学生个人因素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在成长中,随着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过分的溺爱,会无形中养成孩子骄横跋扈、蛮不讲理的性格。这种孩子本来在生活中就时时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在校园里也要哗众取宠,获得存在感,虚荣心。在这种性格的驱使下,他们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就开始对身边的同学动手动脚,推操、揪耳朵等等,更可怕的是,这些学生经常这样对别人,其他同学都有些怕他,躲着他,他还不自知。甚至在他的强势威胁下,还会拉上更多的同伴来一起欺凌他们认为可以欺凌的同学。当然,被欺凌者也有个人因素在其中,比如自卑、怯懦、胆小、性格内向、老实等,他们越怕被那些所谓的强势同学欺凌,越是躲躲闪闪,不敢告诉老师,不敢告诉家长,越是受到他们欺凌。

1.2家庭方面的因素

学生接触的首个社会是家庭,学生的首任老师是父母。请注意,第一,就代表着开始,不管是从认知、习惯、还是学生的性格、意识、品德等,这都是第一个环境,第一任老师给开了个头,亮了个像,给学生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样子。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和性格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每一个人在家中都是最放松的状态,言行、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比较随便,岂不知,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家长的语言、行为。有些家长在家里处事情不讲道理,以命令式、强迫式的方式,让孩子学习、阅读或者干别的事情,或者夫妻之间沟通,也是谁强势谁有理,这对于孩子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另外,爷爷奶奶隔辈亲的过分溺爱,也容易养成孩子以我为中心的霸道脾气和性格等,这些教育方式都将成为校园欺凌的隐患,为生活、学习在欺凌现象周围的同学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让他们产生对同学情谊、友情、人与人之间要善待这样正确的价值观的怀疑。

1.3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校虽然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一个学校一般都是管着几百、几千的学生,有疏漏是再所难免的。所以造成学校园欺凌的原因,学校方面也有教育、监管不到位的,这无形中给校园欺凌创造了条件,使校园欺凌有了可以疯长的环境和土壤。德育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可是在事实的教学中,学校从上到下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品行的教育不积极、不重视,这也是造成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再者,学校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手段不硬,措施不到位。比如,有学生遭遇了校园欺凌,反应到老师那里,老师处理就非常随意,把学生叫来各打五十大板。比如,最近有一个民办学校就出现了一个班的学生冷落孤立一个学生的事件。显然这里面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一个班的学生孤立一个学生,孤立者有问题,被孤立者肯定也有问题。后来调查发现,这个被孤立的学生的确有问题,不但对同学说话言语不干净,还经常用一些社会习气的话骂老师,把老师从课堂上气走,经常这样,同学们劝他,他也不改正,严重影响到了大家的学习,所以才出现了他被孤立的现象。可是学校在处理这件事时,却只对带头孤立的几个学生给了留校察看的处分,对于这个被孤立者不闻不问。显然这种处理方式,会影响学生认知,也会改变学生处理事情的方式,对于孤立者、被孤立者都没有积极的作用,反而会有不好的影响。一天二十四小时,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最少八个小时,最长十几小时,甚至有二十四小时都在学校的,所以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和监管的缺失,也是造成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之一。

2.制止校园欺凌,让学生善待身边人的方法

2.1从各方面提升学生个人的素养

在学生的教育中我们大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靠思政教学来实现,其实不然,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但时时处处存在于校园的角角落落,也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素养,要从各方面入手。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有价值、有内涵的东西,拓展学生思想,开阔学生眼界,提升自己的认识,同时也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对于不好的言行,有能力判断,远离,并有能力影响身边的人。当然,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愿意挖掘,有些课文中有很深的人文素养教育,这些对于学生思想和素养的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影响学生,比如,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克服困难,为科学作贡献的故事,使学生能把精力倾向于学习,对校园欺凌产生不耻的认识。再比如,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如果老师能有意识地引导,不但能以此陶冶学生思想,提升学生认识,如体育还能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协调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品质和人格的塑造都有促进作用。再次,作为班主任,也要引导学生看一些相关的校园欺凌的讲座,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线下的讲座,都能让学生看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使他们远离校园欺凌等。这些活动,都能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个人素养,让他们改变认识,产生排斥校园欺凌的决心,让他们给自己立起健康、和谐成长和学习环境篱笆。

2.2家庭教育要跟上

家庭教育是国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关于校园欺凌,家庭教育也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平时与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健康的品质,比如,体谅父母,关心爷爷奶奶,从善待身边的亲人开始,学会善待身边的朋友、同学;其次,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校园欺凌的事件,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根源,使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使他们不会产生欺凌同学或者培养他们保护自己被欺凌的意识和能力;再次,家里来了客人,不要把孩子关到自己屋里去,要让孩子学着与人沟通,学会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如,给客人端茶时,不小心洒了出来,要说对不起,不能若无其事地把茶杯往桌上一推了事等等。不要小看这些点点滴滴的引导,恰恰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影响,才有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力量,才能真正影响到孩子。所以,从家庭教育入手,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善待身边人,也是真正让学生远离校园欺凌的途径。

2.3学校德育教育、监管要加强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所以避免校园欺凌,认识校园欺凌对个人成长的危害性,校园教育和监管是少不了的。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制度管理,解放老师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制度自己管理好自己;其次,班主任要积极引导,通过班会或者一些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团结意识、集体意识,让学生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自己学习上的伙伴,成长中的队友,他们就能善待身边的人,与他们一起快乐成长、学习,营造校园、班级的和谐气氛;再次,作为班主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校园欺凌的电影,如《少年的你》,让学生通过影视剧中演员的精彩演绎,认识到校园欺凌,对他人以及自己的危害,从而痛狠和远离校园欺凌,并与同学们一起抵制校园欺凌,形成平等友爱、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利于每位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只要家校合力,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引导和监督孩子,升华他们的思想,校园欺凌就会离他们远去。

3.结语

校园欺凌真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所以,不管是家长、代课老师、班主任、学校,还是社会以及学生个人,都要从认识校园欺凌以及其危害性入手,找到它的原因,再家校結合,通过一些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思想教育,提升孩子的自我素养,让学生从善待身边人开始,遏制或者消灭校园欺凌事件,给学生一个和谐、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晶.中学生校园欺凌事件背后的思想教育及正确引导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7):109.

[2]翟颖.关于强化聋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9):66-66.

[3]曲径.浅析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受到的冲击及解决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7):28.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成因策略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中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Passage Four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