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1-04-12
(朝阳市中心医院药材科,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导致高血压患病人数日益增多。高血压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会表现为发生器质性转变、糖代谢紊乱、重要器官功能转变等。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相关文献指出,高血压患者正趋于年轻化趋势发展,这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降压药来治疗早期高血压患者,以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并减轻症状。本研究旨在探讨厄贝沙坦不同用药时间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4岁,平均(72.43±3.62)岁;病程1~12年,平均(6.51±2.64)年。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4~85岁,平均(74.52±4.17)岁;病程2~14年,平均(8.33±2.86)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诊断及检查后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有严重脏器性疾病者;有药物过敏史者;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停止服用原有降压药物,改服厄贝沙坦(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912),每日1次,每次150 mg。观察组在每日下午6:00服药,对照组于早晨6:00服药,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即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心悸、头晕、咳嗽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水平都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是引发心肌梗死与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据调查,心肌梗死患者中有50%~58%的患者患有高血压,而在脑卒中患者中,有60%~65%的患者患有高血压[2]。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竟达到3亿,且患病率呈不断攀升态势。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高血压主要划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比超过90%[3]。在高血压患病初期,患者无典型表征,临床将高血压疾病分成3期:处在Ⅰ期的患者,症状为血压水平上升,没有突出的心、脑表征;处在Ⅱ期的患者,表现为通过影像学X线等检查显示左心室扩大实质性改变,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有蛋白尿;处在III期的患者,表现为血压水平偏高,并伴有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绞痛、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眼底出血等[4-6]。
有许多原因会引发高血压,遗传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不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作息、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因素。不少高血压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药就能够控制血压水平,但事实上,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确保药物治疗效果的前提。高血压的危害与血压水平密切关联,并与多种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如其他靶器官受损、心血管疾病危险要素等。降压治疗的最佳状态就是在降低血压水平的前提下,使血压昼夜规律得以恢复,进而减少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就是遵循血压昼夜规律,依据不同时段用药,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主要遵循以下原则:①稳定降低血压水平,采取缓释或控释等效力长的药物,利于长时间、稳定地降低血压[7]。②降低血压水平达到规定范围,方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损伤靶器官[8]。③评估划分高血压心血管危险程度,注重全方位控制各类危险因素[9]。然而,临床还未充分关注控制与转变血压昼夜节律。在通常情况下,血压会有昼夜节律性变化,夜晚血压水平、白天血压水平或24 h血压均值成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参考指标[10]。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mm 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mm Hg,)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厄贝沙坦作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其治疗原理是结合血管紧张素II,进而控制释放醛固酮,从而加快扩张血管,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实践研究指出,服用厄贝沙坦6~8周,药效就会达到最高水平[11]。厄贝沙坦是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进入机体后,可减少机体中钠的含量,进而降低血压水平;同时,厄贝沙坦能够有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切断AT结合受体,并有效降低容量负荷[12]。此外,厄贝沙坦在降低血压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在早晨血压达到峰值,这会很大程度上损害心脑血管功能,夜晚血管紧张素II含量偏高,在服用厄贝沙坦后,可有效扩张血管,稳定血压水平。临床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主要选择厄贝沙坦,其能够抵消利尿剂所致的代偿机制,进而扩大利尿剂对抗高血压的功效,有选择地切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AT1)受体[13]。厄贝沙坦能够阻止AngⅠ转变成AngⅡ,对血AT1起到针对性拮抗作用,可选择性切断AngⅡ结合AT1受体,并能够控制血管收缩与释放醛固酮,有效降低血压[14]。因此,医护人员应确定恰当的用药时段,调节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情况,进而较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分别为(79.77±5.94)mm Hg、(128.65±10.28)mm Hg、(69.33±10.85)mm Hg,对照组分别为(86.82±6.41)mm Hg、(143.62±11.17)mm Hg、(77.44±11.2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对照组为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早晨6点服药相比,下午6点服用厄贝沙坦更有助于调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