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改革初探*
2021-04-12扎西次旺
扎西次旺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在西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处于上升的趋势,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突出了会计专业的应用性价值,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1 西藏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为了了解目前拉萨市对于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对拉萨市部分县(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目前拉萨市会计从业人员状况,同时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深入分析,进一步梳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西藏会计专业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目前全区在册会计从业人员共5775 人,其中,拉萨市在册会计从业人员共1751人。近几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随着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急需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长,需求量明显增加。
2 当前会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未能突出应用型
目前,我国的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人才市场所需的专业人才总量、专业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会计专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无法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呈现出人才培养输入与奉献输出不对等的关系,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会计专业人才尚未完全从教学理论型、基础型向应用型转化。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一变化必然推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由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1]。因此,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转变为不断调整的动态目标,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提升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更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转变。当下,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业招聘会计专业人才皆以实践能力为首要条件,其次考虑的即为是否为应届毕业生、是否具有实践经验。要使毕业生适应本职工作,就要考虑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强弱以及岗前培训等问题。
2.2 实践教学基地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实践教学是配合理论教学,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实践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目前,学院与部分企业签订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但实践教学基地未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一是实践教学的重视还有待提高,虽然各学院及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实际教学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的教学管理思想;二是由于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环节的规范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特别是学生在实习教学中的日常管理过于宽松或缺乏适当的管理和指导,实习评价等考核环节上有所薄弱;三是除师范专业外的其它各专业,基本上采用了分散实习方式,教师很难兼顾教学岗位与实习指导,为此指导教师的日常监督、跟踪管理等不够到位,学院难于安排足够的带队教师经常去实习现场进行指导和管理;四是虽这几年聘请了不少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但缺乏日常管理和指导,未能真正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使得毕业实习的质量难以保障,未能真正推动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3 对今后会计专业改革的建议
3.1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更好服务于西藏经济发展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能力,分析当前西藏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1]
一是人才培养更好为西藏经济发展服务。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 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要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说明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人才、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所培养的人才更好推动西藏经济发展;二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技能输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我国西藏和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三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地方经济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进而培养一批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3.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我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办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理念,培养适应西藏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着力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解决西藏人才培养的瓶颈,有力支撑西藏经济的发展。将以整体优化、学科融合、创新性和个性化为原则,以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提升就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充分体现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丰富理论+再实践锻炼的培养过程。
3.3 搭建实训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及会计专业发展,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关键是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进校企合作。一是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框架,为教师搭建合作平台,组织学校教师进企业,采取顶岗实操,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整合实践案例勇于教学;二是选择企业具有长时间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弥补会计专业实践经验的不足,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参与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校利用办学平台和师资优势,解决企业相关难题、开展企业相关培训等,让企业专家到学校授课,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开办讲座、合作申报项目等多种合作模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3.4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是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加强实践基地平台建设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2]一是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按照教学安排进行模拟训练,拓展教学内容。强化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串联会计核算过程;以会计实务为导向,开展多行业、多岗位实训;进行情景教学法,强化模拟训练;二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聘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择优录取优秀毕业生、加大毕业生校外顶岗实习等模式,为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演练平台,强化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重视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5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基于“学以致用”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手段,通过以现实案例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实操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课程改革要突出和优化“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构建“翻转课堂+行动学习”教学方法体系,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专门的会计专业知识、较好的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最终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总之,人才培养质量在内深受学校自身的特征影响,在外社会环境对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牵动与制约;在内学校对于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严格把控,在外接受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的评价与发展建议。既要适应西藏经济发展,又要符合社会市场对于人才质量与数量的需求。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