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2021-04-12芝世珍刘银霞
芝世珍 刘银霞
经过五千多年的沉淀与洗礼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流传至今最精髓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能够保持亘古不衰。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了蕴含丰富民族内涵的文章,代表了民族文化中最精华、纯碎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肩负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引领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内心深处能够形成完整的文化印记。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贯穿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四书五经”尽管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及辛亥革命中多次遭受诋毁、抨击,然而从其依然可以流传几千年来看,必然有值得肯定的优秀文化所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气息相当浓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准确辨别其价值及作用。浓厚的文化气息可为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灵活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指引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在自身知识体系中融入传统文化[1]。同时,以语文教材为根本,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将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彰显出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课堂时间、教学环节合理把控,科学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多角度发展,充分展现语文学科本身的价值与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资源,展示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开展的主要媒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入手于课本教材,对有关传统文化资源的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梳理,依托课本教材引领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其价值及作用[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千古流传、备受好评,该故事是司马光智慧、从容、淡定的具体表现,是司马光摆脱了传统思维禁锢的可贵品质的体现,能教会学生正确区分生命与物质的比重。
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一故事内容皆已了然在心,然而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中,《司马光》是以表述极其简练的文言文形式呈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度进行挖掘,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简练的一面,同时将文言文朗读中应该如何停顿的技巧和节奏传授给学生,并鼓励学生描述该课文中陈述的故事,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这样一来便能够深入发掘教材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有效呈现方式,能帮助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初步理解。
(二)注重识字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能帮助民族传递信息、繁荣文化、发展思维、演进文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而汉字库即可理解为存储历史信息的宝库。识字教学可谓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要想学习语文或其他学科,就必须积累一定量的汉字,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切忌单纯地就字教字,在保障学生高效识字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对每个汉字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理解和感知[3]。此类方法不但有利于识字教学趣味性的增长,并且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
如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该课包含了“羞、遮、掩、躲、嫩”等多个生字,教师可采取此类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至识字教学中:以“羞”为例,《说文解字》中给出了“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的解释,立足于该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将“羞”理解为美食。然而,该课文中却并非是以美食来解释“羞”。此时,教师可指引学生大胆想象,以课文中“羞”的实际意义为根据自行理解、认识,学生自然能够确定“感到难为情”才是“羞”在本课中正确的含义。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立足于“羞”的结构展开想象,如羊挪开“尾巴”之后,就会显露出“丑”,此时“羊”会感到难为情。。通过此类方式展开教学,能帮助学生将“羞”的结构、写法熟练掌握,且能加深学生对“羞”实际意义的印象。
(三)依托古诗教学,突出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诗语言优美、意境美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古诗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提升,并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准确且透彻地将古诗词主旨大意把握,并感悟蕴含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依托情境帮助学生对承载于古诗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地进行了解。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清乐平·村居》这首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同时引领学生走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之中,仿佛穿越“时空道路”置身于古诗词美妙的意境一般。此时,学生能够顺利、准确且透彻地将古诗词主旨大意把握,并感悟蕴含的思想情感,同时对于词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形成深刻的认知,此外也会有优秀传统文化种子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并萌芽生长。通过此类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将承载于古诗词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掌握,透彻理解古诗词内涵,准确感悟蕴含的思想情感,不但能取得更可观的课堂教学成果,还能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利用传统节日,熏陶优秀传统文化
与其他课程知识相比,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有着很大差别,源自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可以发现。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引领学生对潜藏于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展开探索[4]。我国有着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诸多节日,且每个节日都具备独有的来历,且蕴含了一个故事。如每年春节都会放鞭炮,而放鞭炮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阅读春节背景故事可以发现,春节是年兽到来的时间,通过放鞭炮能够驱赶年兽。元宵节代表正月十五那天,象征着团圆。而在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传统民俗,主要为了纪念屈原。而学生们在学习熟悉的传统节日时,可以很自然的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传统节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历史故事、视频素材,围绕“以我的传统节日”主题展开写作训练,不但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传统节日。同时,选择学生熟悉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要求学生在过节前搜集与节日有关的信息,并通过日记将自身对节日的感受记录下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育学生的道德与人文素养,能够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挖掘课本教材资源,在识字与古诗教学中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全面感悟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达成全面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长远发展的实现,并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
参考文献
[1]黄丽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24):35.
[2]杨福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32):92-93.
[3]陈雨歌.優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教师,2019(01):59-60.
[4]孙琦,姜俊和.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1):133-134.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靖县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