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会诊,让胃癌死亡风险降四成
2021-04-12沈琳
沈琳
在胃癌人群当中,营养不良的比例占到1/4以上,甚至接近1/3,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胃癌的整个发展过程。而增加营养和心理两大专业干预,能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营养+心理”双管齐下
胃是消化器官,一旦出毛病,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不长肉。当体重下降明显,BMI(身体质量指数)<18.5,就属于营养不良。研究显示,如果治疗前出现体重下降超过自身体重的3%,就会对患者的生存造成显著的影响。
在治疗时的耐受性方面,同样的化疗药物,消瘦的患者耐受性要比BMI≥25的患者差很多。特别消瘦的患者化疗要减量,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恶心呕吐、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都会明显增加。可能原本应做4~6个周期的化疗,才进行1~2个周期就不能耐受了,会对整个治疗方案的精确实施产生非常大影响。
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进而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建议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营养评估和心理评估多学科团队,进行专业干预。
要知道,胃癌是可防可治的。因胃癌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如果家中有人患了胃癌,首先要了解是哪些因素引起的,積极调整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避开可能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定期体检,特别是肿瘤专科的体检。已经患上胃癌也不用太过慌张,要学着认识胃癌,了解自身情况。如今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综合治疗手段,胃癌经治疗也可以变得像“慢性病”,要有治病的信心。
而医生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应尽量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有的患者会抱怨医生冷漠,其实医生只是希望保持理性的状态,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患者的情况,给予精准治疗。但如果医患之间没有建立信任和依托的关系,那么医生的治疗手段再高明,患者也不会听的。因此,在一开始与患者接触时,医生需要有同情心及一定的感同身受,尽量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后续治疗的开展。
多学科会诊优化治疗
在所有的实体瘤当中,胃癌属于非常复杂的疾病。因为胃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器官,不单纯是消化器官,也可以影响到周围的脏器,例如胰腺、脾脏、肝脏等,进而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等。
不同位置的胃癌,临床结局也不相同。胃周围的淋巴血管系统结构非常复杂,而胃本身是空腔脏器,非常容易发生腹膜转移。诸多因素导致胃癌的治疗不能单纯依靠一种治疗方式,而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或其他局部治疗等共同上阵。以及前面提到的营养和心理上的指导和疏导,这些都要求多学科的参与。
在疾病评估方面,传统的影像学评估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即使是PET-CT,也有约30%以上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想要准确判断疾病的状态,也要求多学科的参与,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身体状况、治疗预期等。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个不同学科的医生共同参与到胃癌的治疗中,能让判断更加准确,优化治疗策略。传统的诊疗模式是患者来医院之后,逐个科室“逛”一遍。每个科室的医生意见都不相同,一圈下来患者早“懵”了。因此,多个不同学科医生坐在一起讨论,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而达成共识,可形成针对患者个体化的最有可能获益的治疗策略。经过5年多的跟踪观察,我们发现,多学科团队模式,和以往单纯由肿瘤科医生指导的模式相比,让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