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国潮剧攻略电视剧+国潮元素如何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2021-04-12

武汉广播影视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潮影视剧故宫

苏 湛

这两年,爆款影视剧作品中,逐渐出现了一些以“国潮”元素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此前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都曾一度掀起国风热潮。从目前各平台储备的项目来看,《一剪芳华》《风起洛阳》《两京十五日》《尚食》《早安,故宫》《故宫如梦》《紫禁城》《一代匠师》等近十部国潮文化剧目开机、备案或官宣,国潮文化影视剧正迎来井喷期。

电视剧频频“牵手”国潮元素,在影视化表达上有哪些优劣势?两者如何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这就是你要磕的“品质”潮文化的“镶嵌”工艺

从《延禧攻略》中的绒花、打树花、刺绣、昆曲、缂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马球、建盏与宋代点茶,《清平乐》中的宋室风筝等古装剧中的“国潮”元素,到当代都市剧《都挺好》中的苏州评弹,以及扶贫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剪纸、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裕固民俗,这些“国潮”元素在融入剧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也让其中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绽放出来,成为圈粉年轻观众的引爆点。

现在播出与筹备的电视剧中,国潮元素的体现主要在两方面:一种是以某一非遗文化传承为主题,推动剧情发展。如:《一剪芳华》以旗袍制作工艺为切入口,讲述一代华服大师的成长故事;《当家主母》讲述两个天生宿敌,携手传承织锦文化;《一代匠师》以莆田工艺美术发展为主题,讲述一代木雕名匠的传奇人生;《早安,故宫》中,女主人公从故宫文物入手,破解非遗传承难题等,从这里都能看出明显的“非遗”主线。在以往热播剧案例中,这类匠人匠心的坚韧持守的故事也深得观众喜爱,是有一定观众缘的。

第二种是人文探索类,大多以某一地域文化为基础推动或衬托剧情。《故宫如梦》《紫禁城》《风起洛阳》《敦煌》《两京十五日》等作品,故事的发生地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品对故宫、洛阳、敦煌、南京等带有独特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有较大篇幅展现。

国潮文化爆发,与几年前的“国学热”“汉服热”还是“读经热”很相似,它们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汉民族的复兴。此外,这类题材的爆发,不仅是从业者自发性的探索,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各级管理部门和民间组织在保护传承非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这对于非遗题材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息,“国潮”剧,让剧的本身创作元素更加广泛与深入,也算是“镶嵌”提高品质的一条新捷径。

国潮符合当下年轻人关注趋势新世代接口决定了好钱景

“国潮”文化为什么这么火?这个词出现的时间不长,市场中并没有权威的说法能够准确地给它下定义。但是,国潮作为国内消费市场上的热点话题,经常与中国风、95后、品牌联名、传统文化等关键词一起出现。

在受众上,无论服饰品牌抑或影视作品,与国潮元素的结合,目标都是年轻群体。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影响下,国潮带着传统文化复兴的使命,在中国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的穿透力。

目前,将国潮元素注入电视剧,已经从无意识阶段,发展为电视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国潮元素为剧集增添亮点的同时,也通过电视剧这一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得到了更好地宣传、推广、保护和传承,国潮元素助力服化道精品化,发展前景广阔。

国潮牵手电视剧不仅前景广阔,而且“钱景”可期。比如,《延禧攻略》的大火,使得南京绒花一时声名大噪,订单暴增。《芝麻胡同》开播后,“六必居”酱菜的销量成倍增长。《鬓边不是海棠红》大量开发了衍生彩妆、复古珠钗、耳环等。虽有珠玉在前,但并不是所有非遗都适合衍生开发,制作方在开发之前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

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曾经对欧美潮、韩潮、日潮多追捧,对今天的国潮就有多热情。追逐潮流是每一代人在年轻时都共有的特征,但是对于现在的90后、00后一代而言,国潮更像是国际潮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之间的精神契合点。年轻人追随着时尚潮流的先锋,却也希望潮流里能看到更多自己的影子。正是这种心态,让潮文化在进入不同国家后延伸出了独特的气质。

电视剧如何“潮化”传统文化?

首先,要远离伪国潮。近年有几部打着非遗传承旗号的电视作品,非遗元素在剧中一带而过,作用仅限于露个脸,对人物塑造、剧情推动,没有实质性作用。抛开剧宣时反复强调的非遗元素,作品如何让非遗元素与电视剧内容、剧情、人物相辅相成并非易事,这极其考验编剧的功底。如何利用镜头专业、精准地将非遗“影视化”,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其次,内容与形式都应强化。讲好故事是电视剧的命脉所在。但电视剧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视觉符号的呈现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看体验。影视剧与“国潮”一拍即合绝非易事,创作者尤其需要注重对细节的还原与地域文化知识的普及,提升剧集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才能让观众在看懂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爱上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都要跟得上节奏。

最后,国潮剧是出圈也是传承。有些与年轻人距离较为疏远的国潮元素要想通过影视剧成功“出圈”,离不开传播形式和渠道的创新。一方面,影视剧可以通过传奇性的故事讲述,提升年轻人的观剧兴趣。比如《天下第一楼》中卢孟实效仿内联升的“履中备载”,制作一本“膳中备载”,被网友戏谑为服务业的“原始大数据”。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及社会化媒体,以话题互动的形式提升年轻人观剧的参与度,让国潮元素以更为活泼的面貌俘获年轻观众。如《鬓边不是海棠红》有3253条小组讨论、40703条短评、1398条剧评。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表明讲好传统文化故事,也是年轻观众的期许。

以“国潮”为元素的影视作品创作空间巨大,在未来的创作中,依旧要以“文化”为根基,不断拓宽“国潮”品类,并在传统文化知识普及、情节设计、人物塑造、服化道等方面继续深耕,让“国潮”与影视创作成功嫁接、相互成就。

猜你喜欢

国潮影视剧故宫
MADE IN CHINA
国潮风文创口罩
MADE IN CHINA
“国潮”崛起,东方IP趁势乘风破浪
雪中故宫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故宫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
影视剧教育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