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教材的选择与《声律启蒙》教学
2021-04-12罗冈
文|罗冈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训练应对,掌握声韵和格律。近年来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国务院、教育部更是多次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当前教育的现状,很多从事文化教育的人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在新环境下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小学开设《声律启蒙》或《古典诗词欣赏》课程,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何选择传统蒙学教材?如何教学?这是大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古代的蒙学教材有哪些?
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易经·序卦传》:“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指出“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因此古人把幼儿教育称作“蒙学”,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蒙学是古代教育基础,这个基础不光包含了文字语言、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等等,还有个人品德的修养。有了这些作底子,才能真正地进入到浩瀚的经、史、子、集等古籍中去系统学习。
古代的蒙学教材,不像今天的部编版教材,都是统一编撰,统一使用。它的编撰,没有专业机构的指导,多半是靠地方上的学人,以一人之力完成,通过私塾的老师课堂实践后使之推广,所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几百上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有各种蒙学教材问世。这些蒙学教材能够到今天还使人青眼,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类别:
1、识文断字类
《急就篇》: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
《文字蒙求》:指导儿童识字的读物
《千字文》:识字效率最高的课本
《百家姓》:能识别四百多个中文姓氏的启蒙读物
2、品德涵养类
《弟子规》:少儿道德教育课本
3、诗歌声律类
《声律启蒙》:声韵、格律及文化基础的入门课本
《神童诗》:少儿学诗的范本(兼备思想教育和文学修养)
《小儿语》及《续小儿语》:古代的儿歌读本
《千家诗》:学习诗歌的启蒙选本
4、历史掌故类
《三字经》:文化容量大,形式短小的蒙学经典
《增广贤文》:为人处世的指南经典
《女儿经》:古代女子教育的启蒙读物
《二十四孝》:记录古代孝行的故事
《蒙求》: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中国文化常识小百科
《龙文鞭影》:学习历史典故和轶事传说的课本
《五字鉴》:了解中国政治历史发展的蒙学读物
这些蒙学教材行文押韵、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经过几百上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学子顺利进入到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声律启蒙》一书的基本情况
湖南邵阳车氏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民国二十二年,在近三百六十年间,绵延十代,书香不绝,留下了三十五人的诗文作品。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界的美谈。
车万育(1632——1705),字双亭,一字与三,号鹤田,又号敏州、云崔。湖南邵阳人。官至兵科给事中。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进士。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渊博。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车万育幼年家境贫寒,他发奋攻读,参加科考,一帆风顺,由秀才而举人,康熙三年中了进士,接着授户部给事中,后升掌印。
《声律启蒙》,是作者根据平水韵目表,选择相应的韵脚以对句的形式编写而成的韵文。按平水韵三十个韵目分为上下卷,每卷十五个韵目。即上卷:“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卷: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熟悉韵脚字,为将来诗词押韵的学习打下基础。《声律启蒙》中每个韵目下分三段,每段八个韵脚字,一共二十四个常用的韵脚字。其他的韵部也依此编写。只是因为古今音不同,像“真”“文”“元”等韵目的情况就相对复杂些。
《声律启蒙》中句式变化多样,从单字对到十一字对,每段十个对句。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较之其它全用三言或四言的单一句式更显韵味。从中还能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对韵歌诀》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使读者能掌握各种句式的平仄规律。
《声律启蒙》中的对句内容广泛,包罗天文地理,宫室器物,衣食住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虚实应对,虽然对词与对句之间在意义上没有内在的联系,但是通过学习可以积累大量的知识。
三、《声律启蒙》和其他蒙学教材比较,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
现在的小学生负担不轻,如何能不占用过多时间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事半功倍,这是大家所共同关注的。在中国古代蒙学的教材中,可选择的机会很多,那么我们选择哪一种呢?把上述传统的蒙学教材作一个比较,《声律启蒙》的优势不言而喻。
首先,《声律启蒙》是以声律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我们最早的文学形式就是口头文学,它依靠的是声音的传播。那么孩子们对声音是最为敏感,也最容易接受,所以用《声律启蒙》学习对联是最适合孩子的。
其次,《声律启蒙》句式中的变化多样,不光有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还有九字句、十字句(包含了四字句和六字句)、十一字句(包含了四字句和七字句),散句和工整的对偶句也时有穿插,基本囊括了古诗文中常用的句式。而且,它的编排是从字到词、到句子的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合文字发展和学习的规律。
第三,很多人认为《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在编排形式上相似,为什么不选择《笠翁对韵》呢?《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几百年前封建时代的产物,那么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但是拿二者作一比较,高下自见。在体裁的编排上《声律启蒙》在每个韵部下面分成三段,每段是六种句式,一共八个韵脚。而《笠翁对韵》在编排上,“窄韵”如上平声“江”“元”“删”,下平声“青”“蒸”“侵”“覃”只编两段。而上平声“支”“虞”“佳”,下平声“先”“歌”“麻”“阳”等宽韵,编写了四段。这种避重就轻的处理,作为一本教材来讲,如果编排形式上缺乏统一,那就有失严谨。
再如《笠翁对韵》中有些对句,如:“水怪对花妖”;“浪蝶对狂蜂”“良借著,操提刀”“曹公奸似鬼,尧帝智如神”等等,显示出蕴藉不够,格调不高。同时,词义相近或对仗不工,时有出现,如:“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玑珠”“东壁影对北窗凉”“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浅印玉莲双”等等。《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因为时代的局限,都有很多生僻字,但是《笠翁对韵》中使用的生僻字频率特别高,有一些已经没有生命力的字和词屡次出现。如:“耰(yōu)锄”“挥麈(zhǔ)”“羊羵(fén)”“存麑(ní)”“接䍦(lí)”“蔀(bù)屋”“联镳(biāo)”“斗筲(shāo)”“嘐嘐(jiāojiāo)”“亹亹(wěiwěi)”“哕哕(huìhuì)”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和学习。
《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都有出韵的地方。但《笠翁对韵》出韵的地方更多,我们看看下表就一目了然。
《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出韵情况一览表
《声律启蒙》不管在编排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多可取之处。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的角度,把它作为现代小学生的读物还是很有价值的。
四、《声律启蒙》的教学
声律是对联、诗词的灵魂,对句又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声律启蒙》中的对句平仄和谐、节奏明快,格调清新,意境深远。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引领学生去感受对句的音韵美、形式美、意境美,是《声律启蒙》这一课程的教育目标。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坚持以诵读为主,读、思、悟、练融合,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词句,在诵读中发现规律,在诵读中感受韵律。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除了诵读以外,我们的老师们还要解决下面这些问题:
1、解决生僻字的识别。
因为《声律启蒙》是历史产物,书中有很多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为过去。但学习传统文化不能避重就轻,还是要对书中的生僻字作一些解释工作,至少要能够认读。
2、解决每一段的韵脚字。
《声律启蒙》重在声律,韵脚字尤其重要。这是为学生将来学习诗词押韵的一个前期的积累。因为其编排是按照平水韵中平声的三十部而成,所以每一个字头下面的每一段,都有八个韵脚字,因其位置相同,又有规律可循,有老师指导,学生容易识记。
3、解决一字句到十一字句的平仄。
平仄的识别是《声律启蒙》的重中之重,现代音音韵的四声和古四声的区别,学生一定要搞清楚,所以学习《声律启蒙》就是要掌握对句的平仄规律,为以后的对联、诗词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当然也有一些三平、三仄或孤平孤仄的句子。甚至有些对句为了迁就词性和意思,而放弃了平仄相对的要求,这些问题老师都要向学生详细讲解,使其明晰。
4、解决派入平声的入声字。
入声字是学习传统对联诗词的一大障碍,老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掌握常用的入声字,特别是派入平声的那一部分,通过对比、识记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入声字。
5、解决多音字问题。
多音字,特别是古今字音的读法不同,有多音多义和多音一义等情况,多音多义的如:“长”“闻”“降”;多音一义的如:“探”“看”“玩”等等。要使学生掌握常用多音字的使用方法。
6、解决联意。
《声律启蒙》内容广泛。不光涉及天文地理,宫室器物,衣食住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有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间跨度有两千多年。必定有一些封建产物,如“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这是典型的对女性的歧视。老师一定要能抽丝剥茧,将复杂的人和事简单化,去粗取精,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
7、通过对句练习,使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上下两联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内容相衬。词性: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词类大致相同,以前的对联分词也与今天的现代汉语不同。结构:上下联结构相应,是指上下联语法结构的形式一样。比如,上联是主谓结构的形式,下联也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形式,否则就不是一副合格的对联。常用的词组结构形式主要有主谓结构(上智对中庸,齿皓对唇红,鬓皤对眉绿)、动宾结构(绣虎对雕龙,佩剑对弯弓)、并列结构(禹舜对羲农,芍药对芙蓉)、偏正结构(暮鼓对晨钟,苍松对翠竹,白叟对黄童)。
正对:如上下联基本同义,内容相关,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即所谓“正对”。例如:云对雨,雪对风。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起伏跌宕,容易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例如:贫对富,塞对通。今天我们的教育富有时代的特色,又能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学生对字、词、句的学习和理解,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将《声律启蒙》引入课堂,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