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卡泊芬净对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儿肝功能及CRP、WBC、PCT水平的影响
2021-04-12卢立慧高吉照
郭 雷,李 艳,卢立慧,常 颖,高吉照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 徐州 221002)
血液病病因较为复杂,其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常并发于血液病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主要由曲霉菌或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常见于免疫低下患儿,如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的患儿[1]。伏立康唑为二代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对曲霉菌属等具有较强抗真菌活性,但患儿服用后易产生不良反应。卡泊芬净作为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具有高效、低毒及抗真菌谱广等特点,可缓解患儿病情发展[2]。本研究旨在探讨醋酸卡泊芬净对血液病合并IFD患儿肝肾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血液病合并IF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A组(20例)与B组(26例)。A组中男患儿12例,女患儿8例;年龄1~14岁,平均(5.9±0.3)岁。B组中男患儿17例,女患儿9例;年龄2~14岁,平均(5.7±0.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相关血液病与IFD的诊断标准;对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敏感者等。排除标准:使用抗真菌药治疗<3 d者;治疗前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或者是低钾血症者等。
1.2 方法 A组患儿采用注射用伏立康唑(珠海亿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964,规格:50 mg/瓶)静脉滴注治疗:第1天给予负荷量6 mg/kg,1次/12 h,从第2天起,予以维持剂量4 mg/kg,1次/12 h。B组患儿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019,规格:50 mg/瓶)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第1天剂量为70 mg/d,第2天开始将剂量调整为50 mg/d,静脉滴注时间均≥1 h,1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其中无效:用药后72 h病情加重或无明显好转;显效: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体征、症状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病情明显好转;痊愈: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体征、症状均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WBC、PCT水平,分别抽取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5 mL,一部分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CRP、PCT水平;另一部分采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WBC水平。③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样本制备方法同②。④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寒颤、恶心呕吐、腹泻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与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B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CRP、PCT、WBC水平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CRP、PCT、WB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CRP、PCT、WBC比较( ±s)
表2 两组患儿CRP、PCT、WBC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CRP:C-反应蛋白;WBC:白细胞计数;PCT:降钙素原。
组别 例数 WBC(×109/L) CRP(mg/L) PCT(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20 13.5±2.4 11.2±1.0* 42.3±11.4 15.6±5.7* 2.0±0.5 1.4±0.3*B 组 26 13.2±2.1 6.7±1.4* 42.5±11.0 10.3±4.1* 2.1±0.3 0.5±0.2*t值 0.451 12.170 0.060 3.670 0.843 12.19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肝功能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A组患儿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升高,B组无明显变化,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肝功能比较( ±s)
表3 两组患儿肝功能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
组别 例数 ALT(U/L) AST(U/L) TBIL(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20 25.3±6.2 43.1±11.2* 26.1±8.4 42.6±10.5* 15.9±4.6 24.6±5.2*B 组 26 27.1±6.4 31.1±10.3 23.8±10.6 28.2±11.6 16.1±4.8 17.5±6.7 t值 0.958 3.771 0.796 4.347 0.143 3.91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血液病患儿多数难以进行有创活检,多依赖肺部CT特征性影像学结合血清学实验作出诊断。当患儿肺部CT出现楔形坏死病灶、伴或不伴晕征结节病灶或病灶中出现新月征和空洞等IFD特征性改变时,应积极给予抗真菌治疗[4]。伏立康唑作为抗真菌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
卡泊芬净对念珠菌具有杀菌作用,对曲霉与肺孢子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且对人体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并与现有的抗真菌药物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可以联合应用。卡泊芬净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β-(1, 3)-D-肽聚糖合成酶,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最终导致真菌死亡。伏立康唑服用后会对患儿肝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而卡泊芬净对患儿的肝功能损伤较小,治疗后安全性高[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提示醋酸卡泊芬净治疗血液病合并IFD患儿能够促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利于患儿预后。
CRP、PCT作为炎症标志物,可反映患儿疾病感染程度;WBC水平升高表明机体炎症反应较重[6]。卡泊芬净通过抑制大量丝状真菌与酵母菌细胞壁的D-葡萄糖的合成,从而发挥独特的抗菌功效,增强免疫力,抑制CRP、PCT的产生[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患儿CRP、PCT、WBC水平显著低于A组,提示醋酸卡泊芬净治疗血液病合并IFD,可增强患儿免疫力,抑制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恢复。
综上,醋酸卡泊芬净治疗血液病合并IFD患儿,可提升其临床疗效,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患儿免疫力,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