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型抗晃电应用技术在煤化工生产中的运用

2021-04-10张宇

新型工业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液氧保护器接触器

张宇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0 引言

在经济的多角度引领下,煤化工企业迅速发展,再加上电力需求上涨,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现阶段,煤化工产业无疑是新兴的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特殊。想要保证煤化工产业健康、长期发展,就要采取适当的抗晃电技术,借此来提高生产稳定性。现实表明,晃电会导致生产中断,影响煤化工企业连续生产,不仅降低生产质量,经济损失也较为严重。基于此,对抗晃电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前瞻性,是煤化生产稳定性的长久保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法宝。

1 造成晃电的因素分析

1.1 自然因素

形成晃电的原因较多,其中自然因素占据主导。晃电极易出现在夏天、冬天,主要是因为夏天天气多变,雷电和大风多发,而冬天温差大,大雾和大雪交替出现,这些特殊天气,都会增加晃电的可能性。除了天气影响外,空气污染严重时,“污闪”将会直接演变成晃电。研究发现,在众多的自然因素中,雷电和“污闪”最具影响力,会导致供电电压暂停,这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1.2 设备因素

除了自然因素外,设备因素同样关键。结合实际经验可知,动力设备连接开关、执行器等,如果服役时间较长,并且在服役期间,设备始终没有更新,就会让电动阀门性能降低,开关出现绝缘老化,电动设备也会减缓效率,这种情况,会让运行状况偏离正常,运转中时常失灵,晃电的频率也会因此变相增加。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可知,瞬间晃电影响较大,可以加剧供电网的压力,让供电系统面临瘫痪。

1.3 电网负荷因素

现阶段,用电需求日益递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加重了电网负荷。现实应用中,重载设备突然起动作用显著,会给电网运行制造麻烦,带来较大的威胁,最终让电网因过载而诱发故障。

1.4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同样关键,电力的不合理使用会损害设备寿命,同时调动、维护不当等,也会扩大事故影响。晃电现象出现,和人员的操作存在关系,在现实工作中,失误会引起过电压形成,或者是出现欠电压,相应的保护动作就会发挥作用,这些调节保护能够促使供电电压瞬时下降,这种强烈反差,会给生产造成影响,损害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2 电力拖动系统要求

在经济优质发展背景下,煤化工业迎来了新契机,现已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在现实生产中,煤气化技术运用广泛,取得了一定成效。而煤气化技术的关键在于气化炉,为了达到理想生产目标,安全连续稳定运行是基础保障,极为重要,现实中,生产的顺利推进需要由高压液氧泵来带动,需要将液氧连续输入,确保氧煤比稳定。结合现状来看,在化工生产环节,高压液氧泵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变频器来带动,用其拖动电动机,进而实现生产全过程[1]。基于此,高压液氧泵想要发挥作用,对电力拖动系统要求较为严格,主要体现在:①连续稳定不间断运行。这是一项基本要求,因为一旦停止运行,氧煤比就会变化,诱发联锁跳车,整个生产系统将会中断。②在实际运行中,要求电动机输出力矩达到恒定以及平均的要求,确保实际输出的液氧流量维持始终恒定水平。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核心原因在于当电网出现晃电时,系统的电压波动幅度较大,电动机输出力矩会打破之前平稳的状态,随之出现波动,在这样的影响下,气化炉性能也会受到牵连,同样会因为液氧流量问题而跳车。基于此,怎样维持液氧泵变频器性能,即使在晃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其安全连续运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实中,变频器的耐受范围(对电网电压波动耐受)为-10%~+15%,在这样情况下,一旦晃电情况出现,轻则会让液氧流量波动加剧,严重时就会直接诱发变频器跳车,影响整个气化系统,让系统停滞。研究发现,煤气化生产想要稳步推进,对电力拖动系统要求就要十分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稳定性。

3 解决煤化工生产中电气设备抗晃电的方法

3.1 抗晃电方案

3.1.1 防晃电交流接触器

通过前文中对电力拖动系统要求的分析,可以通过增加防晃电交流接触器来优化系统的性能,提升系统安全性。该接触器原理简单,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磁极异性相吸,在实际应用中,永磁驱动机构作用显著,用其代替传统电磁铁驱动,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因为通过简单的驱动结构替换,就形成了一种稳定且安全、高效的微功耗接触器。实践证实,该接触器性能优越,将其安装在联动机构,可以发挥整个接触器的作用,在接触器中,设置了永磁铁,这种永磁铁极性固定,并且长久不变,通过其和可变极性软磁铁作用,最终实现吸合与释放[2]。通过实践发现,软磁铁的可变极性接近理想状态,非常可观,在电子模块作用下,形成脉冲电流(正反向),这样便可以出现不同的极性。在现实使用中,需要结合现场需要,将释放电压值科学设置,这样做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断电延时释放的客观要求,增强系统稳定性。

JNYC-3F系列的接触器,性能十分优越,在防晃电方面作用显著,操作简便,发挥作用不需要依靠辅助电源,具有体积小、并且性能稳定等优势,现阶段,应用范围较广,已经在石化、冶金等生产行业大范围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借助该接触器,可以实现不同条件下的连接,能将电源电压不稳等棘手、特殊情况平稳控制,有效抵御晃电风险,实践证明,即使瞬间失压和断电,也能让系统保持平稳,不受断电干扰,切实满足连续性生产的客观要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存在局限性,为了防止系统瞬间失压,导致接触器丧失释放功能,无法将电压的参数从根本改变,所以在出现电压波动时,电动机转矩下降是很难避免的,由此就会诱发介质流量和压力的不规律变化,为了降低影响,该方法比较适用泵类、风机类,工艺参数不敏感的设备。

3.1.2 DC-Bank不间断电源系统

通过多方论证,DC-Bank系统是解决电动机性能稳定以及不间断供电的直接、有效方法,应用价值较高。由于此方法适用范围广,对硬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有效解决晃电带来的影响,因此在业界认可度较高。采用DC-Bank系统,即使出现晃电,转速及转矩始终稳定,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这种就可以将电动机输出力矩变化从根本上规避,减轻系统电压波动影响,保证了工艺参数稳定,在系统运行中不发生任何微弱变化,有利于抗晃电目的达成,应用水平较高。

3.2 回路增加时间继电器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追加时间继电器,将其添加在回路中,实践证明,该方法同样具备抗晃电的能力。结合现实可知,部分关键电气设备,在服役期间,短暂停运不会导致系统运行紊乱,对其性能构成威胁,并且通过多方论证发现,工艺装置连续运行这一理想状态依旧可以保持,针对这样的情况,建议在控制回路中,适当、科学增设时间继电器,借助这种方法,强化抗晃电的效果[3]。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其线圈失电后,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和延时断开的功能,让节点闭合受到保护,晃电一瞬间结束后,功能还可以延续,能够自动起动,借此来提高抗晃电能力。

3.3 马达保护器的应用

投入马达保护器,可以保障晃电再起动功能。现实中,部分关键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呈现出的性能非常特殊,以电动机回路为例,在其服役期间,需要辅助马达保护器,在马达保护器帮助下,实现电路的全方位保护,研究证实,投入此功能,可将抗晃电能力大幅度增强。原理如下:如果晃电时间合理、可行,在最初设定的时间内,那么在现实运行期间,马达保护器会发挥常态化作用,结合现实需求,立即发出合闸命令,在此基础上,将电动机重新起动,体现出马达保护器的应用价值;当系统停电时间过长,一旦电压恢复,马达保护器同样会作出反应,根据现实所需延时时间,将合闸命令发出,需要注意的是,合闸命令是分批次、连贯发出的,保障启动电动机的功能,通过这样的运行机制,实现抗晃电能力提升。

3.4 变频器欠压自复位

借助变频器将起停动作合理控制,也可以发挥抗晃电功能。在此期间,建议使用UPS供电,在其辅助下,完成对整个回路的高效控制,同时调整欠压故障复位,将其变更为自复位,这样一旦出现晃电,约2s时间内,输出频率将恢复正常,保证自复位发挥作用,在跨越晃电的同时,实现抗晃电功能。

3.5 增加抗晃电模块

通过前文介绍可以发现,抗晃电较为复杂,涉及多项内容,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外,增加抗晃电模块在控制回路中,也可以发挥抗晃电的作用。针对某些关键设备来说,在运行信号参与联锁的同时,电压又较低,特别是大机组设备,像润滑油泵等,在进行抗晃电设计时,需要借助增加抗晃电模块的原理,确保交流接触器发挥正当作用,由控制回路电源供电[4]。在现实应用中,当监测到电压出现不稳定、持续下降时,需要将系统切换到“晃电”模式,维持系统稳定性。另外,需要注意接触器线圈的设计,线圈应采用超级电容,这样可以存储更多电能,在此基础上,维持正常供电。与此同时,当电压恢复正常时,抗晃电模块还可以自动切换,将目前的工作状态切换至“交流工作”模式,确保系统运行顺畅,状态良好[5-6]。

4 结语

综上所述,抗晃电应用技术成效显著,在煤化工领域应用价值较高,结合现状来看,实施抗晃电技术,可以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同时让企业生产保持高效。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煤化工生产规模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连续性逐渐加强,为了避免大规模设备跳车,从源头减少晃电现象,保证生产系统连续运转,需要对新型抗晃电技术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结合现实需求,开发新技术,减少晃电不良影响,帮助煤化工生产创造更多的价值。

猜你喜欢

液氧保护器接触器
液动机引流式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系统
液氧煤油发动机氧系统双机耦合振荡频率特性
液氧甲烷发动机
智能冗余断相保护器的设计与完善
智能大功率过零接触器研究与开发
你了解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吗
基于STM32的智能低压保护器的研制
浪涌保护器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基于低温绝热液氧瓶系统的中心供氧系统改造
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接触器过零投切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