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区块链技术在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率中的作用

2021-04-10任仁

新型工业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任仁

(通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化市政府采购中心】,吉林 通化 134001)

0 引言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决策部署,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于2016年完成了与国家和省级平台的贯通及数据交换,标志着公共资源交易进入了全流程电子化时代。2019年底,全国有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汇集提交至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这一重大变革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促进了国家公共资源交易的创新发展。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交易信息造假、数据安全保障、出具保函成本高等问题上仍存在欠缺,且没有完全解决各省(区、市)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基于此,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数据操作可追溯、透明度高、数据防篡改等特点进入相关学界和管理部门视野,开始了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研究。

借鉴区块链技术在医疗、公共卫生、电力资源、交通等公共事业领域的应用经验,区块链技术中的行业区块链(联盟链)、私有区块链(私有链)符合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率、保障交易数据安全、降低保函出具和融资成本、杜绝交易信息造假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逐渐兴起,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

1 区块链技术概述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其核心是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密码学原理和智能合约,并利用这些技术建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及数据库结构。区块链技术的四大核心技术创新分别是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区块链运用这些核心技术,实现了多个站点信息同时操作且操作可完全追溯,避免了数据造假的可能性;数据库交易信息必须在得到授权下方可访问,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数据库数据遭到篡改进会被及时发现,维护了交易信息的准确和稳定[1]。

按照区块链上交易信息的有效确认及接入节点的操作方式不同,区块链分为公共区块链(公有链)、行业区块链(联盟链)和私有区块链(私有链)。其中,行业区块链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先的节点为记账人,所有记账人共同决定每个块的生成,而其他接入节点只能进行交易,不可修改块数据。私有区块链则使用的总账技术进行记账,接入节点独享该区块链的写入权限。这两种区块链分别符合多个省(区、市)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和单个省(区、市)建立各自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中得以应用[2]。

2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

公共资源交易作为国家公共事业,因其涉及的主体、客体构成复杂,交易环节繁琐,资源产权的确权、流通、分配等工具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长期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市场主体资信监管问题。在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尚未实现信息有效共享的前提下,跨区域交易进行过程中,交易所在地行业监管部门难以有效鉴别市场主体提供的资信文件和业绩文件,不可避免地出现数据造假现象。又如,市场主体跨区域交易不便。参与公共资源交易需要市场主体在不同平台提交众多证明文件,而交易平台数据不互通导致市场主体必须重复上传证明文件,且重复办理CA锁。这种现象在跨区交易中更为严重,大大降低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此外,如公共资源分配效率低、交易数据质量低、资源分配成本高等问题也都影响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提升[3]。

而在国家推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要求下,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健康有序发展。区块链通过点对点通信、非对称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建立了多节点共同记账的超级账本,形成了完整、不可篡改的数据信任关系,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积累了经验。当前,北京、珠海、昆明、深圳等城市运用私有链技术实现了对本区域公共资源交易的区块链交易系统建设;而在国家信息中心支持下,广州联合北京、珠海等交易中心,运用联盟链技术建设了全国第一个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共享平台,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地理束缚和交易平台之间的数据孤岛,为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外,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领域中也得到了全面应用。在电子招投标活动中,应用区块链分布式存储、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交易平台数据被篡改,实现平台操作行为可追溯,保护评标委员会组成信息、投标文件、评标过程被窃取,切实破解了大数据背景下公共资源交易的安全问题和公平问题。

3 区块链技术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率的实现途径

3.1 实现市场主体身份互认,促进市场统一开放

通过区块链链上信息互联互通,在国家信息中心设立关键节点后,公共资源交易共享平台上的各个节点可以制定统一的上链数据标准、数据确权和授权机制、数据共享应用规范等,市场主体只要在其中一个节点提交资信文件并授权其上链,就可以实现链上节点对该市场主体的查询和认证,不仅减少了市场主体重复提交数据和办理CA数字证书的工作量,还实现了市场主体在不同交易中心的身份互认,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统一共享账本和授权技术,市场主体在跨区域交易过程中,可使用已经上链的认证资质文件直接参与交易,解决了市场主体跨区域交易不便的问题,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统一开放。

3.2 提升交易数据安全,维护交易公平公正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存储着市场主体各种信息,如市场主体业绩、资质认证、人员信息等,数据价值巨大。采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记账和加密算法,一方面可以实现上链数据不可篡改和多节点数据备份,以极大增加对数据进行恶意修改的成本,比如需要控制链上50%以上的节点并获取相应节点的私钥,才能登录数据库进行数据修改,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另一方面,行业监管部门、交易中心、市场主体共处于同一条链上,基于不同权限共同管理同一条链上的信息[4]。而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库,上链信息修改操作将全部被记录下来并不可消除,监管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并追溯到操作行为的所有信息,基本上可以杜绝市场主体资信造假的可能。而在公共资源交易异议解决过程中,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特性,监管部门、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法院等部门可以通过链上数据存证进行联合惩戒,有效维护了交易的公平公正。

3.3 简化办事环节,实现普惠金融

在前述市场主体身份互认的阐述中,已经述及区块链交易平台能够大幅简化市场上体提交资信文件和办理CA证书的办事环节,有效减轻企业负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共资源交易共享平台还有利于破解市场主体面临的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引入区块链技术,可以把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引入平台,并通过区块链快捷、简便地查询市场上体资信情况,免除了市场上体在不同交易中心与金融机构对接的麻烦。同时,金融机构在链上向市场上体授信并开具保函,以保函代替现金投标保证金,不仅减少了市场主体的资金占用额度,也简化了交易中心及金融机构的办事流程和办事环节,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普惠金融。

3.4 降低资源分配成本,创造资源配置发展动能

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共享平台基于分布式账本可以实现公共资源的自动化控制和执行,即基于智能合约预先交易规则和条款,当触发条件出现时才会立即执行规则。由此,交易中心可快速检查交易执行情况和下一步资源配置执行方案,降低了交易中心的管理成本。同时,共享平台允许链上各市场主体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直接进行交易和分配,而不需要第三方机构的介入,这就降低了市场上体的分配成本[5]。此外,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链上高透明度前提下,链上各方主体均可对交易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监督,降低了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成本。最重要的是,管理部门通过区块链共享平台可以及时收集各方需求和资源储备,按照优先级进行调度,实现供求高效对接,让公共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创造公共资源配置的发展动能。

4 结语

各地交易中心和跨区域交易平台建设实践表明,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监管部门、交易中心、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精简优化办事环节和流程,提高交易数据安全性,促进交易市场统一开放和公共资源交易效率的提升。但仍要看到,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在国内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区块链仍然存在区块容量有限、运行耗能高、加密算法需要完善等技术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直至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英国天然气交易中心启示
环太湖艺术品交易平台上线
云南省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工作
基于Android的C2C交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交易平台应兼顾效率和公平
云南省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