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行业的臭气治理技术
2021-04-12党纪平
党纪平
(兰州兰石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
近几年,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垃圾、废气、液体等不断增加,城市频繁发生污染,导致人们无法正常生活,影响人们的健康。臭气不断增加,我国发展了除臭技术,但目前处理臭气采用的技术并不完善,随着污染问题持续加剧,臭气问题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1 产生臭气的原因
(1)缺乏充足的曝气时间。
目前,我国工厂在处理污水时,好氧处理法为常用的方法,可减少恶臭气体得的排放量。针对此类情况,相关单位在处理污水臭气时,未进行充足的厌氧、曝气,会导致污水散发强烈的恶臭气体。
(2)长距离运输污水。
目前,在处理污水阶段,长距离运输是相关企业常遇到的问题。此类情况会导致硫化氢和其他物质大面积在污水中分布,造成严重的污水臭气等问题。除此之外,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流动的水、空气也会散发臭气[1]。
2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2.1 我国水污染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水资源质量逐渐下降,持续下降的水质量、不断恶化的水环境,导致我国频繁出现缺水问题及其他事故,造成工厂被迫停产、农业被迫减产,影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
我国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污染均较为严重,以我国北方五省区举例,地下水资源、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农村、城市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无法对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进行区分,且部分地区、城市特定区域的水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2.2 水污染的危害
(1)威胁居民健康。
被污染的饮用水对城乡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体输送营养、调节温度、排泄废物均需要水。人类在摄取污染水体或摄入依靠污染水体生长的动植物后,人体内聚集有毒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我国水体受污染的影响,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卫生部门经过调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水如果被大部分的居民饮用,会导致众多疾病发生,应严格控制居民的饮用水水质,保障居民的生活、生产。
(2)影响工业生产。
我国水资源会受工业、农业生产的影响,威胁人们的饮水安全;工业产品的产量、质量易受水污染影响,会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会增加处理工业用水方面的成本投入。
(3)影响农作物生长。
农作物的发育、生长均会受到农田水分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数量、质量。进行农田灌溉时,直接或间接使用污染水,会导致土壤在失去原有的功能、作用,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2]。
3 治理技术概述
3.1 生物过滤除臭技术
少量的甲基硫等有机气体为产生固废臭气的关键原因,可采用生物过滤等方式。该技术过滤系统中主要为填料床,上层吸附层由过滤系统构成,整体结构为床型,扩散层可使风管微孔保持通畅,同时可使气体均匀分布。常见的填料包括二次堆肥、特种土壤,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微量元素。
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除臭阶段通过使用该处理技术,可充分发挥微生物和填料的作用,过滤系统中存在良好的持水、通水条件时,可促进微生物的衍生,并对填料中吸附的臭气进行降解,促进除臭目标的实现。该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无须过高的技术成本,但其需要具备较好的过滤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且难以预测操作数据[3]。
3.2 生物除臭处理
近几年,生物除臭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作用日益凸显。在除臭阶段对生物除臭技术的应用前提为条件适宜,气味物质由固体吸收,载体需要采用富含微生物的固体,其在吸收后,采用氧化分解处理臭气[4]。
(1)除臭技术。
①调节汽液界面。
对气液界面进行调节,转化臭气化学物质,对液相进行获取。
②液固扩散。
扩散主要由生物膜完成,再由微生物对其进行氧化,微生物和生物膜为主要部分。微生物可实现对异味气体分子的氧化,生物膜可促进氧气、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扩散。
生物除臭处理的使用期限较长,且无须过高的运作成本,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其维修措施工序较少,且运行操作简便,无须添加化学药品,除臭效率良好,且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2)处理技术应用。
①生物法。
生物法指将两种工艺相结合,可对除臭进行复合处理,具体涉及的工艺为生物滴滤床、生物滤池。在处理前,需要明确致臭物质,再对生物进行多级处理[5]。
②生物低滤床法。
在除臭阶段采用生物低滤床技术,反应器填料上分布大量微生物,该方法在进行降解时,主要利用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用于降解废气污染物,降解产物为微生物细胞质、微生物无机质。
③土壤处理法。
采用土壤处理法进行除臭作业,再进行土壤浓缩、臭气吸附操作,充分发挥土壤中有机质的作用,并对微生物进行降解。
④改良土壤法。
改良土壤进行除臭的方法借鉴了生物滴滤法,以土壤优势为基础,从功率、透气性等方面,对原方法进行改善,以提升除臭效果。
⑤生物滤池法。
采用生物滤池法进行除臭,该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去除时,可利用特种微生物菌群吸收污染物,再由生物膜进行消化[4]。
3.3 活性炭吸附除臭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较强,利用表面的微孔、缝隙,对有毒物进行吸附。例如,选取任意1 g活性炭,其表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 563、400 m2,由果壳、木头高温焚烧后得到[6]。
完成纯植物碳原料的检测后,发现其中涉及了氧、氢、碳等元素,在特定条件下,可产生复合氧化物。采用活性炭进行处理时,其具有局限性,如污水中活性气体含量较少,且近年来活性炭价格偏高。此类技术在除臭阶段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目前我国在污水处理中主要运用甲醛、泵。
3.4 植物液除臭处理
运行植物液技术除臭时,关键原料为天然植物汁液,可更高效地处理臭气,进行实际操作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原料进行稀释、雾化操作[7]。进行相关处理时,技术人员应以10~40 μm为标准,控制相应的设备,再消除臭气。
催化氧化法、除臭法为常见技术方法,且采用添加、替代效应,转化加工材料,可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使臭气的处理技术更安全、稳定。
在操作的过程中,此类方法可减少技术设备面积,降低异味处理的成本。该技术在能耗、运行功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如其处理效率较高,且可保证其他设备正常运行。除此之外,此技术可灵活安插在管道中,提升自动化处理的水平[8]。
3.5 室内离子除臭法
此类除臭法在室内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办公室、公共场所等,也适用于处理浓度较低的臭气[9]。采用离子处理法进行除臭时,主要采用了管道供气、集中处理两种操作,可有效去除恶臭,对病毒、空气具有抵抗作用,达到净化的效果。
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会导致室内出现较大的温度、湿度变化,且需要严格控制离子的浓度,浓度过低会导致除臭效果不理想,危害人体健康[10]。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污水排放的臭气为参考依据,阐述了具体的处理技术,介绍了排放的污水种类,分析了在污水固废中去除臭气的集中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加深,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优化臭气处理技术,在进行处理前需要进行实地检测,评估各类数据,以制定科学的除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