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1-04-12马斌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语文问题

马斌

内容摘要:在素养教学观念的正确引导下,德育教育受到更多教师的注重,根据合理高效的德育教学有利于协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与培育其优秀的思想品质以及完善的人格。从中学语文教育内容而言,其蕴藏着诸多具备先进行的语文知识,应用科学合理的对策能够有效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协助语文教师在完成中学语文教育任务时,还能深化德育教育。本文简要阐述了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分析了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课程教学 德育教育 问题

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未对语文课程教育形成影响。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正确掌握教材,认真研究语文教材,明确德育教学的入手点,还应解决好德育和中学语文教育相互间存在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唯有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才不会产生喧宾夺主的状况。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将正确引导中学生发现并分析文章中最震撼、最感人的语言文字,明确重点,形成共鸣,进而增强自身体会,在不知不觉中教育中学生,塑造其良好的思想与灵魂。[1]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当前青少年的整体思想道德是良好的,然而亦有一些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产生偏差,出现极端奢靡之风、享乐主义以及崇洋媚外等多种错误思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应注重青年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正确指导中学生培育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三观与道德观。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现如今综合国力的衡量重点在于人才,只有中学生具备优秀的思想情操才可让我国高耸挺立在世界民族之中。司马迁曾经说过,才者,得之知也。德者,才之帅也。以德来统领帅才,才可确保“才”的充分发挥。用才来支撑德,厚德载物,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材的前提,用各种各样的语文教育形式,使中学生可以在活跃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让中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字处理能力时,还能够提升中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让中学生同时兼有优秀的品德和才能,变成国家栋梁之才。少年时期是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的最好时期, 在少年时期培育其高尚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形成自律、自强与挚爱的优秀习惯,并受益一生。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让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获得升华,对自我进行完善,在自律中形成,在实践中锻炼,增强中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养,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发扬我国民族精神,树立正确三观,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自觉承担起时代给予自身的崇高使命。

二.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生价值观复杂,缺乏对道德的正确认知

中学生不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具有极强的可塑造性,中学时期的学生与其他时期相比对新鲜事物与知识有更强的接受能力。伴随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网络对人类日常生活形成的深刻影响,使中学生无法摆脱社会外部环境和错误思想意识的渗透与影响。比如,一些中学生存有攀比现象,与其对应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在中学生群体中大肆蔓延。故而,不但加大了中学生思想道德认知的复杂性,还给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教学带来极大困难与挑战。另外,在现如今的中学教学时期,中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完善性,忽略建设正确的思想品德,认为其只需要提高语文成绩就就达到学习目标了,根本未能认识到这种错误形式对中学生道德认知程度的提升产生消极影响,亦不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二)学校道德教学体制不健全,教师德育教学观念需增强

在传统教学中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当前中学语文教育依旧将成绩作为课堂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亦是忽视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因素。一些学校对德育教育依旧停滞在表层上,缺少对应的课堂教育规划,亦缺少学校自身特有的教育体制。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应清晰明确了解到德语教育对中学生全面素质养成具有的重要作用,应及时转变自身教育观念,不但需要提升自身道德素質,还需要在语文课堂教育中增大德育教育的渗透,继而在保障语文课堂教育成效与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能向中学生渗透相关德育教育。

三.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一)增强基础教育,培育中学生语文能力

现如今中学语文课程教育极少利用大篇幅来教授语文基础知识,有一些甚至直接选择不讲。正是此种模式的教学,致使一些中学生忽略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会大大降低中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以及写字能力,在文章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语句不通顺与表意不清的状况,对语文教师实施德育教育形成不利影响,更严重还可以直接对中学生语文整体水平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在教授《木兰诗》这一内容时,文章中有一语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的含义即在外打仗的将士们身经百战,有一些战死在沙场,而有一些将士在十年之后返回自己的家园。语文教师在指导中学生理解文章这句话时,可以与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这首诗中“秦时明汉时关”相联系,能够使中学生更好、更全面理解与掌握文章重点内容。在中学义务教育时期的语文课程教学渗透的德育教育主要将弘扬我国爱国主义作为核心精神。爱国主义就是非常希望能够保留我国特有文化,对我国文化、成就与思想感到非常自豪。此时中学语文教师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具有的特征,依靠生动、有趣的文章内容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德育教学。在关键时可借此进行延伸,由于全世界均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学以及民族精神培育,即便各个国家的国情与教学模式不同,但最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均是相同的。换言之,世界各个国家在对爱国主义教学层面均会对本国历史文化具有的精华实行全面发掘并且发扬光大。[2]中国存有诸多爱国人士,比如刘胡兰、岳飞、邓世昌等,这些伟人的事迹均能够作为教育学生爱国的典范,以此加强中学生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

(二)创建教学场景,激发中学生德育情感

某些著名教育学家说过,学生如若缺少富有诗意的情感,则就无法全面发展。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情感性,故此,语文教师和全面运用语文教育内容创建教学情景,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而且,伴随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普及,诸多学科均开始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语文学科亦如此。多媒体将色、画、乐与声汇集一体,充分刺激中学生的身体感官,不但可以活跃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充分激发中学生创新创造性思维,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比如,在教授《长征》这一内容时,语文教师即可依靠视频资料让中学生理解并掌握长征是我国革命伟大的一次壮举,可以使中学生对长征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与价值有进一步了解。此外,亦可依靠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部分与长城相关的专题影片与图片,使中学生好似身临其境,能够深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与辛勤劳动。语文教师亦可进行延伸补充,像中学生详细介绍长城作为中国古代主要军事防御阵地,有着保家卫国的强大作用,致使中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始终坚定保家卫国的良好信念。[3]

(三)注重作文教育,推动中学生抒发情感

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往往认为中学生知识写作素材的掌握与积累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重点,而语文教师则难以协助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长此以往即会造成语文教师应用传统教育形式中阅读优秀范文,并且给中学生讲解有关写作技巧。许多中学生会认为此种作文教育形式乏味无聊,则更难以提升中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加之语文教师因应试教育产生的影响,认为中学生最好表现就是获得优秀的成绩,忽略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基于此,即便转变教育形式也难以从本质上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习作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需求,这种命题应当具有相应趣味性,目的清晰明确,把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作为习作所需工具,因与学生现实生活十分贴近,极易调动中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比如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教育中,让中学生将城市环境作为习作命题,使其通过对城市环境的了解,写一篇怎样改善当前城市环境的议论文。众所周知,环境保护始终是中国强调的重要发展战略,亦是人文素养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中亦明确提出,应使学生们具有环保意识,而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语文学科开展素养教学的关键路径之一。[4]在中学生写作的议论文中均提到城市环境由于雾霾影响状况很糟糕,天空灰蒙蒙,上学均需要佩戴口罩。基于此,语文教师可凭借学生作文进行德育教学并实行延伸,根据渗透教育把我国历朝历代具有的環保条例与环保思想均渗透到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加强中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与珍惜资源的良好意识,创建人和自然友好相处的优秀环境道德观,使中学生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规,而且在日后能够用实际行动参加到自然环境保护中去。

综上所述,语文是将语言和思想汇集为一体的课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怎样把德育工作合理正确渗透到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让中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主动接纳各种思想教学,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所有教学工作人员去进一步尝试和探究。

参考文献

[1]于长坤.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农家参谋,2019(10):258+272.

[2]李斌,罗海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J].华夏教师,2019(20):18.

[3]徐雍.“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4]李优振.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6(23):244.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河县回民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语文问题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