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2021-04-12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9期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研究组

(辽宁省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肺心病病情发展缓慢,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引起其他脏器损伤,甚至出现慢性呼吸衰竭等症状。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困难等,极大的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和治疗难度,不利于病情的康复,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3]。故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配合科学的针对性护理干预非常必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19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67.05±10.30)岁。研究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7例、18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67.85±10.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咳痰、混合性呼吸困难、咳嗽、面色潮红、意识障碍等,结合心电图与X线检查存在肺心病与肺气肿等症状。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根据临床体征实施相关检查,待病情明确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时通风,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①强化基础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为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护理人员应对病房环境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即保障病房的清洁度,按时通风,预防感染。②强化呼吸道护理:及时为患者清除口鼻、咽喉部位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或呼吸道堵塞;如患者舌根出现后坠现象,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或通过导管呼吸;指导患者缩唇呼吸方法,积极改善肺通气;如痰液黏稠,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干预;如痰液位置较深,嘱患者在咯氮时深呼吸,咯氮动作应轻柔[4]。③针对性用药指导: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用药指导,在康复过程中,调整好静脉滴注速度,如滴速过快会引起肺水肿现象,从而引发不良事件;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全面开展监测措施,避免患者出现真菌感染,预防不良后果;在呼吸兴奋剂应用过程中,观察面部表情,如出现兴奋、抽搐现象,及时报告医师[5]。④针对性抢救准备:加强与医师沟通,做好抢救准备,尤其是心电监护仪、氧气输送管等应确保其功能完整。⑤强化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治疗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再加上病情易反复,使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做好心理强化护理指导,耐心听取患者的想法,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⑥预防感染护理:为了预防感染的出现,需尽早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在抗菌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注意事项进行说明,明确患者对药物无不良禁忌后,再进行用药;在用药过程中,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保证每个环节无菌原则;强化病房管理,减少人员出入,降低外界细菌进入的可能性,定时为患者更换床单。⑦肺功能康复训练:待患者各项机体功能处于平稳状态时,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如缩唇式呼吸训练,用嘴唇进行收缩来控制空气的吸入量;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患者腹部隔肌的活动,且呼吸活动有助于维持患者肺部换气量,帮助患者缓解缺氧症状;强化体育训练指导,增强皮肤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进肺功能的康复。

1.3 分析指标 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评分、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评估标准:咳痰、混合性呼吸困难、咳嗽、面色潮红、意识障碍,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每项分值在0~3分,分数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级别[6]。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44±1.39)d、(12.57±2.41)d,对照组分别为(13.50±1.44)d、(20.02±2.44)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114、14.5723,P=0.0000、0.0000)。

2.2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咳痰、混合性呼吸困难、咳嗽、面色潮红、意识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咳痰、混合性呼吸困难、咳嗽、面色潮红、意识障碍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44/4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0,P=0.026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出现1例呼吸道感染、1例呼吸困难,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出现4例呼吸道感染、4例呼吸困难,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8%(8/4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0,P=0.0442)。

3 讨论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致的一种心脏病,会导致肌动脉血管或支气管、肺组织产生病变,当机体肺动脉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时,最终引起心脏病,即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病程较短、发病较缓,临床将其分为慢性与急性2种,以咳痰、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肺心病病情的进展,患者多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肺通气与排气功能,最终引起缺氧症状,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肺性脑病等。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此病症的出现可能与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病变有关。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重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时给予吸氮、吸氧及排氮护理,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从而减轻其身心痛苦。

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强化基础护理,做好病房舒适度护理,有效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给予患者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良好的呼吸状态,减少窒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定时为患者翻身,做好吸氮护理,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提高治疗效果;好科学的用药护理指导,培养患者良好的用药习惯,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同时确定相应处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7]。在护理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康复训练指导,通过呼吸训练指导,增加腹部隔肌活动的同时,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强化体育训练指导,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训练,如打太极、散步等方式实现提高肺功能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病情尽快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肺心病呼吸衰竭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