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儿科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2021-04-12胡艳妮郭小利张宇张志勇

科技风 2021年6期
关键词:儿科人才培养实践

胡艳妮 郭小利 张宇 张志勇

摘 要:如何提升儿科医学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儿科医学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需要承担的责任和挑战。面对儿科医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推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强化教学实践,构建更加完备的创新训练体系,以培养更多符合未来岗位胜任力要求的儿科医学人才。

关键词:儿科;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现代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个人问题,它维系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只有构建起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儿科医学生是未来儿科人才队伍的生力军,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儿科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如何将以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对于医学高等院校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一、国内外医学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创新能力是指对现象和本质进行想象分析、推理、发现规律并且提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创造出新成果,并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价值的能力。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会经历知识的积累,认知的进步,引导启发,并逐渐形成具有批判精神,开拓精神,求实精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需要潜移默化,并且需要大量实践提升的过程。

现阶段国内医学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大学生的科研培训计划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优化教学管理制度。但总体来讲,存在重知识灌输,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理念落实不深入,创新的培养体系不完善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医学教育从业者提升认识,加强管理。

国外的医学教育非常重视创新体系的構建。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包括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课外选修课程。在专业知识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在课外选修课程中,学生可以参加“创造力开发”课程,或者申请本科生研究计划并获取经费,公开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1]。

二、儿科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落实不足

儿科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得到医学院校的广泛认同,各高校在提出培养目标,进行方式改革,制度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和尝试,但仍然存在设计目标过大,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具体等问题。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对创新精神的理解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亟须改进。

(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整体上讲,我国儿科医学教育的培养中书本知识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实践机会少。因此,对医学生的创新训练时间不能得到保证。一些创新训练紧紧停留在选修课,第二课堂及实验课等,大部分均在校内进行,缺少学生实践提升的机会。而且优秀教师参与度不够,创新训练的持续性不强,内容较为单一,形式缺少新颖性[2]。

(三)创新能力培养中教学改革不足

尽管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并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仍存在教学内容和方式陈旧,方法传统,启发式教学不足等诸多问题。大课教学仍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材内容为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不够。教学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对既往的教学材料进行大幅度的更新,部分教师不愿付出额外劳动。

(四)教学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医学院校的儿科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尚不健全。比如创新训练的标准不具体,创新的激励机制不足,考核体系不系统等。支撑医学生进行创新训练的条件建设相对落后,经费投入不充足,校园创新氛围不足,导致儿科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条件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三、提升儿科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

我国目前的医学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教师仍保留着分数压倒一切的旧观念。很多教师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医学实践,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3]。因此,亟须改变固有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医学理想,由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及书本知识的观点保持批判、分析的态度。具备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要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束缚,冲破思维定势,不迷信已有结论。在创新的同时,需要儿科医学生具备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弄虚作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善于动脑,能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能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具备创新精神,产出创新成果,还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人与人的合作,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推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紧密结合目前医学发展的趋势和儿科医学生培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最新知识,最新进展和最新前沿知识的补充。大力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走向学科前沿。笔者所在单位近年来开设了儿科学创新课程。在早临床阶段,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多学科的教学优势,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把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延展到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成长和提升。除了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升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推行案例式,情景体验式,互动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儿科医学生而言,未来面对的病人状况千差万别。一定要注重学生具有对书本知识的融会贯通,要学会独立思考。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开展的金课课程,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于其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师在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儿科的本科阶段开始,就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未知领域有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教师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探究真理的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重视师生互动。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支热爱教学,并且掌握了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教师队伍。从医学院校层面,需要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4]。

(四)强化教学实践

医学是一门强调实践能力的学科。医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知識转化的能力。实践教学是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首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分析的内容,如CBL教学。病案分析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具有成就感和参与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对提高思维能力和未来的岗位胜任均具有重要意义[5]。同时,在案例教学分析中,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构建更加完备的创新训练体系

儿科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培养过程中,应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不断丰富创新训练内容,加强儿科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学术讲座、讲课比赛、创新项目、第二课堂、义诊、学科竞赛等形式的训练体系。笔者所在单位在5+3长学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在大二阶段引入了导师辅导制。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论文写作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的团队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查阅文献的技能,让学生主动进行文献查询并自学;其次,学生可以参加多种的创新实践活动,从起点上就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

(六)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为了更好地提升儿科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办法,创建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法。将实践能力、创新工作、科研成果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同时,应该全面尝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机制。开展小班教学,选修课,导师负责制等改革[6]。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和学生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最大限度地开发开发学生潜能。

总之,儿科医学生创新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教育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的密切配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培养和评价体系,使我们培养的医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英,史宏灿,陈轶群,等.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89-92.

[2]胡小伟,卢纳.儿科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6:185.

[31]张丽,刘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对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2):197-199.

[4]方霞,任亚梨.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32-135.

[5]贾红文,贾海红.论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

[6]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89.

作者简介:胡艳妮(1983— ),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讲师,研究方向: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

*通讯作者:张志勇(1979— ),男,汉族,重庆巴南人,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生/副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研究方向: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

猜你喜欢

儿科人才培养实践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