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地震事件应急科普服务策略
2021-04-12刘允林徐仙鹏
刘允林,徐仙鹏
(陕西省地震局,陕西 西安 710068)
0 引 言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一般震级大于5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的地震。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强烈地震和突发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长期存在。近几十年来,我国发生过多次较为严重的地震灾害,如汶川8.0级地震,造成40多万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8 452.15亿元,成为我国破坏力最大的地震;玉树7.1级地震导致2 698人遇难。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的国情,迫切需要提高社会公众自身科学素质[1]。地震的不可预测性,更加突出地震科普宣传在防震减灾中的重要性和主导地位,实践证明,进行卓有成效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是增强全民震情观念和防震减灾意识的一种预防性措施。
在地震应急过程中,地震、应急管理等部门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发震省地震局、省应急厅第一时间通过官网官微等发布震情及处置动态等权威信息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科普知识,及时组织专家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推出应急科普知识、推广各种数字传播形式、免费开放各种学术研究资源等,在提供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也给民众提供了权威的防震减灾知识。地震系统拥有强大的地震科普资源优势,如果在科普服务中能更好地结合地震应急需求、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注重融合发展与知识服务等理念的引入,相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在剖析破坏性地震事件中应急科普需求的基础上,总结2008年以来破坏性地震事件中应急科普实践,融合知识服务理念、危机管理理念等多重理念,提出破坏性地震事件中应急科普服务提升策略,以期在服务问题解决的同时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事件的应急科普提供经验、奠定基础。
1 破坏性地震事件中应急信息需求分析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众对权威、全面的地震应急相关信息有着较高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破坏性地震应急实时信息需求
地震发生后,各类搜索引擎中“地震大小”“灾情”“余震”等成为热搜词汇,充分说明公众对地震时间、地点、震级、震情进展等相关实时数据有着强烈的需求,更体现了民众对权威震情信息的期盼。在此阶段,公众更多的是重视地震本身情况,在事件发生后,民众唯有及时了解权威的震情实时数据,从而减少公众不必要的恐慌与猜疑,从而正确对待地震。
1.2 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相关知识需求
在地震发生后,“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等专业属性较强的信息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防灾减灾技能、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对帮助民众提高科学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建立积极、稳定、坚强的震后应对秩序具有突出的作用。
1.3 震情形势判断信息需求
地震突然发生,公众在紧急避险后,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还会有地震吗?还会有多大的地震?下面应该怎么做?这时候及时提供科学、权威的震情形式判断信息,对于杜绝地震谣传发生,稳定公众情绪有重要作用。
2 破坏性地震应急科普服务现状
从现实来看,地震、应急管理、消防等各级单位正在对地震应急科普进行有益的探。
2.1 初步建立工作机制
目前,多数省级地震局把地震应急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了相关制度、预案和组织机构,促使该项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如陕西省地震局制定的新闻宣传规定涵盖应急宣传内容,对媒体联络、专家团队等进行了规范。云南省地震局于2011年制定了《地震应急期宣传工作预案(试行)》并于2014年修订,还分别制定了《处置地震事件对外报道的规定》《震后专题报道网站建设技术方案》等配套制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11年、2012年分别制定了新闻宣传工作应急预案及管理办法(试行)[2]。
2.2 探索建立了各种应急科普的常态化平台
云南省地震局通过与宣传部门合作,与主流媒体建立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鲁甸6.5级地震后,云南省地震局先后召开新闻发布会6次,解读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四川省地震局主动邀请媒体参加“说明会”和“沟通会”,进一步解读有关信息,争取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信息及时发布。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应急中,四川省地震局在灾区现场主动召集记者参加地震系统信息沟通会2次。陕西省地震局则注重主动策划宣传内容,与主流媒体合作,做到正面“发声”和引导。目前,地震、应急管理等与地震相关行业大都建立了地震速报短信发布系统软件平台[2]。
2.3 加强新媒体在应急科普中的运用
中国地震局开通了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各省级地震局、各直属单位也纷纷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地震科普工作。其中,开通新浪微博的有32家。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有33家。河北省地震局、内蒙古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等单位开通了抖音号。北京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等单位在今日头条、天天资讯等其他新媒体平台开通了共15个账号。地震系统外,既有应急管理、消防等与地震相关行业的官方自媒体,也有不少科普博主自媒体和民间地震科学爱好者自媒体。据不完全统计,具有一定影响的新浪微博账号有139个、微信公众号102个、抖音号41个[3],地震部门的三级门户网站基本健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会把“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自动编写的地震信息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发震省的地震、应急管理部门第一时间通过官网官微等发布震情及处置动态等权威信息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科普知识。如2012年云南彝良5.7级、2013年甘肃漳县岷县6.6级、2014年云南鲁甸6.5级等地震专题信息登载量都超过100条,为公众及时掌握、查询震情灾情提供服务,第一时间满足公众知情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把微博作为主要宣传途径,并配备强大的工作团队。微博开通以来,先后对20余次5级以上地震应急进行直播报道。云南省地震局在鲁甸6.5级地震应急中,运用微博发布信息200余条,阅读受众数量超过870万人次。甘肃省地震局在漳县岷县6.6级地震应急中发布的部分信息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宣传效果明显[2]。
地震、应急管理、消防等官方新媒体是地震科普的主力军,逐渐形成传播矩阵。
2.4 注重应急科普的民生价值
一些省地震局积极举办“专家与公众面对面”的活动,围绕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类热点、焦点问题,运用本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普,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生活与生产技能,进一步展现了应急科普的重要应用价值,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
2.5 创作了丰富的科普宣传产品
目前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品的类型主要有图书、短视频、宣传册、广告、讲座、培训、演习、音像制品、软件、数字地震科普馆和科普网站等。防震减灾手册、行动指南等传统类型科普读物,满足了民众在地震应急中权威防护知识的获取。北京市地震数字科普馆、内蒙古数字地震科普馆、福建省数字地震科普馆等8个数字地震科普馆,注重公众互动体验,在更深更广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能够极大地提高地震科普宣传的质量和效率。短视频及类似宣传挂图、漫画版等多种形式的宣传读物,丰富了读者阅读体验,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4]。
3 破坏性地震应急科普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少应急知识科普宣教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
目前缺少对地震应急科普宣教的前瞻性与战略性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地震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体系、知识体系,形式与内容、手段与载体等方面缺乏科学规划,科普战略缺少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保障等。
3.2 科普产品资源繁杂,内容聚合度低,缺乏有效整合
科普内容信息零散,缺乏长效性、基础性的科普内容支撑,应急领域方面,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的科普数量规模、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权威专家的审核。科普产品信息缺少共享机制,缺少一个平台进行有效整合。
3.3 应急科普的内容资源比较分散
针对应急科普,我国缺乏系统性、分主题的科普内容资源库建设,尤其缺乏在线应急科普资源网站建设。以线上应急科普资源建设为例,目前多数科普内容资源都分散在各大网站上,科普资源看似实现了开放普及化,但是,不少优质的应急科普资源受限于公众的检索能力而出现闲置或浪费[5]。
3.4 破坏性地震应急期间,数字科普产品存在系统性较弱的问题
作为地震应急科普的先锋部队,数字科普产品必须在第一时间占领舆论阵地,定军心、稳民心,这就难免使一些仓促上阵的数字产品缺乏系统性布局考虑。如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数字出版物,各种防护手册、读本、绘本、指南、海报、小程序、知识问答产品,一时间全部涌现于网络。从读者的角度看,出版物之间关于防震减灾的内容存在重复。电子出版物内容与网络信息内容对比,存在大量重复,造成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另外,受到震情压力,标签化、碎片化、网络化的出版物快速出版,加以名人、专家、机构的标签,而出版内容大同小异,暴露出部分数字科普产品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布局的问题[6]。
4 破坏性地震应急科普服务工作开展的建议与思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应急科普应以内容建设为龙头,发挥媒体的传播优势,着力加强应急科普内容创作整合,促进应急科普信息互联互通,创新传播方式路径,打通线上线下环节,不断完善应急科普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
4.1 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科普顶层管理机制
鉴于破坏性地震事件的突发性质,相关的科普内容资源非常注重时效性,科普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的要求,从国家层面构建整体的“国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应急科普管理机制”,以使得在类似事件中,各宣传单位能够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地震系统在地震应急中的知识支撑作用,用高品质的科普产品消除人民群众的焦虑与恐慌。
同时,要健全应急科普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当前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预案中补充地震科普的工作预案,将地震应急科普工作纳入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考核范畴。各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地震应急科普机制建设的相关责任主体和工作机制。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从传播角度充分保障民众在地震应急中的生存主动权、信息知情权。
4.2 在应急管理部门成立科普工作委员会
应成立领导机构、科普工作委员会,建立各级应急科普专家资源库。在应急状态下,科普工作委员会负责社会热点科学议题的研判与会商、联络协调在库专家开展应急科普服务供给。
4.2.1 成立领导机构
应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设立应急科普中心或办公室,负责各级应急科普的组织实施工作。
4.2.2 成立工作机构
建议应急管理部与中国科协联合成立科普工作委员会,各级政府与同级科协建立相应科普工作委员会。由各级科协主席牵头担任委员会主任,负责遴选各领域相关科普专家、社会学家、传播心理学家、本地区知名媒体代表担任成员,并集结各领域的科普人士组建科普专家库。在应急状态下,科普工作委员会负责社会热点科学议题的研判与会商、联络协调在库专家开展应急科普服务供给[5]。
4.2.3 建设应急科普基础设施网络
以区县为单位大力建设基层应急科普场馆设施,做到应急科普教育的常规化、常态化和制度化,以真正体现安全应急科普的以防为主、教育普及优先、科学应对的应急科普理念和精神,把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3 满足灾情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
从危机管理视角看,灾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信息的获取有着不同的侧重。科普单位应该从危机管理视角出发,关注灾情全过程,确保面向地震应急需求的科普知识服务体系作用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情况下,灾情有事故发生后、处置阶段以及后期恢复阶段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主题的知识需求,出版机构应该根据所处阶段的不同分别对待[7]。既要关注事故发生后的防护、宣传、实时数据的需求,做好应急内容资源的应急服务;更要关注危机恢复期的经验总结,做好事件的复盘与来龙去脉反思性的思考,以沉淀出可以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的历史教训。同时,也要做好未雨绸缪的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知识服务,从根源上尽可能避免类似突发地震事件的发生。
建议在政府舆情管理系统中嵌入类似科普热点的侦测与分析模块,通过自建舆情分析系统或由市场舆情分析机构提供外包服务,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热点动态监测,及时向政府部门发出应急科普需求的提示。
4.4 注重融合与协同发展理念的应用
地震应急中的应急科普服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做到几个面向,即面向所有民众、面向问题解决、面向个性化需求、面向专业性及权威性知识需求。因此,这期间的应急科普服务极其重要、极其复杂,需要关注不同学科与理念的多重融合,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宣传单位的内容共建、数据共享、资源整合、能力创新。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学科的融合。地震应急中的应急科普服务,涉及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医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应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各学科专长,共同完成应急科普中的知识服务工作。其次,是渠道的融合。地震应急的科普服务不同于日常科普服务,更多需要借助新媒体及数字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态的融合。最后,是理念的融合。地震应急中,知识传播的受众面广,民众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对信息传播速度要求甚高,且根据灾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需求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地震人在充分利用自身科普资源优势、生产高品质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知识产品的同时,不断吸纳、借鉴如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及深度学习技术等相关学科新技术与新理论,建立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能力,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及内容资源的智能化更新、拓展,充分满足民众不断变化的防震减灾、应急避险信息需求。
此外,要注重多种媒体渠道的融合利用。微博、微信、手机APP等一系列社会化媒体传播形态逐渐进入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范围广、效率高、速度快的特点,不受地域、时空等条件限制。应充分重视并合理利用各种新媒体力量,在保障民众言论自由的同时实施正面宣传引导,发挥新媒体在应急科普中的信息传播作用。
4.5 搭建地震应急科普服务平台
整理现有各类优质科普内容建立地震科普智能知识服务平台,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和编列条目,形成公众可以在线按需检索的科普“信息中心”和“数据超市”。构建好的地震科普知识智能服务平台应具备地震科普知识导航、知识发现、知识检索、决策咨询、案例参考、心理疏导、实时交互、实时数据发布等多重功能。同时,针对公共突发事件,提倡构建包括微信、微博、公众号、新闻客户端在内的在线媒介传播矩阵,开展网络直播、在线对话等互动式应急科普,使公众科普需求的在线表达与科普服务有效对接。实现宣传口径统一,避免谣言满天飞;满足民众对权威地震应急信息与知识的获取需求。
5 结 语
防震减灾科普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全社会防范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科普顶层管理机制、在应急管理部门成立科普工作委员会、满足灾情不同阶段不同信息需求、注重融合与协同发展理念的应用、搭建地震应急科普服务平台等方面加强破坏性地震应急科普知识服务,有助于服务突发地震事件,解决问题,还有利于为将来可能的突发地震事件中所需的知识服务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