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旧城区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改造设计要点

2021-04-1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旧城区管线路基

陈 海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十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域范围人口及各类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老旧城区范围内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例如,道路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路面病害加剧;横断面车道数布置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交通需求,拥堵严重,路权分配不合理;各类管线“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影响服务功能。因此,道路的改造直接关系到老旧城区的整体形象与居民的幸福感,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道路改造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提升老旧城区风貌,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1 老旧城区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

1.1 路面病害现象普遍,影响通行效率

鉴于城市发展的建设时序,老旧城区道路往往已建成、投运多年,受制于早期道路施工技术、材料供应、技术指标、项目管理等因素,整体建设标准处于较低水平,时常出现使用泥结碎石代替水稳半刚性基层、管沟回填位置路基压实不达标、沥青面层摊铺厚度无法保证、路面横纵坡度不满足规范而不利于排水等情况。老旧城区多年来交通流量、使用频率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使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了远超自身设计能力的车辆累计当量轴次,导致坑槽、沉陷、龟裂、松散、剥落等病害的出现,加之受雨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病害程度进一步扩大。常规的铣刨罩面、沥青灌缝、基层修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路面病害的出现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从而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甚至影响区域路网整体服务水平,给居民的出行和城市的交通造成了影响。

1.2 配套设施老旧,服务水平低下

道路是各类市政设施的铺设载体,路面之上架空电缆、路灯、监控杆线林立,路面之下给水、污水、雨水、中水、供热、燃气、通信等管线纵横交错,老旧城区范围内道路使用多年,各类配套杆件、管线大多邻近设计使用期限,维修频次与成本显著增加,给水管道压力不足,雨水管道淤堵不畅,热网冬季温度不达标等问题频发,沿线居民的使用体验明显变差,局部管线维修对路面的反复开挖又进一步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架空强弱电缆成“蜘蛛网状”密布,不利于城市风貌与街区景观效果。

1.3 管理混乱,交通安全性差

老旧城区大多位于城市核心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区域内人口密集、交通出行量大、出行方式众多。但出于种种因素,道路范围内普遍存在信号灯配时与流量不匹配、路面标线磨耗严重、路权划分不清晰、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护栏止车石等设施不齐全的现象,从而引发交叉口拥堵、公交车站位置“瓶颈拥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抢道、车辆在人行道范围停放占用人行空间及盲道区域、行人随意横穿道路等问题,不仅无法实现各行其道、高效有序的通行目标,而且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制约周边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2 改造的设计要点

2.1 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调查是一切分析、评估与设计方案制订的基础,老旧城区道路使用多年,路面、管线等经历了若干次的修补、改移或更换,实际情况错综复杂,但作为改造方案制订的首要工作,必须对地理概况、地质水文、路面和路基宽度、路面结构种类及强度、路面状况、沿线市政管线、排水方式、沿线行道树及绿化景观、重要建构筑物及国防通信光缆等敏感因素进行充分调查,准确掌握地层构成与性状、地震动参数及地质稳定性、路基路面病害与成因、管线布置与使用情况、交通流量与组成、相交道路等级与现状等资料,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区域控制性规划,充分考虑规划期限内功能需求与目标定位,为制订设计方案提供科学、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2.2 横断面设计

老旧城区范围建筑密度较大,近年来,机动车、非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对现状道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道路红线宽度偏窄、沿线建筑退界范围不足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设计横断面与车道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现状道路,结合实际情况并经论证,可适当压缩车道宽度,配合将非机动车从机非混行改为人非混行,以达到增加机动车道数量的目的。对于含有中央分隔、机非分隔绿化带的老城区主、次干道路,由于其设计速度普遍不高,可考虑取消绿化带布置,减少路幅板块数量,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对于不同时段具有明显流向特征的路段,可采用潮汐车道的设计,以适应交通流向与流量的变化,增强道路通行能力的“弹性”。对于行人及非机动车,建议与机动车维持板块、护栏、绿篱等形式的物理隔离,充分保证慢行系统的交通安全性。

2.3 路基、路面设计

老旧城区道路经过多年的使用,路基地质情况整体已趋于稳定,但仍存在局部沉陷、路面结构“超期服役”等问题,与新建工程相比,改造项目路基路面的设计方案需要建立在对现状路基问题、路面病害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并以此确定设计标准。对于特殊路基,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来源便利、供应可靠、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材料,确保满足项目使用需要和环境保护要求。对于路网中的“骨架”道路,压实度、路基填料强度、容许工后变形等控制性指标可适当提高标准。同时,应与当地交管部门对接,掌握当下交通流量及特征,合理预测远期交通量,拟订路面结构组合,并结合项目建设条件及所处环境推荐采用沥青玛蹄脂(SMA)、改性沥青(SBS)、大孔隙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等混合料作为面层材料,提高路面耐高温、抗低温、抗滑、抗变形、抗车辙及水稳定性,从而改善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2.4 管线改造

市政管线作为给水、排水、通信、供热等各类资源的载体,发挥着城市服务的主要功能,改造设计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关注合理性与适用性。科学计算管径需求,对无法满足现状及远期使用要求的管道进行更换;同步改造检查井,推荐采用预制混凝土井室,提高质量,保证施工进度;合理选用管材及阀门等配套构件,确保质量合格;推进节水措施,在行道树两旁铺设滴灌管道,在绿化带安装快速取水阀,改变“大水漫灌”的养护方式;结合调查成果,统筹管线综合布置,避让无法动迁的管线,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根据设计方案与建设单位商议确定管线改造实施计划,合理确定停水、停气时限,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期间对沿线居民的影响;路灯照明推荐改造为LED节能光源,在满足路面照度、照明功率密度值要求的前提下减少电能消耗。

2.5 交通组织与管理的优化

在受道路红线、建筑拆迁等因素限制而无法增加空间规模的情况下,依靠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是一种成果显著、成本经济的方案。在路网层面,利用“微循环”的管理思路,依托条件成熟的支路设置单行道,引导调整区域交通流向特征,缓解主、次干道交通压力。在路段层面,低等级道路在保证车道布置的情况下合理设置路侧停车,满足周边居民停车需求;对于高等级道路,需安装分隔栏,合理设置人行过街路段,规范行人过街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性。利用有利位置将占路式公交车站改为港湾式,消除因公交车停靠造成的“瓶颈拥堵”问题。根据交叉口流量资料,实施路面局部展宽、标线渠化措施,科学分配交叉口进口导向车道与出口车道,同时优化信号配时方案,降低交叉口区域的延误率。路面施工双组分涂料、等高标准标线,车道分界线位置安装反光凸起式道钉,提高夜间路面可视效果,增加安全性。各类标志牌推荐采用V类大角度反光膜,规范文字表达信息,为驾驶员在全天候条件下提供清晰、准确的道路交通信息。此外,还需加强道路交通宣讲教育,增强交通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规范其交通参与行为。

3 结束语

老旧城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改造能有效更新老旧城区面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对于市域范围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造实施的成功与否受到经济状况、发展程度、人文环境、决策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科学、合理、适用的设计对于项目的成功具有重要基础作用,不断优化设计思路、提高设计水平,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精细适用的道路设计是道路改造工程始终不变的目标。

猜你喜欢

旧城区管线路基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非遗文脉传承下城市旧城区更新设计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南昌市旧城区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