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水暖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12乔晨阳

智能城市 2021年9期
关键词:水暖管线设备

李 喆 乔晨阳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53)

1 水暖电工程的特点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水暖电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核心模块,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且水暖电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在人们生活中引起局部或全局性混乱,为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1.1 系统复杂

在大部分建筑项目中,水暖电工程均为关键的部分,需要协调设计实施。水暖电工程涉及不同专业、不同部门,包含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弱电系统、强电系统、通风系统等多个专业系统,系统种类多,在管线设计和安装实施中都需要遵循不同的施工规范,导致排线复杂,施工管线安装难度系数升高。

1.2 设施设备繁多

水暖电工程拥有多个复杂的专业系统,每个专业系统均有自身特有的基础设施,如水泵、气压给水装置、水箱、水池、隔油器、止回阀、压力表、消防泵、报警设备和风机等。这些设备采购自不同厂家,型号参数等存在差异,增加了工程项目数据管理难度,若某环节的设施出现问题,均会增大后期的运营维护的难度。

1.3 成本高

施工项目具有建造周期长、造价成本高的特点,水暖电工程在项目建设成本中占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与给排水、电气、暖通和建筑等专业密切相关,需要根据设备间的关联度确定管线的排布和安装。

1.4 具有不可见性

在建筑行业中出于美观和最大化利用空间的目的,水暖电工程管线一般不可见,布置在建筑楼层顶部或埋于墙内、地下,使后期管线运营维护时,无法快速准确获取各类管线的具体排布情况,提升了维护管理的成本。

2 BIM技术及其优点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是近几年建筑行业新型的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可快速汇集工程项目的所有数据,以三维立体形式对项目进行数字化表达。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可出图性、协调性等特点。

在设计阶段,BIM平台储存了项目所有的信息,各专业系统通过BIM平台可实时实现对信息的共享,若设计中某一环节发生改变,相关联其他模块将自动更新,避免了设计人员的重复设计和反复修改,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施工阶段,项目正式施工前利用BIM技术可有效模拟施工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软件平台对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通过对碰撞点进行模拟优化,有效避免了返工和设计变更的出现。利用BIM技术助力施工建设,提高了水暖电工程的工作效率。

3 水暖电工程在安装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共享性差

水暖电工程设计图绘制由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独自设计完成的,彼此间在设计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管线重叠的情况,沟通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项目协同管理的效率。若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各方参与者再次沟通协商,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易造成项目返工或项目延期。

3.2 安全事故频发

项目工程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工程建设安全事故频发。一方面,在水暖电工程管线施工期间存在危险源,如大量的管线、设备、和重型机械存放于场地有限施工现场。另一方面,项目工程建设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在同一工作场所内交叉作业,易出现碰撞。

3.3 管理水平低下

水暖电工程的管理包括设计、施工两阶段。施工阶段管理难度系数高,原因主要是因施工周期长,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因素。施工阶段是给排水、暖通、消防、弱电和强电等多个专业系统同时开工,需要各专业工程人员进行多次反复的协商沟通,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漫长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如资源的浪费、各环节衔接不畅、材料提前入场导致的二次搬运、设计变更造成整改和返工等,均由于水暖电工程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在项目建设中,应重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4 BIM技术在水暖电工程的具体应用

BIM技术是近几年建筑行业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渐渐被众多建筑企业认可,并广泛应用于水暖电工程中。水暖电工程通过利用BIM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进行管线的排布设计和安装。

4.1 设计阶段

设计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品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案多以二维图纸呈现,各专业设计人员负责各自的管线设计,各专业设计完毕后进行汇总优化。前期分散设计,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易在汇总时出现管线重叠的情况,情况严重时,需要重新进行设计,浪费时间和成本。BIM技术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减少重复设计的出现,提高设计的效率。

(1)协同设计。

基于同一BIM模型平台,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专业模型构建和管线排布设计,通过该平台,各位设计人员可看到本专业的管线情况,可及时发现与其他专业的碰撞问题,及时沟通协调,避免重复作业,节约设计成本。

(2)深化设计。

各专业设计人员将各自设计完毕的BIM模型导入平台进行整合,根据具体情况检查修改,优化原有的管线模型,完成后期施工的需求。

4.2 施工阶段

水暖电工程作为项目工程的核心模块,其安装质量的优劣影响后期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营,影响人们对水、电、暖等物质的正常使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高质量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强,水暖电工程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管线安装施工涉及各专业施工人员、设施设备和材料等多项内容。

(1)图纸审核。

施工前基于BIM平台,实现二维图纸的三维立体化呈现,利用BIM技术,可将三维模型与二维图纸进行对比,查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交由设计院变更,在正式施工前解决问题,降低后期返工重建的可能性。

(2)各专业设计碰撞优化及洞口预留。

将构建的各专业BIM模型整合,进行碰撞检查,解决模型管线碰撞的问题,通过BIM平台的可视化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根据优化后的管线排布情况,进行洞口预留,为后期的现场施工提供便利。

(3)可视化指导施工。

BIM平台可对设计图纸进行三维立体化展示,在施工前通过BIM平台查看复杂节点的立体图像,利用BIM模拟功能提前查看管线排布情况,在正式施工前解决所有的施工难点。水暖电工程管线施工要求较高,各专业BIM模型构建后,利用模拟功能,可展现工程全貌。在观察模拟成果后,及时发现碰撞和存在的问题,提前更正,确保后期工程的顺利实施。

(4)便捷成本控制。

BIM模型具备工程量提取功能,可对任何节点的工程量进行快速准确地提取,生成物料数量清单,为施工中各专业系统材料采购和成本核算带来便利,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人力、时间成本,减少了由材料购置过多造成的浪费。

(5)质量安全管理。

在项目工程施工中,若遇到质量或安全问题,可通过BIM平台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各专业工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设计人员或施工队联系,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6)创建BIM数据库。

在工程建设中,各专业参与者应及时将各阶段构建、设备和施工情况等资料上传至BIM平台,集成工程各阶段的数据信息,集成化的BIM数据库便利与项目工程资料的管理,可在后期项目运营维护中发挥较大的价值。

4.3 运营阶段

运营阶段是检验水暖电工程质量的阶段,运营成效直接反映了工程质量的高低。

(1)空间管理。

BIM平台中存储工程项目的管线和设施设备的具体位置、详细参数信息,若运营中需要对设备和管线进行修正,则无须查看二维图纸,直接查阅三维立体模型,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精准定位,完成管线及设施设备的维修。设施设备运营维护中耗资较大,是后期运营成本中应重点关注的核心环节,BIM技术具有信息关联和共享的特点,维护管理人员可远程进行设施设备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2)隐蔽工程管理。

水暖电工程施工完毕后,出于美观和最大化利用空间考虑,以安装天花板等方式隐藏各类管线。随着工程项目使用年限的增加,部分管线开始老化,存在使用风险,需要替换老化的管线。BIM技术集成项目的信息数据,在保持项目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可通过可视化平台快速准确定位老化管线的位置,完成同类管线的及时替换。

(3)应急管理。

各类商场、房屋和公共建筑作为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区域,水暖电工程在这些区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若因水暖电工程出现问题,会造成小面积的恐慌。通过应用BIM技术,可有效进行水暖电工程的应急管理,根据突发情况位置,快速定位管线和设施设备,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5 结语

本文研究了水暖电工程的特点,分析了水暖电工程在安装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BIM技术可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的研究将BIM技术与水暖电工程安装管理相结合,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水暖管线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水暖工程造价管控的要点分析
建筑水暖电安装工程存在问题和改善对策
建筑水暖电安装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探究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低锰管线钢的相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