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的几点思考

2021-04-12高文丽

今日消防 2021年3期
关键词:通信消防应急

高文丽

摘要: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急先锋”,应急通信在火灾、地震、洪水、台风等警情处置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救援工作更加科学化,确保科学技术运用更加灵活化,确保“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通信保障已经日益成为新形势下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的根本要求。认清当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有效的利用当今通讯信息技术的提升和发展这个大好时机,为消防救援队伍在处置跨区域的重大灾害事故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消防;应急;通信;思考

中图分类号:E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1)03-0133-02

随着2018年消防部队转制改隶的完成,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应急通信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急先锋”,更是在火灾、地震、洪水、台风等警情处置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授旗仪式上就提出了“练就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的要求,应急管理部黄明部长更是对应急通信提出了要时刻做到“组成网、随人走、不中断、联得上、听得见、看得清、能图传、能分析”的总要求。认清当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有效利用通讯信息技术的提升和发展这个大好时机,使救援工作更加科学化,科学技术运用更加灵活化,确保“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通信保障已经日益成为新形势下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的根本要求。

一、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一)消防应急通信指挥组织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国内重大社会事件和灾害不断发生,消防应急通信指挥作为应急处突指挥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时刻经受着考验。从大量实战中发现,目前的消防应急通信指挥层面普遍存在着分工不够明确,层次较混乱,与其他部门缺乏协调配合等现象,备勤预警和分级响应等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在实战中也无法有效地实施。此外,应急救援策略的收集、整合、形成机制也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救援前端的信息采集工作由消防救援队伍自己完成,不够全面,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不能很好的完成信息的汇总、处理,在指令传达和信息下达时指挥层次不清晰,不能做到逐级逐层规范使用通信指挥体系发送、接收,导致救援指令和信息混乱,不能够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的职能,将应对部署指令传达至负责事件处理的第一线,严重影响救援效率和效果[1]。

由于各职能部门工作性质的差异,各地区应急救援部门还未形成完善的应急通信组织体系。消防救援队伍与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各警种之间还未建立有效的联勤联动应急通信组织机制,资源共享、信息反馈、遂行保障等协同工作还有待完善,快速反应行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各地通信部门的跨地区通信保障水平有待提升。此外,各职能单位间在日常也缺乏立足实际、着眼实战的联合演习演练,导致了救援实战时各参战单位不能做到积极协调联动,无法形成有效的联动通信体系。消防救援队伍现有的调度权限,不明确的职责分工,欠缺沟通的协调联动,并不完善的通讯保障机制,都使消防救援的指挥和调度工作举步维艰。

(二)消防應急通信保障手段亟待提升

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经过多年不断的建设、完善,无论是科技手段、硬件设备,还是建设规模和普及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数字集群网络、车载(单兵)4G图传、布控球、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动中通(静中通)卫星通信、无人机等科技成果都应用到了消防救援指挥的实战当中。尽管如此,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还是存在容灾抗灾能力弱、通信系统功能单一、通信设备多而杂、公网传输不可靠等问题。

1.消防应急通信保障抗灾能力薄弱

消防救援队伍在面对城市重大灾害事故及地质性灾害事故救援时,无论是接报警情、力量调集、遂行出动还是途中、现场通信,这整个过程的通信保障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城市公共通讯网络来实现的,这些基础设施对重大灾害的抗击性救灾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防救援队伍的抗灾能力。此外,在面对城市高层、地下、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和石油化工火灾事故、隧道及地质性灾害时,信号屏蔽严重、公网瘫痪也制约着灾害现场图像、语音和数据的采集、汇聚及研判,严重影响消防救援队伍处置灾害时的快速反应和通信联络。

2.现场应急通信保障瓶颈明显

近年来的灾情处置呈现出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处置难度大等特点,消防应急通信在灾害事故现场的保障时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通信装备器材属精密仪器,对操作环境的温度、湿度、防水防电、防止电磁波干扰、避免障碍遮挡的要求很高。特殊环境下,消防(卫星)通信指挥车无法通行,发电机、卫星便携站等重型通信装备的运输需耗费大量人力。这些都影响着现场通信保障工作的开展。二是救援现场情况复杂,烟气、火风压等对信号有一定的干扰,救援现场指挥层次多,异地作战等问题,也容易导致各级指挥信息出现延迟或者传达遗漏,从而降低了作战效率。三是现有通信保障能力不能满足通信现场的需求。特殊灾害现场救援时无法保证网络的稳定和畅通,通信设备出现盲区,其他辅助设备不能发挥效用,技术要求达不到救援工作所需的通讯效果。

3.通信装备配备存在不适应

目前,消防救援队伍配备的通信装备大多只满足在常规环境、气候下的使用要求,不能达到防尘、防震、防水等标准,尤其无法避免救援中通信设备浸水后无法使用的现象出现,通信设备超高的电量耗损无法及时补充也为应急通信保障制造了难题。洪涝、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现场通信环境恶劣,公共网络运营商基础设备瘫痪无法使用时,卫星通信等装备配备尚不能满足现场救援需求。此外,通信盲区、通信最不利点等特殊救援环境下的通信保障装备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消防应急通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日渐复杂的灾害处置环境要求每名通信保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体能等综合素质,不仅能够单独执行繁重的通信任务,还需具备团体协作行动能力。而目前的消防救援支队级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大部分是由支队信通干部和指挥中心消防员组成的,他们大多人员职责不固定,岗位配备不完善,而且日常承当着接处警等事务性工作繁多,日常钻研技术时间少,技术不足,业务不精;基层消防救援站从事通信岗位人员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很多通信岗位人员战斗素养和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快速反应和机动通信需要。信通业务培训方面也有待提高,部分总队每年的集中培训内容单调,培训方法枯燥,培训方向没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无法满足日常实战的需求,制约着消防应急通信的发展。

此外,消防应急通信岗位人才建设还缺乏顶层设计,没有专门的院校或者机构专业培养适合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的“高精专”人才,对前沿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敏感度不高;同时,对基层消防站一线具有实战经验的通信工作人员的培养还存在着不足,在培养专业人、留住技术人、用好骨干人方面没有专门的制度保障制约了他们的成长晋升渠道。

二、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健全严格高效的应急通信组织指挥程序,建立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的通信保障体系[2]

随着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应急通信指挥也要逐步向层级化和扁平化方向发展,要结合救援队伍可能的遂行保障任务和所属通信力量的变化,逐步把通信保障任务分工具体细化,力量分配精细确切,组织应用切实可行,做到明确人员、明确车辆、明确装备、明确责任,确保组织指挥程序的灵敏性和高效性。在灾害处置过程中,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的通信保障力量应随时根据现场地形、气候、水文及事故灾害性质的特点,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组建通信组织机构,规范组织指挥层次、信息采集分析、命令上传下达等程序,整合有线、无线、计算机、卫星和自组网络,检查配齐应急通信器材装备,调整人员、明确分工、确保配合,时刻保证队伍的应急和指挥能力。在日常,要逐步建立完善定期联席演练机制,由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各级救援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通讯演习和相关测试。在实战演習中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不同组织指挥层次的可行性,保证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各部门、系统、行业的应急通信工作能够做到通讯通畅不间断,信息传送准确、迅速,通过演练不断增强队伍的实战保障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全面提升应急通信保障在不同情况下的指挥和实战能力。

(二)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应急通信手段,提高队伍科学化指挥水平

先进实用的应急通信技术手段是消防应急救援通信深度发展的基础,利用它建立完善智能化、现代化、物联化、可视化的消防网络通信,构造数字化智能平台,实现图像和语音的实时传输,更是应急救援通信适应时代发展的急切需要。消防救援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在现有通信建设基础上,要继续发展4G/5G公网单兵图传、无线数字网络、卫星等网络传输手段和无人机、公网对讲机、卫星电话、PDT/POC对讲、短波电台等通信设备进行音视频保障,且确保多种手段互为备份使用,满足音视频通信畅通。当公共网络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瘫痪无法使用时,要充分利用卫星通信、无线电专网、北斗有源终端、传感器、音视频传输、软硬件数字集成等技术提供现场通信保障和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而地下、森林、跨区域等特殊灾害现场的通信保障,可以通过组建自组数据传输网络、架设中继台等技术手段来完成。此外,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分析、研判,为救援现场指挥决策提供有效地信息支持,也是应急通信发展的方向。

(三)加强消防应急通信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应急通信保障水平,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

打造一支专业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是维护通信应急系统稳定性的基础。在通信队伍的组成上,既要有兼通通信业务和应急技能的专兼职通信人才队伍,也要建立一支负责常态化值班备勤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保证做到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出现,哪里有问题就能解决哪里,使应急通信保障真正成为应急救援、作战指挥的“千里眼、顺风耳”!为此,要继续完善应急通信保障建设,采取总队集中培训、支队分阶段考核检查以及社会资源开展知识拓展教育等方式,开展普训普学;要重点培养优秀应急通信人才,通过外出学习等方法促进掌握更多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以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开展实操训练和培训,模拟各类灾害现场,测试各类应急保障方式,不断增强通信人员的实战保障能力和应用水平。此外,为防止人才流失,还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通信保障分队的福利待遇,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号角已吹响,消防救援应急通信保障建设将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全力加强能力建设,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应急通信响应机制,切实做好“打大仗、打恶仗、救大灾”应急通信准备,在抢险救援、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B50313-2013,消防应急通信指挥体系建设规范(试行)[S].

[2]谭炳文.浅谈新形势下消防通信保障如何进行新职能的转化和作用发挥[J].中国新通信,2020(8).

猜你喜欢

通信消防应急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漫画说消防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消防也幽默
准备好应急包
简述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
Android环境下主UI线程与子线程通信机制研究
无线自组网在野战防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