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胰腺炎的效果研究
2021-04-12
(盘锦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盘锦 124000)
胰腺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使患者胰酶在胰腺中被过度激活,从而使患者出现全身胰腺组织病变,导致胰腺组织自身出现水肿和出血等不良症状,甚至是形成炎症坏死[1]。临床研究认为[2],如患者存在高脂血症,易导致患者因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得胰腺的血管出现堵塞,导致患者形成严重的胰腺炎。此时患者的胰腺微循环障碍会进一步加重,促使患者胰腺组织出现损伤,因此临床要重视对胰腺炎的治疗。最近几年临床多通过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患者实施干预,本文选择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胰腺炎,并选择我院76例患者为例,进行分组对照,以寻求治疗胰腺炎的最佳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胰腺炎病例,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8 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2.16±12.03)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2.64±12.52)岁。本文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胰腺炎,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当中关于胰腺炎的标准[3]。②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酐均在176.8 μmol/L以上。③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功能衰竭。④患者存在全身反应综合征。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存在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严重的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的患者。②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③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患者。④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⑤对本文所应用的药物不耐受或者过敏的患者。⑥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⑦合并肿瘤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本文所有患者都需要实施基础治疗,入院后积极改善微循环,控制胰酶的分泌,实施解痉、镇痛、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并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生长抑素(生产企业: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53010;规格:0.25 mg)3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混合,以250 μg/h的速度静脉滴注。观察组: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生产企业:法国安万特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 090095;规格:0.6 mL∶6000 IU*2支/盒)治疗,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 IU(0.4 mL),每日2次,持续应用1周,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可继续用药,但不得超过2周。注射用生长抑素的用药方法和对照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①血液淀粉酶转阴率:统计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周和2周以后的血液淀粉酶转阴情况。②临床指标恢复用时:主要统计患者血液淀粉酶、尿液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腹部胀痛恢复正常用时。③炎性因子: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方法: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 mL进行离心处理,之后对相关的指标进行生化检验。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有涉及数据均以SPSS25.0进行统计学验证。临床指标恢复正常用时和炎性因子水平等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经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χ2值检验后,采用百分比(%)来表示;P<0.05说明数据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血液淀粉酶转阴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血液淀粉酶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液淀粉酶转阴率为47.37%(18/38),对照组血液淀粉酶转阴34.21%(13/38);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液淀粉酶转阴76.32%(29/38),对照组血液淀粉酶转阴55.26%(21/38)。
2.2 临床指标恢复正常用时 观察组血液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腹部胀痛等恢复正常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正常用时比较(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正常用时比较(d,)
2.3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IL-1、TNF-α、MPO)差异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IL-1、TNF-α、MPO)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生长抑素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激素、胰腺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4-5]。该药应用于胰腺炎患者中进行治疗时可以有效减少内脏的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胃酸分泌,促进胃泌素的释放;还能够减少患者胰腺当中的内外分泌,减少小肠和胆囊的分泌,实现降低酶活性的作用[6-8]。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胰腺细胞进行充分的保护。有临床研究认为[9],生长抑素直接作用于内脏组织血管平滑肌细胞,能够实现对内源性扩血管活性成分的作用,协助血管收缩,降低患者血流的灌注。而低分子肝素则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静脉血栓预防药物,这种药物能够充分的对于血液淀粉酶和凝血因子进行抑制,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抗凝血的功效[10]。低分子肝素在用药时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完整性,使得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充分发挥纤溶和抗血栓的效果。在临床用药时能帮助患者对胰腺的病理性损伤加以改善,也能够充分降低血液淀粉酶水平和血脂水平。
通过生长抑素与低分子肝素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对胰腺炎进行治疗,保护患者的胰脏细胞,提升了整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本文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血液淀粉酶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IL-1、TNF-α、M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二者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较单纯用生长抑素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通过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胰腺炎患者,能够帮助患者提升血液淀粉酶的转阴率,有效促进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是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