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2021-04-10张保财
张保财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重庆 400056
地质灾害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可能对土地资源、居住环境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具备一定的突发性、区域性,具有范围广、频率高等特点,我国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我国目前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县级城镇超过400个、村庄超过10000个。为此,在开展针对地质灾害风险预防工作时,需要从地区特点出发,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1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1.1 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突发性。就我国当前的灾害防治情况来看,防治理论研究与防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山区、村庄等地方受灾依然严重,需要相关地质工作者、学者实地考察后,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防灾措施。
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一,预防性、区域性研究,无法满足治理工程的整体需要;第二,过于重视工程技术,忽视对地质机理的研究;第三,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自然地质体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使得一定区域内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有所提升,而且其发生范围也出现一定扩大。
因此,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控的关键在于强化地质灾害风险区划,针对不同危险级的区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预防,从而达到综合防灾、减灾的目的,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
1.2 我国地质灾害特点分析
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进行研究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象活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从而判断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发生运动以及地壳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变化。地壳变动所需要时间较长,因此一般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其在空间分布上具备一定规律性。
我国多数自然灾害集中发生在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的整体自然环境比较脆弱,而且处于板块交界处,自然地质环境与地质结构比较受限。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充分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地质问题。为此,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判断地质灾害的发生区域。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过度进行经济开发,破坏自然环境,可能提升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1.3 划分区域
当前,我国地质灾害区域的划分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状况以及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叠加处理。通过量化或者半量化的方式,对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进行指标分析与评价。在指标的叠加过程中,高敏感性地区表示更容易出现地质灾害,而低敏感性地区则表示不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第二,基于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与灾害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打分或者评级,将不同影响因素给予不同权重,再将权重系数进行综合分析,将最后的打分作为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通过量化的方式,可以获得综合防治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综合分析仅代表在一定时间内该地区的静态特征,需要进行持续性更新,从而充分发挥防治作用。
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划分形式主要有两种,分为易发生区域与危险性区域。易发生区域指相对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在一般情况下,地质灾害的易发性主要是根据灾害的分布情况以及主要特点进行划分。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可以依据降水量、经济发展情况等多种因素,将区域分为极高易发地区、高易发地区、中易发地区以及低易发地区。危险性区域指根据地质灾害活动发生的具体强弱状态进行划分,依据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密度、地质结构、降水量等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强度等多种因素,将各地区划分为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危险性小区3个范围。
2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
当前我国地质灾害形式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沼泽化等,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面坍塌的发生频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在某些区域的地面岩层结构较差,当出现地貌形态损坏、短时间大量降雨以及人工工程活动等,极易诱发地质灾害。
2.1 加强监测预防机制
当前,地质灾害预防监测机制主要指采用较为先进的预防报警设备,对高危险性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检查,做到提前预警。为了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作用,需要确保各个环节的监测预警设备与机制能够发挥作用。在早期,自然灾害尚未发生时,工作人员需要利用监测设备对所监测领域进行检查,消除潜在隐患,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寻找解决办法。
监测预警机制则需要:
首先,做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的基础工作,如监测系统需要工作人员将各地的气象监测系统与地质情况进行结合,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需要考虑一种灾害发生后是否会产生连带效应,如不能快速控制滑坡会导致泥石流。如果灾害发生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因此,工作人员监测的重点在于是否可能会发生连带效应,并及时进行预防干预。
其次,在监测与预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监测手段与现代化监测设备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地质灾害监测的效率。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无线信号及时传输地质灾害信息,将预警信息快速传递给当地居民,尽量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最后,当地政府部门与居民需要做好联动工作。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向当地居民示警、传递预警信息,而当地居民则需要及时依据所传递的信息做好灾害预防工作。为此,一方面需要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快速地传递,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需要定期对居民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
2.2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我国国土辽阔,地形较为复杂,在开展防治措施时,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由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不同,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更新防治方案,以应对新出现的灾害。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需要设置专门的监测部门进行日常监测,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避免损失严重。此外,地质灾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方法提升地质环境,如河流在短时间大暴雨的情况下会出现水量剧增,为此在雨季来临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河流进行提前治理,加固水库,避免出现溃坝等情况。同时,需要强化生态建设,加强地质灾害的治理,如当前诸多城市出现的地面沉降问题,是由于地质松动导致地表出现空洞,进而导致沉降。这需要当地政府控制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情况设计综合防治措施。
2.3 强化紧急救援工作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前期预警工作准备多么周全,地质灾害的发生仍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可能出现不可控危害。为此,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做好灾害救援准备工作,在人员密度较高的地区设置专业性救援人员,提高救援效率。同时,在灾害频发的地区,将救援工作纳入日常准备工作中。灾难救援还需要当地居民进行配合,因此需要提高当地居民的安全意识与应急水平,从而可以积极配合救援工作的开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地质灾害的灾后治理工作。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大部分地质灾害都难以预测或者预测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强化对地质灾害预测设备的研发,将先进的地质灾害预警机制运用到实际的灾害防治工作中,降低人员伤害与经济损失,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