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四层四翼”背景下考场作文提分策略
2021-04-12邝少苗
邝少苗
内容摘要:根据新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主要内容要求,结合语文高考全国卷作文的评分要求,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探索,对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考场作文写作水平,总结出三条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提高高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探索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一核四层四翼 考场作文 提分策略
新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其中“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首先体现在《考试大纲》提出的“思想健康”。 “一核四层四翼”中的学科素养,落实在语文的学科层面上,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总共四个方面。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像以前那样的背套路模板写作文之路是行不通了,确实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所写的文章真的需要形成自己分析和看待问题的框架,并且行文上有个人鲜明的特色更容易取得高分。所以在备考时,需要弄清楚,在新的评价体系下,优秀作文高分的原因。
在对十篇高考满作文的评语进行分析后,可发现优秀的作文都有五个必要的共性:紧扣材料,任务落实,对话意识,语言流畅,突出中心。但是他们的发展等级落点不一样:思想认识深刻、逻辑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语言风格是满分作文常见的加分项。
如果说材料和任务是无法回避的,那么去除“紧扣材料,任务落实,对话意识”体现出对现阶段作文“体式”重视的话,“突出中心”“思想积极向上”则是什么时期任何类型作文都必备的要求。其中语言风格个性色彩最浓,高考作文评价体系也有意淡化这一发展等级,所以,本文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層四翼”的大背景下,从思想认识深刻、逻辑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三个维度研讨作文提分策略。
一.人文关怀立德树人,提升作文思想高度
作为高考语文试题中分值最大的“主观题”高考作文,是体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也是考查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综合呈现。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无疑是在不断强化这一倾向。拥抱自己,推己及人,心系家国的人文关怀精神无疑是对于“一核”----所要求的“立德树人”所体现的“德”的一种呈现。
有“德”之人,是理解生活的人,能与生活在最高程度上达成伟大的和解的人,是能拥抱自己,推己及人,心系家国的人。这样的人能写下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有温度有厚度的文章。
人不但是自然之物,更是是社会之人,具有共情特性。所以富有人情味的作品往往更能打动人心,触动读者的心灵。伟大的、出色的文学作品里往往体现着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其作品往往具有人正常的感情魅力。如在《红楼梦》里面曹雪芹不写男子,而写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女子,并且集中关注思索这些弱女子的才情际遇。又如朱自清的《背影》,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父亲的理解、关心和痛爱。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里的形象往往具有人正常的感情和理性魅力。
例:中国青年,时代之先锋。无论是35岁时牺牲的杨靖宇将军,还是如今平均年龄为35岁的“北斗团队”;无论是牺牲时年仅22岁的雷锋同志,还是2018年7月因病故去的26岁时便登上开山岛并在其上驻守32年的“时代楷模”王继才,他们都尽自己所能传承“五四精神”,把自己的汗水洒在祖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上,用自己的行动去领跑未来。诚然,现如今的我们没有能力去领军,但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应当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用辛勤去铸就中国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节选)
作者突出了先烈楷模们的年龄,旨在表现青春之宝贵,衬托突出五四精神之一的“无畏”“奉献”牺牲精神。这就是一种有温度的体现。
如2020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题“中华地名”两道作文题目就是从中华历史文化中选取材料和确定主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且从中汲取到力量,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与品德修养,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假如学生站在“德”的人文精神层面进行写作,不失为一篇思想深刻的文章。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抱着“拥抱自己,推己及人,心系家国”的人文关怀精神,在行文中渗透对人性的追问,行文中“我手写我心”,定能闪耀人性的光辉,以情取胜,触动读者的心灵。
二.视野维度层层勾联,追问剖析逻辑缜密
综合性是新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中的“四翼”之一,是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素养目标综合性在高考中的必然体现。
(一)综合性在作文上主要体现时空与情感上的综合联系。
在作文中按照逻辑顺序综合论述:历史--当下---未来,个人---集体---社会,小家---祖国---国际社会的联系,文章的思路必定清晰。
如湖南考生满分作文《鲍叔不朽清流长》有两个很突出的亮点。一是深入剖析彰显清晰脉络。正文部分第二、三、四段,聚焦鲍叔的才德,有层次地对他进行评价。二是勾连古今拓宽文章表现面。正文第五段可谓画龙点睛,使得文章视野维度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
同学们,鲍叔的慧眼慧心让我们敬慕,但也应引发我们的反思。现在不乏谬掌权柄者,任人唯亲,目无贤明,动辄大言炎炎,推诿搪塞;更有甚者,嫉妒在心,打压人才,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时代激荡,惊心动魄。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弄潮,虽有狂飙巨澜,却更见英雄本色。乱象虽不乏市场,但正义的平台总有空间。大家将来或如齐桓公治国理政,或如管仲才学满腹,而社会不可缺失的鲍叔,也应是大家在夜宿晓行中,永远凝固在脑中的神圣塑像。鲍叔不朽,人才无绝。(《鲍叔不朽清流长》第五段)
考生不仅着眼于评价鲍叔,更以古观今,充分进行反思,针砭时弊,颇有力度;且放眼未来,站在班级同学的角度进一步明确“当代鲍叔”重要性,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可见,高考作文题目扎根于宏大主题,目的是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2020新高考作文题目都体现了这方面重视。2020全国I卷作文题“对历史人物的感触”,而2020新高考全国I卷则是选取了疫情背景,写“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道题很容易引导学生在讲述中国故事过程中,从自身生发出与社会国家的联系,坚定投身祖国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信心。
(二)写作中的综合性又要体现为考查辩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用思辨的眼光分析作文命题中的素材,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眼光分析题目中的材料。在论证过程中能提出质疑,并自我校正,这样方能够避免文章思想观点过于孤立绝对,狭隘偏激。
行文时要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步步质疑,自我追问,自我反驳。
例如行文时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论证,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根据作文题目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分析说理时可侧重“为什么”或“怎么办”。
当侧重“为什么”时,可通过思辨进行层层追问“为什么”,进行内在的分析反驳,学生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用历史發展的观点来认识特殊现象,考察它们的因果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过程,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向,弄清它的来龙去脉。简明地说,思路清晰逻辑缜密的文章需要学生对论点进行深入剖析,不断质疑追根溯源,增加说理的层次,使论点在层次上深化,最终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以此来避免形式逻辑的论点片面化及说理平面化的弊端。
时空与情感上的综合联系,思辨性分析作文题中的素材,是一纵一横两个综合方向,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编写提纲,主要强调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议论分析,也建议进行思维导图训练增强纵横议论的思辨能力。这样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文章是闪耀着理性思想的文章。
三.真材名句添华彩,内容丰富是佳作
高考作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作文的行文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过程,论证过程体现了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过程,好词美句的呈现是审美鉴赏和创造的体现,而材料中涉及到的时代文化或传统文化则是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与传承。一篇优秀的作文要能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基础知识,必然是佳作。语文学科素养的“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两个方面落在作文上,则主要呈现为文章里丰富的纵合古今中外的事例素材、道理论据,以及丰富的遣词造句的方式方法。
如:如今,我们要以青春为名奏响强国之音。屈原曾发出“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的豪言壮志,岳飞曾写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人生真言。正是因为他们怀揣梦想、勇于担当,才能成为国之栋梁。“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的中国,同样不乏为祖国献出青春的“战士”26岁的王继才为国守候孤岛三十年,年轻交警杨雪峰以生命保护群众,雪线邮递员其美多吉二十八年不惧风雨,只是为了按时给藏区百姓送去邮件。一代代青年薪火相传,为祖国造就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满分作文《一生之计在青春》节选)
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没有一味地喊口号,而是借助大量的材料来支撑自己的感情和观点,尤其是涌现在今天的英雄,如王继才、杨雪峰、其美多吉等,使文章少了一些故纸堆的味道,多了一些新鲜的时代气息。除了丰富的典型人物,文章准确熟练运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古典诗词,且能内化于心,外化于文,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结语:因此,在未来一年的备考中,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背景下,除去对现阶段作文“体式”的重视外,在发展等级上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个性,让自己的文章如同“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样,或感人或理性或内容丰富,当然三者兼而有之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百度文档
[2]《中国考试评价体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3]《语文月刊》(2019年8月)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