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辨体-辨病”角度探讨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及“治未病”思想的应用*
2021-04-12李炜弘欧阳双
喻 鹏,李炜弘,李 晗,和 靖,欧阳双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成都 610075)
1 前言
高脂血症是一种人体脂质代谢异常疾病,指血浆内 总 胆 固 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 油 三 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 脂 蛋 白 B(Apolipoprotein B,Apo B)中的一种或多种高于正常水平,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 脂 蛋 白 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降低。高脂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及血管内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由于黄色瘤的发生率较低,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在临床并没有任何症状及异常体征,具有隐匿性,易导致患者和医疗人员的忽视,难以早发现、早防治,最终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辨体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指辨识患者的中医体质,根据不同体质的特质与特性,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预判,从而对疾病更好的防治。辨病是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整体过程有一个完全的把握,辨析疾病的流行特点、病理特性,从而对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文章从高脂血症的体质研究、疾病特性和“治未病”应用研究3方面进行综述,整理、分析了高脂血症的发病关键及“治未病”防治方法,希望为临床诊断、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一定的帮助。
2 辨体与高脂血症
体质是在生命进程中,个体的先天禀赋结合后天获得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重要的影响[1]。
9 种中医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中,易出现高脂血症的体质: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通过分析高脂血症体质相关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发现高脂血症体质研究中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到肥胖症对高脂血高发体质的影响,没有将肥胖症纳入排除标准中(表1)。那么肥胖作为高脂血症的一个高风险因素,是否会对高脂血症的高发体质有影响?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与非肥胖高脂血症的高发体质是否有区别?虞晓含[2]将纳入人群分为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研究不同体重指数的体质区别,发现随着体重指数增加,阳虚质占比对应减少。谭亚男[3]在对高脂血症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中,分析了不同BMI 指数的高脂血症患者的体质分布,发现随着BMI指数的增加阳虚质占比降低,气虚质、痰湿质占比增加。二者的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肥胖对高脂血症的高发体质有明显的影响,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人群与非肥胖高脂血症人群的高发体质存在差异。结合肥胖症的体质研究(表2),易出现肥胖症的体质有: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而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不易致肥胖症[4,5]。据肥胖症与高脂血症以往的体质研究结果(表1,表2),得出肥胖症和高脂血症的高发体质基本一致,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为主。而主要的差别在于阳虚质,在肥胖症体质研究结果中阳虚体质多位居末位[2,5-7],在高脂血症体质研究结果中阳虚质少数位居第四[8,9],多数占比位列前3(表1)。结合目前高脂血症体质研究多数存在肥胖症对高脂血症高发体质影响的情况,随着BMI 指数越高,阳虚质占比减少,气虚质、痰湿质占比增加,因此尽管目前高脂血症的相关体质研究结论中其高发体质多数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然而阳虚质可能是非肥胖高脂血症发病的关键高发体质。
表1 高脂血症人群不同体质分析
表2 肥胖人群不同体质分析
3 辨病与高脂血症
3.1 年龄
高脂血症为老年代谢性疾病,老年群体为该病的高发人群。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为阴阳渐虚,气血渐亏,脏腑渐衰,功能渐减,形体渐弱;先天温煦无力,后天运化呆顿[20]。“虚”为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亦为致病关键。高脂血症的疾病本质为脂膏堆积于血络,脂膏本属津液,因此从中医角度来看高脂血症隶属于津液代谢疾病,其发生、发展都与津液代谢相关脏腑有着紧密的联系。高脂血症的病因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21-24]。多数医家结合高脂血症高发于老年群体的流行特点认为“肾虚”为高脂血症发病的始动因素、根本病因[25-28]。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生殖,机体衰老对肾的影响尤重,同时肾亦为脏腑之根、阴阳之本,随着的肾脏的亏虚,肝脾的生理功能随之减弱,或肾阳不足致脾阳不足,脾肾阳虚则无以温化津液,生脂生痰;或肝肾同源,肾阴不足引起肝阴不足,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行不畅,血行受阻,痰、脂、瘀相继而生,进而痰脂瘀交结于血络发高脂血症。
3.2 肥胖
肥胖为高脂血症的高风险因素,肥胖人群为高脂血症的高发人群。但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从肥胖症的发生、发展入手,并结合肥胖症与高脂血症的异同,从而分析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的根本原因。肥胖症和高脂血症的病因多是由于先天禀赋,饮食不节,好逸恶劳及情志内伤[29-32]。肥胖症的本质在于脂膏堆积于皮下,对于肥胖症的发生机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有清楚的阐述“盖痰涎之化,本因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涎日多矣。”中医所说之痰,指津液不化,聚之所成的病理产物,因此脂膏堆积亦为痰。张景岳指出津液不能尽化,是脂膏堆积的原因。思其“津液不能尽化”的缘由,“阴强阳弱”则是关键,于肥胖症而言,则为“多痰”和“少气”[1,29,33,34]。脾胃俱旺而能食,脾胃俱旺则阳本不弱,但多食津液积聚则阴强,阴强则阳弱,致使不能尽化其津液,则脂膏堆积,此为“多痰”;脾气不足,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至胃火旺盛而能食,多食则阴强,脾气不足则阳弱,致使津液不能尽化,或脾失健运致津液转化、输布失常,虽不多食,但脾气不足则阳弱,阳弱则阴强,津液不能尽化,至脂膏堆积,此为“少气”。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谈到:“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指出肥胖症的始发,其根本在于“脾实”。与现代医家对于肥胖症“脾为关键因素”的认识一致[35-38]。肥胖症多在其病程后期并发高脂血症,思其缘由?如张景岳所说“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涎日多矣”脂膏本为津液属阴,肥胖症病久,脂膏长久堆积、积累,阴盛则伤阳,久病则及肾,至脾肾阳虚,脾肾乃水液代谢的关键脏器,脾主运化、肾主水,同时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功能亏虚,机体脏腑失去先后天之精的濡养,脏腑功能衰退,气血津液代谢失常,遂现血瘀、气郁之症[4],最终致脂膏、痰湿、血瘀交结于血络,并发高脂血症。
4 “治未病”思想在高脂血症中的应用及具体措施
在中医“治未病”防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应用“治未病”思想综合干预高脂血症高危人群,与未干预的高脂血症高危人群对比,干预组高脂血症发生率低于未干预组,干预组的TC、TG、LDLC 水平低于未干预组,HDL-C 水平高于未干预组[39,40],证明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应用,能有效的防治高脂血症。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高脂血症防治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高脂血症的宣教:由于高脂血症具有隐匿性,又是长期、慢性的疾病过程,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应为病患详细讲述高脂血症的病因、发病过程、隐匿的特性及易诱发高危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从而提高病患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以及重视高脂血症的防治。②食疗:饮食不节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嘱咐病患应遵守“少、淡、杂”的饮食原则,多食五谷(大豆、大米、小米、玉米和小麦)及豆制品、芹菜和木耳等具有降血脂作用的蔬菜,并限制高蛋白、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量。③茶饮: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物质,具有预防高脂血症,降低血粘度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41,42]。苦丁茶[43]、普洱茶[44]、黑茶[45]、桑叶茶[46]、绞股蓝[47]都具有预防高脂血症的作用。④针灸及穴位按摩:高脂血症高发人群多为老年群体,“虚”为其发病本质,而“痰浊、瘀血、膏脂”是贯穿高脂血症的关键因素,因此多选天枢、丰隆、中脘、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具有健脾除湿、补中扶正、行气活血功效的穴位。⑤健身功法:中医健身功法是指呼吸吐纳、心理调节和形体运动3 方面相结合的中国传统运动,包括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六字诀等6大健身功法。各类健身功法在防治高脂血症上都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和血粘稠度[48-52]。
5 结语
本文从“治未病”的角度出发整理了高脂血症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其主要包括高脂血症的体质研究、高脂血症的疾病特性和“治未病”的应用。“辨体-辨病”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从“辨体”角度来看,现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的高发体质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但现有研究中多数未将肥胖纳入排除标准中,而肥胖对高脂血症人群的高发体质存在影响,随着BMI 指数越高,阳虚质占比减少,气虚质、痰湿质占比增加,因此阳虚质可能是非肥胖高脂血症的关键高发体质。从“辨病”角度来看,高脂血症的流行特点为老年及肥胖人群高发,“虚”为老年群体的生理、病理特性,现有研究表明“肾虚”为高脂血症发病的始动因素、根本原因;肥胖症病久常并发高脂血症,肥胖症发病定位在脾由“脾实”而发,日久随着脂膏的堆积,阴盛则伤阳,久病则入络、伤肾,发展为脾肾阳虚之证,出现阳虚、血瘀之症,进而脂、瘀、痰交结于血络发高脂血症。综上所述,从“辨体-辨病”角度来看,“虚”都是高脂血症发病的关键。临床上结合高脂血症的病因以及不同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与“虚”的关系,定能更好的运用“治未病”的思想防治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