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旅游建设中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创新转化
2021-04-10曹馨妍
曹馨妍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 300384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美丽乡村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本应该是凝聚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乡村的文脉传承的可持续性建设。然而,很多地区在推进此项战略时,没有平衡好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顾此失彼,破坏了乡村的文化脉络。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将民俗文化转化为乡村现代化的精神动能,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经济动力,让文化资本带来发展红利,使广大乡村民众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1]。因此,在当下的发展建设格局中,应当秉承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关系。赋予传统民俗符号新的形式,进而形成一种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手段。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潜在的艺术表现也能满足当代设计对于创新性和多样化的要求[2]。
一、乡村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内涵
所谓民俗文化资源,实质是一种乡土文化的集合,体现了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特定地区人群逐渐形成的特定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信仰等。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来说,中国是最早确立“民俗”,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国家[3]。不同层面的民俗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传播与留存,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日常用具等。这些民俗文化资源,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很强的地域实用价值,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资源留存至今,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洗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识度和文化特征,其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实用价值,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资源。同时,民俗文化还是一种经济资源,“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民间生成、储存的文化资本,可通过文化经营,在流通、传承、积累和提升中实现其经济价值”[4]。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5]。对于设计学科来讲,应该从文化资源内涵入手,挖掘其经济价值,通过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应用,实现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新生。乡村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可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资源类型大致可分为农事器用、农户用品、传统手艺、民俗器具4类,通过对这4类资源的分类整理和挖掘,提取可用于设计创作的素材。
二、民俗文化元素与美丽乡村旅游的关联性
(一)作为消费符号的民俗文化
美丽乡村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实际的生活居住条件落后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可以带动乡村旅游等消费活动,增加乡村经济的增长点。因此,美丽乡村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消费行为。当代消费景况已经逐渐从物质基础消费层面转变到精神需求消费层面,很多消费行为实质是在消费符号。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符号与商品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商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同时符号也是商品,可以进行营销。同样的商品,驱动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已经从商品本身的实用性转变为商品本身符号的差异性。因此,不论任何形式的消费产品,不仅要注重实用功能,更要重视产品之外的符号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具备竞争力。而在研究过往的乡村建设时,会发现建设活动的发起人往往是村民本身,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身份使得村民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更多关注对乡村的实用性、功能性的提升改造,而忽略了对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价值的构建。乡村的文化符号价值就在于民俗文化的差异性,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是能够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价值符号。因此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该加入地域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让消费者更加明显地关注到乡村的文化价值意义,形成具有文化符号特征的消费空间。
(二)乡村是民俗文化产生和传承的载体
民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种民俗文化的形成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成长土壤,乡村就是民俗文化肥沃的土壤。民俗文化依附于乡村人民的生活与环境,乡村人民也传承着这些文化,因此,广阔的乡村是民俗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乡村与民俗文化相互依存,民俗文化是乡村内在的灵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民俗文化传承的土壤越来越稀薄。如何挖掘和利用好民俗文化在美丽乡村旅游建设中的价值,平衡好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是建设者必然要面对的课题。“民俗作为民族精神文化意识,积淀着异常丰富的心理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心理特质[6]”。民俗文化的这种独特性对于乡村旅游来说,是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文化资源,因此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民俗文化的创新传承,挖掘和利用好其中对旅游有积极意义的部分,既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又能保留民俗文化核心的部分,从而平衡好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在美丽乡村旅游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一)乡土文化传播的符号载体
民俗文化艺术具有原始艺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其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内涵丰厚,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7]。民俗文化元素形式本体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和地域特色,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符号内涵。形式的普遍法则提到:符号负载着普遍的意蕴,但它在获得了形式之后,便努力要负载着属于自己的意蕴[8]。可以理解为,新的符号代表着他所要表达的新的内容、新的含义,通过符号的传播应用,将重新定义对符号代表意义的联想,做到“触物生情,触物联想”的效果。因此,通过对民俗文化元素的符号化设计处理,可以提高人们对于乡土民俗文化的认知度,强化民俗文化元素的可识别性,让其成为乡土文化传播最好的载体。
(二)乡土文化的感情价值传承
福西永(Henri Focillin)在《形式的生命》中提到:“一件艺术作品,既是物质,又是精神;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把乡土文化以抽象符号作为载体,既表达了形式,又是对文化内涵的传播。乡土文化的传承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形式也是感情价值的载体,乡村中的传统民俗文化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推敲、打磨和延续后,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文化形式。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这些有形的形式包含着的是无形的生活痕迹和情感记忆,民族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记忆中积累传承下来的。当今社会,传统的民俗文化也许已经失去了以前的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价值仍然存在。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留住与传承这些具有感情价值的民俗元素,是当代设计师的时代责任。
(三)乡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以农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逐渐退出舞台核心,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展乡村经济的产业类型。民俗文化元素将成为这一发展模式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可以通过此载体丰富乡村农业产品、提升乡村居住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乡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带动农业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四)乡土美学的新生
宗白华先生在对审美方法的研究中曾经提到过同感论,意思是人们提到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形式美,实际通过外观形式要表达是内部的人文美学精神,比如建筑之美,除了外在的砖石堆砌的形态美,更多的是建筑形式背后的人文、时代背景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建立乡土美学的概念,将民俗文化元素中适应当代审美需求的内容融入当代设计中,形成新的美学元素,丰富乡土美学内涵,提升乡村美学品位。依托乡村文创产品、农产品和乡村环境设计,满足旅游消费人群的旅游产品需求。凭借民俗文化元素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艺术性、地域性、体验性等特征的设计作品,增强乡村美学吸引力。
四、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创新转化策略
(一)民俗文化元素中典型元素的提取
根据色彩、形式、文字的不同特征对民俗文化元素进行多重方法提取研究[9]。民俗文化元素包罗万象,以各种形式呈现并流传。在选择设计元素时,应该提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呈现,便于形成受众的记忆点。乡村民俗文化元素大致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类型。物质形态主要包含整体乡村的布局方式、建筑形式与装饰、地域材料、民间用品、民俗装饰等。在这些物质形态中,蕴含着乡村传统的生活智慧和生存信仰,能够直接表达和传播乡村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便于形成可传播的视觉符号。乡村的非物质形态民俗文化元素主要由传统手工技艺、民俗节庆、民间曲艺构成。非物质形态的民俗文化元素适合亲临体验,通过场景化的布置,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五感的共同参与唤醒体验者对于文化的记忆与理解,是一种活化的传承形式。
(二)以民俗装饰图案为母题的视觉符号重构
民俗装饰图案在乡村民俗文化中是最具符号特征的文化元素,很多地区的装饰图案本身就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如农民画、木版年画、剪纸艺术、皮影、花布、刺绣等。这些民俗艺术中的装饰图案本身就具备极强的装饰性和符号性,同时,很多民俗装饰图案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寓意,具有吉祥、富足、安康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寓意。因此将这些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与当代设计相融合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色彩。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从设计层面应用符号学理论,对特定乡村民俗装饰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图案进行提取,在抽取出形式符号之后,通过异位和相互叠合的方式,以夸大的尺度、现代的材料,重构为新的形态[10]。在此基础上以民俗图案作为母题,通过抽象、重构等设计手法转变为可适应不同设计场景的设计元素。这些设计元素可以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层面,如乡村的公共设施设计、乡村的文创产品设计、乡村农副产品包装、乡村的民宿装饰、乡村的建筑装饰、乡村的对外视觉宣传等。有助于形成乡村的视觉记忆点,打造乡村品牌视觉体系。
(三)民俗农耕器具的再生利用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农业生产都依靠人力,因此创造了很多农耕用具。这些农耕用具流传至今逐渐被机械化器具所替代,成为了历史产物。但是这些老旧的器具,蕴含着传统农业的智慧和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因此,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该提取利用其价值。具体的策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就是展示体验,让农耕器具成为展示体验的用具,让来访者观看体验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了解乡村的农耕历史。第二层面,让农耕用具脱离原有的实用范畴,变为装饰元素及装饰材料。如磨盘,就可以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应用在景观墙体、地面铺装、公共设施等场景设计中,增强乡村环境的民俗氛围,打造独特的乡村民俗风貌景观。
(四)民俗建筑环境保护与更新
建筑在空间场景内占据的体量最大,在乡村中也是最大的形式符号,乡村的民俗建筑特征多根植于所处的地域环境,在地域环境与农耕文化的制约中不断延续与更新,逐步发展演变,形成特有的建筑形式。例如陕北的窑洞、安徽的马头墙、四川的吊脚楼等,这些民俗建筑在其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鲜明的形象特征,其建筑形式成为了当地独特的视觉名片。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乡村建筑的建设不可或缺,如何将民俗元素与建筑功能相结合形成乡村特色是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必须从整体的乡村规划布局入手,并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次,在具体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层面融入原有的民俗建筑特征,渲染建筑氛围。第三,在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同时利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打造民俗与时尚并行的空间体验感,构建与古为新的文化空间内涵。提取民俗符号应用在乡村建筑环境的设计中已成为一种趋势,是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诠释。但是这种诠释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灵感来源都具有强烈的在地性。只有通过对乡村的实地调研,在充分了解地域风貌特征,深入了解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基础上,合理地将传统与当代设计相结合,才能打造出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兼具文化价值的乡村建筑环境。
(五)民俗体验场景打造
在将民俗文化融入到新设计形式中的同时,也应该通过场景化的手法,让人们更为直观地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场景的构建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静态层面,可以通过民俗文化展览空间来构建完整的民俗文化语境空间,通过打造叙事化的空间路径与场景化的空间氛围,增强人们的体验感和认同感。亦可借助特定的民俗主题道具,通过象征和隐喻等设计手法来表达民俗文化的内涵。利用展示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发展与更新变化呈现出来,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场景保障。另一个层面是动态层面,也就是可以让人们直接参与互动的体验场景。可通过具体的民俗文化活动、民间技艺展示、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参与性及互动性强的体验项目,加深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深度。
(六)民俗手工艺材料创新
不同地区的民俗工艺制作都依赖于当地特殊的地域材料,南方盛产竹子,竹制品就成为主要产品。民俗工艺品大部分都是由天然的材料构成,如竹子、藤条、木材、麻、石头等。取自于自然界,在质感上自然就会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素雅感,让人倍感亲切。这些材料和工艺从审美层面来看,与当代人追求自然、朴质、健康的审美观念十分契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这种原生态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美丽乡村旅游的建设中,设计师应当通过适当的工艺改造与形式设计,让传统工艺体现在不同层面的设计器物中。如传统的竹编工艺,可以用在农产品包装、建筑细节设计、室内家具设计、室内软装陈列等不同的层面,让独具匠心的材料成为乡村的魅力所在,传承与创新民俗元素的文化内涵。
五、民俗文化元素创新转化的原则
(一)文化原真性与创新性结合
民俗文化是乡村文化的灵魂,在进行创新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文化的原真性,此处的原真性主要指文化的在地性,坚决杜绝文化的随意移植。在一些非正规的乡村旅游建设中,为了打造所谓的文化吸引力,增加“爆点”,生拉硬拽一些不属于当地的文化内容“蹭热度”进行宣传,失去了文化的原真性,破坏了乡村的文化生态。不仅没能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反而破坏了原有的朴质的文化土壤。因此,要想利用好文化的原真性,一方面要源于传统而基于现代;另一方面要以形达意做到真正的创新转化。
(二)文化品牌化与体验化结合
在民俗文化的创新转化过程中,也有一些地区局限在单纯的农副产品包装宣传、单一的文创产品开发中,想通过视觉设计层面的吸引力做文化创新。他们认为民俗文化的当代转化只存在于一个二维的形式之中,没有意识到民俗文化是一个三维形态的构成。因此,在实际的挖掘创新过程中,应增加文化背景和地域风貌、地域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的综合背景分析,在设计中,增加游客的到访体验,通过在地的多元文化输出,将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诠释,形成自成一格的旅游品牌。
六、结语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恰当的乡村旅游作为能够拓展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业态形式,将从之前野蛮生长开发的时代回归到理性的变革时代。变革的一大方向就是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资源,理应受到重视与发展。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会给美丽乡村旅游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成为民俗文化活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