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1-04-11张玫丽苏志红
张玫丽,苏志红
(甘肃武威肿瘤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静脉输液的原理为液体静压与大气压,通过静脉输入机体无菌液体、药物、电解质,属于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有效、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在危急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常采用静脉输液治疗,促进药效快速发挥,具有重要意义[1]。静脉输液的执行者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突发事件,产生风险问题,如药物渗出、针刺伤等。其中静脉输液外渗为常见不良事件,多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药液在非静脉软组织处渗漏,主要症状为皮肤变硬、胀痛、皮肤红肿、循环受阻等,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对治疗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加强静脉输液外渗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给予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概率,对护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 静脉输液外渗的影响因素
1.1 人为因素
1.1.1 患者病情与体质的影响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组织功能衰退,血管也发生不同程度硬化,导致血管壁狭窄,静脉回流出现不通畅现象。此外,老年人无法忍受长期在病床上躺着,经常翻身,极易引发静脉外渗。幼儿的静脉较细,且害怕打针,往往存在哭闹情绪,家长多担心孩子,希望护理人员能够一次穿刺成功,导致穿刺难度增加。
1.1.2 护理人员操作不当
护理人员实施静脉输液时,若操纵方法不规范、操作技术不熟练,或者不了解患者所用牙位,均对穿刺成功率产生影响。同时,在患者的输液过程中,若护理人员的责任性缺乏,并未及时巡视输液患者,无法及时处理外渗患者[2],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1.1.3 护理人员缺乏培训
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输液指导不规范,外渗现象发生时不具有专业处理,最终产生不良后果。
1.2 药物因素
药物刺激性、浓度、渗透压、酸碱度对患者均产生影响,临床常见的刺激性大药物有钙剂、化疗药物、甘露醇等,静脉外渗高危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以上药物与均容易造成血管内压增高、血管内瘀血、血管壁增厚、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最终造成药液外渗。
1.3 方法因素
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若护理人员没有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或者输液时间未掌握得当,造成外渗概率增加[3]。
1.4 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
护理人员未选择合理敷料与输液工具,极易引发静脉外渗,此外,若患者在夜间输液,受到灯光环境、护理人员疲乏等因素的影响,也极易造成外渗现象发生。
有学者选取150 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 年6 月-2018 年6 月,分为参照组(75 例)与研究组(75 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穿刺,研究组给予改良穿刺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与满意度,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可见,比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在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改良穿刺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与满意度,效果显著。
该学者提出,在行静脉穿刺时,需加强几点的注意:(1)体位,保持头向对侧偏为45°最佳,有助于静脉固定,避免静脉滑动,以及充分暴露静脉;(2)压迫点的选择,以锁骨旁为首选位置,具有固定容易的特点,同时可对锁骨下静脉血流具有阻断作用,确保静脉充盈,安全有效;(3)进针角度,将进针角度选为30°~40°,有助于穿刺后回血,从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损伤;(4)与含有生理盐水注射器相连,可确保进针同时回抽,从而促进穿刺成功,这主要由于颈外静脉的位置浅,若颈外静脉状态为不充盈,取注射器试行穿刺,通过运用注射器进行回抽,有助于观察血管进针情况;(5)穿刺点的选择,患者在静脉输液中保持自由体位,其颈外静脉的上段部分与下段部分分别存在变弯与走向无变化,当穿刺点高时,由于留置针套管是软管,容易造成受压与套管头端贴情况,使输液不畅,对患者产生影响,采用低穿刺点可有效避免以上现象[4]。
2 预防措施
2.1 静脉输液外渗预防措施
2.1.1 加强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
在患者入院时,应当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特别是重症患者、幼儿、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者,通过PPT、视频等方式讲解,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使患者容易接受与理解,随后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巩固学习知识,加深印象。健康知识内容包括:想陪护家属讲述不可随意调整输液速度,患者不可随意翻身,并向患者家属讲述静脉输液外渗先兆症状,例如皮肤红肿等,叮嘱患者家属在发现以后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
2.1.2 合理选择静脉
指导患者对静脉正确选择,结合患者病情需要,有计划选择静脉,主要为粗直血管,且避开血管较差、开关节处进行穿刺,一般情况下是由远端直至近端,重症老年患者、婴幼儿可使用留置针,主要有留置针的导管柔软,不容易损伤血管,在进行轻微活动时,不易发生外渗现象,且留置针可保留3天,减少穿刺次数,延长血管的利用时间[6]。
2.1.3 熟练掌握药物特点、性能与注意事项
在输液之前,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药物刺激性情况与使用浓度,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首先应当使用生理盐水监理静脉通路,在穿刺成功以后,输入刺激性强药物,整个输液中应当密切关注注射进度,确保血管内仍留有针头。
2.1.4 正确拔针
在输完药液以后,护理人员需迅速拔针[7],使用棉签对穿刺点进行按压,在按压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与揉搓,避免出现瘀血。
2.1.5 静脉输液制度的完善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会议,分析护理现状,并进行风险评估,总结护理情况,及时寻找原因,探讨与提出解决方案,积极改正,并建立健全有关制度[8]。包括文书书写、特殊治疗、查对制度、无菌管理制度等,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确保有关制度落实到位,要求小组成员严格执行。
2.1.6 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与道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9],其方式可为逐级培训,即护士长、高资历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层级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理论知识、技术规范、风险意识、服务意识、规章制度等;定期组织培训会,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使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提高,同时进行道德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2.1.7 静脉输液质量控制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质量进行考评,不定期检查静脉输液的质量,核查静脉输液的有关制度规定内容,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作为质量评价的依据;对相关因素加强管理,静脉输液时因输液设备管理、药品管理等原因而带来的多种并发症[10]。加强监督与管理,违反无菌操作、配药违反药物配伍禁忌、医嘱未执行、药物未按要求保管、未按要求巡视等均可造成风险事件;一旦发生风险事件,护理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对输液风险事件报表进行填写,方便后期风险事件整合,并在小组分析会中讨论与分析,查找风险原因与因素,实施整改,并调整有关规章制度。
有学者对150 例患者实施风险小组管理模式,其护理风险事件明显少于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对此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组通过实施风险小组管理,将静脉输液问题总结为技术问题、沟通问题、制度问题等,并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分别有身体状况、疾病史、药物等,且根据评估结果与问题开展小组管理,首先进行相关制度修订,并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解决了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定期组织研讨会,使制度更加完善,从而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发生,减少了护患纠纷,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护理纠纷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证明此结论[11]。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证实了风险小组管理模式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与支持,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风险小组管理模式[12]是一种针对风险实施的干预护理,通过组成风险控制小组,对存在的隐患与发生风险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科室或疾病特点,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加强护理过程中的操作管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术,减少因技术问题所产生的风险;同时对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事件及时记录,定期召开分析会,将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修订并完善有关制度[13]。
2.2 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措施
2.2.1 小范围外渗
若患者使用药物均为普通溶液,血管刺激较小,当此类药物发生外渗时,首可进行温热敷处理;若患者使用药物为血管活性药物,当此类药物发生外渗时,给患者带来疼痛,且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此时应当更换部位穿刺,并使用酒精(浓度为95%)在外渗处湿敷,有助于消除红肿[14-15]。
2.2.2 大范围外渗
当药物具有较大刺激性时,患者患肢可适当抬高,使用硫酸镁(浓度为50%)或者酒精(浓度为95%)进行湿敷,配合利尿,促进局部封闭[16]。
2.2.3 化疗药物发生外渗
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药性,在出现外渗时极易造成皮肤肿胀,严重者造成组织坏死,需立刻停止输液,并取生理盐水进行皮下注射,稀释药物浓度,同时,使用对外渗部位使用冰袋冷敷,6h 进行1 次冷敷,每次20min。
2.2.4 药物外渗诱发局部水泡
当发生小水泡时,不可刺破水泡,使用无醇碘伏在小水泡处轻轻涂抹[17];当发生大水泡时,使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渗出液抽出,使用无菌碘伏在水泡处涂抹,并使用鸡蛋清进行外敷,具有显著的效果。
2.2.5 使用生姜或者马铃薯切片在肿胀部位敷贴
此为中医护理方法,使用生姜或者马铃薯切片在肿胀部位敷贴,2h 更换1 次,有助于缓解外渗所引发的肿胀。
3 总结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为了减少事件的发生,临床中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选择穿刺部位、掌握药物性能、及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来提高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诱发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并针对性实施预防措施与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输液外渗发生概率,同时,在发生以后还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提供给输液者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