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新课堂的教与学

2021-04-12王亚楠

成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王亚楠

摘 要:《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枯燥,习惯对学生直接灌输理论知识,并不能使学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探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本文以《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为例,从学生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机械制图 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

《机械制图》是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的机械图样,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具有实践性。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机械制图》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习正投影作图的核心内容,也是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关键一课。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机械专业高一年级,学生理解领悟能力较好,因此只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要求,所以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课前准备微课,给学生补充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几何知识是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的根本保障,学生初中阶段已接触正方体、长方体的几何特征,但对三视图的概念还不清晰,需设计激发。通过微课学习,提前预习新知,以便做到课上游刃有余。

2 情境教学法,先抓住学生眼球,并用动画演示的方法进行突破

欣赏苏轼的《题西林壁》,从诗中提炼出所隐含的制图知识,其实观察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这样我们就得到关于视图的一个概念。

3 实物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在教学中,巧手你来做,引导学生建立一个简单而形象的三投影面体系,在动手制作中传播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三投影面体系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下面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复杂空间视图,用实物、模型、挂图形象表示出来,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逐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用三维投影体系引导学生分析简单的基本几何体投影,观察投影效果,三视图就这样在同学们脑海中建立了。

4 任务驱动法教学,优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只有教师讲,沉闷的课堂教学最容易使学生疲倦,也是最缺乏思维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教学效果极差,教师应该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如小组协作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氛围中学习,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再总结发言,将三视图的名称及位置关系形成于文字,以顺口溜形式展现出来,便于记忆。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知识得到自主构建,明白知识来源于实践。我发现“三等”关系的难点在于“宽相等”这个关系上,我让学生在俯、左视图间用圆弧连接起来,并将其比喻成跑道,因为不管是在直线或转弯处,道宽是一致的,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关于“宽相等”的思维通道,从而突破难点。

5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适度的难关,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气,增强自信

新课知识完成后,我准备了一个随堂练习,设计了两个题目,以竞赛答题的形式进行。题目一,为了加深学生对三视图投影规律的认识;题目二,为了增强学生平面图形与立体间思维转换。做到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6 “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领”的教学理念,更充分的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三视图的画法是个操作技能,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操作技能认知需要教师准确示范然后学生思考、模仿、练习直至熟练,教师边作图边强调作图的规范性。然后学生练习,分发任务卡。

(1)学生分组。

(2)以團队形式进行:要求一人画图,一人测量,一人上台讲解,两人画草图。

(3)分发教具:要求根据教具实际尺寸,按比例进行画三视图。

(4)由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教师展示结果进行评价,对学生图纸不足之处加以指导改正。

通过对中职《机械制图》的一堂课里教学的不断改进,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的调动丰富的课堂资源,如;教材、图片、模型、动画、软件等素材。就部分内容而言,学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诸如三视图的绘制,短暂的课堂时间无法得到充分锻炼,想要提高绘图能力,需利用习题课时间,使学生达到更理想的状态。

东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省沧州市 061600)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基于职业院校《机械制图》的创新方法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课堂的探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任务导向课程整合理实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