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视域下植物景观设计的治愈功能分析

2021-02-26马静陈绘

工业工程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植物

马静,陈绘

东南大学,南京 210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宅”成为了关键词。居家隔离对社区景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次大规模的疫情爆发都会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城市居住环境的更新与管理。“防疫抗疫成为人类社会设计实践活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1]。”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暴露了城市公共卫生的许多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共场所功能作用的思考。

城市景观作为人类居住环境不断“被现代化”进程中的“绿洲”,为人们提供了贴近自然的“第二自然”。高品质的绿化在城市中不仅可以平衡充斥着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环境空间给人带来的单调冷漠感,而且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也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身体健康的定义,人的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健康。植物景观中所蕴含的审美性、人文性、互动性可以缓解疫情给人带来的疲劳、工作压力,平衡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景观设计中治愈性功能的挖掘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一、治愈性景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一)治愈性景观概念形成

治愈性景观就是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的人工自然环境。治愈性景观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的园艺疗法,而形成科学的概念是近代以来的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园艺疗法不仅被投入正规的治疗中,还有大学开设了园艺疗法的相关课程。这种以自然植物为手段,促进身心健康的治疗方式在20 世纪70 年代之前主要针对的是有身心疾病的人群。“20世纪70年代以后,庭院应为大众服务的设计思想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2]。”随着治愈性景观相关理念的不断成熟,现代景观疗养的适用目标人群开始扩大到普通人群,具体包含3 个层次:(1)疾病患者和残障人士;(2)亚健康人群;(3)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和探访人员,以及临时遭受自然灾害或丧失亲人后存在潜在健康威胁的人士[3]。目前,治愈性景观相关的名称有:园艺疗法、疗养花园、冥想花园、康复花园、疗养景观等。治愈性景观的普及是对人的身心健康更加全面的关怀,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潮流所驱。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景观环境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具有传染性,所以需要对感染者进行安全隔离,陌生人之间的接触也需要保持有效的距离。但久居室内也会对人的心理、身体造成不适,给人带来环境压力。社区景观的合理规划可以在控制人员距离的同时缓解人们心理上的烦躁,给予人们亲近自然的机会。其中,绿植的合理选种也能有效抑制细菌、净化空气。因此,植物景观对于疫情的“防”与“控”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有关治愈性景观的研究与应用大多是集中于有病患或残疾人的疗养院、医院等的花园,其普及性与受众范围与国外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也忽视了景观具有的“非侵入性治愈”的功效。

二、植物景观设计的治愈性本质特征

(一)地域性

气候、土壤、水分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差异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这种地域性的景观会对人文特征带来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地域特征成为了人的一种文化印记,成为了故乡记忆的一部分。正如诺伯·舒兹所说:“人是生活在大地这个生机勃勃的‘舞台’上。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和形塑,人被包裹于人文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和谐磁场中,环境变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整体[4]。”因此在景观设计中,由本土植物的选种所形成的不同地域的独特风脉与人文文化,会让当地人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熟悉的景观植物会给人带来安全感,缓解陌生环境带给人的焦虑。对于滞留在隔离居住医院的隔离者来说,家乡植物能够有效缓解思乡情怀。

(二)人文性

中国古人素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独特情怀。将情感寄托于山水植物的移情方式,让人们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植物独特的品格象征,以此来作为自己心情、情感、思想、品质的“代言人”。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现今中国景观植物设计的一个独特优势。“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有坚韧不屈、高傲不羁的品格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代表了品德的冰清玉洁、高节清风。岁寒三友“松、竹、梅”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高贵人格的象征。综上所述,植物景观具有比德比兴的拟人化特点,这种人为情感的赋予能够让人与景观之间达到共情的效果。

(三)审美性

麦克哈格在其《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及观赏功能是植物在景观中的3 类功能。其中植物的观赏功能即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外表特征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5]。”人们喜欢在公园里散步,让感觉与知觉相互作用,带来美的视觉感受。美的东西是很难用共同的言语去抽象化概括的,因此人们习惯用参照对象给人带来的心情、感受来表示该对象是否美。“当一个事物表象能引起我们情绪上的快感,达到心情上的愉悦,那这一对象就是美的[6]。”植物外表性特征在季节性、地域性的影响下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景观风貌。春天的桃红柳绿,夏天的树荫斑驳,秋天的丹枫纷飞,冬天的白雪枝枯。身处自然或与绿植相伴,都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除了季节性,植物的层次性搭配对人的审美也有影响。景观设计中地被、灌木、乔木高低的不同形成了层次上的丰富性。植物带来的审美愉悦能够舒缓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焦虑,让人们积极地面对疫情,战胜疫情。

三、植物景观设计治愈性构建方法

当下,国内疫情已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对于疫情后人们生活环境的考虑也是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景观设计而言,治愈性的景观构筑需要设计师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与把握。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景观的形象给人带来的感受在物态上是直观的、时空上是多维变化的、通感上是全面的,因此景观设计需要在方法上做到在植物配置中融入人性化的安排,在审美上多元丰富,以及在视、听、嗅、触、味与知觉方面体验协调。

(一)物态上叙事性的融入

叙事作为一种记录与讲述方式,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达到一个事件与行为的表达目的。作为一种表达行为,叙事可以借助多种方式来完成。正如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提出:“对人类而言,叙事材料是不受限制的,似乎任何材料都可以用作叙事行为方式[7]。”与文学中通过对线索的刻意安排来达到讲故事的目的不同,“景观设计中叙事性的融入注重的是人与环境之间互动行为与体验的偶然性[8]”。景观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植物的地域性、人文性赋予了景观叙事的功能。景观中叙事性的融入有利于渲染气氛、营造氛围、调动情感,增加环境的人文性以及塑造场所精神。景观中的叙事可以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来构筑。

1)空间维度。与建筑不同,空间在景观中是一个无形的概念,是借助地形、植物、建筑小品等多种方式建造的无形的暗示性空间。在“包裹式”环境场所的故事构建中,由于空间的延展特性以及人的流动性有着类似于电影镜头的系列图像叙事效果,因此在表述方式上兼容了静态与动态的特性。静态的叙事即点状的单场景景点,可以借助景观树、古树配合雕塑、构筑物等方式来叙述故事。动态空间叙事包括延续性线状空间和复合型面状空间。延续性的叙事有着类似电影般的起、承、转、合的逻辑节奏变化,在游览者的行走过程中讲述故事。复合型的面状空间是结合了点、线、面的整体叙述方式,可以有多条叙事线索。场景中故事性的融入不仅深化了场所的精神,而且能够唤起游览者的情感,从而达到治愈性的目的。

2)时间维度。时间在景观中是视觉化的,时间会在植物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景观设计中对历史悠久的古树的保留与利用,可以成为历史记忆的呈现;生命周期短暂但存活能力强的花卉绿植能够传递顽强坚韧、拼搏不屈的精神[9]。”借助于植物的暗示性,人们与自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振奋自己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与挫折,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景观的叙事性是非常微妙的,太过隐晦的表达会让游览者难以领略,从而错过许多信息,无法领会设计师想要传达的情感,难以对环境产生共鸣。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必须熟悉场所的历史文化背景、目标人群认知中的代表性地方精神文化符号,并将其通过设计的转换融入景观中。

(二)时空上审美的多元化

景观能给环境带来绿色、舒畅的氛围。尤其是对于久居在重复、单调的水泥建筑中的人来说,植物使环境变得有机、活泼、多样,景观的赏心悦目也给人带来了心理上的愉悦。同时,地形的起伏、植物的四季变换以及纵向的合理搭配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围合空间,让人们亲近自然的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因地制宜的地形选择

地形对室外环境还有其他因素有显著的影响,是植物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架因素。其作用类似于“建筑的承重墙”、“动物的骨骼”。景观设计要在地形的基础上,通过植物等景观元素的搭配,系统地完成景观设计。地形的差异营造了不同的环境氛围,身处其中,人的心理感受也是迥然不同的。在景观设计中,“地形可分为土丘、抬地、斜坡、平地等类型。宽敞平坦的地形能给人以豁达放松之感,而曲折陡峭、多变的地形则容易引起人局促、不安的感受[10]。”半围合的凸起的土丘能在距离上产生有效隔离,同时还能营造安全感、隐秘感。治愈性景观中冥思花园的设计就是寻求由外部延伸至内部的宁静,探索让人平和思考的独处方式,通过外界的帮助达到内心的宁静。因此冥思花园在地形上可以借助抬地、斜坡等微地形来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日本代表园林“枯山水”位于龙安寺,其围合的白墙、高低不平的苔地、耙制的沙砾,在地面形成水波纹的形状,给人荡漾的感受,营造了“禅”的意境表达,为人们提供了冥想的精神园林,缓解疲劳,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净化,心情也因围合的空间带来的安全感而感到平静舒畅。

图1 奥地利维也纳距离公园景观设计

2.时移景异的植物配置

春花、夏叶、秋实、冬枝,植物的季节性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许多设计师也越来越重视植物时序性影响下的设计表达。对于季节性植物特性的了解可以让景观设计达到时移景异的审美体验。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越来越倾向于利用不同季节性植物的搭配来打造“四季常绿”的视觉感受,从而避免环境的单调与沉闷,缓解疫情防控期间心情上的压抑,营造生机勃勃的乐观情绪。不同植物之间的纵向搭配能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和距离效果。大、中型的乔木就像“楼房的钢木框架”,可以勾勒出景观的空间形状,确定空间的边界。小型乔木与灌木往往是视觉的中心点,因此可以选种具有观赏性的景观树。而地被型的低矮植物能够形成地质特色,配合乔木、灌木形成从低到高的层次美感。例如奥地利维也纳距离公园景观设计,见图1(图片来源于景观中国),该景观以人的指纹为灵感来源,用60 cm 高的绿篱形成一道道围合,游客们行走在其间,有时完全沉浸在自然的包围中,有时目光又能越过树篱看到整个公园的景象。但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保留着一个安全的社交距离。

(三)通感上“六根互用”的感知体验

眼、耳、鼻、舌、身、意在佛教中被称为人的“六根”。在这6种感知体验的共同作用下,人的生命变得美好而又多样。景观设计中的“五感疗法”就是从人的感觉角度来协调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五感疗法”强调的是5 种感觉,即“视、听、嗅、味、触”对人的治愈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感知动物,人的主观性感受只有在知觉的作用下才变得有意义。知觉是通过大脑对所感觉的东西作出回应,景观的治愈性的实现是建立在人对环境作出正面回应的基础上的,这种正面的回应来源于感觉基础之上的知觉体验。

1.感觉层面

感觉层面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5个方面。

1)视觉。园林景观中的审美性是通过视觉传到知觉的,美的东西能让人身心愉悦。视觉疗法不仅要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营造美感,还要从心理角度来考虑色彩、造型、光影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颜色艳丽的花卉让人感到温暖热情,素雅的花卉让人心情平静;低矮密集的灌木让人感觉厚重,高大的乔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通透的光线让人感觉梦幻。视觉疗法是艺术设计与心理学的结合。

2)听觉。在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种声音流入耳中,而过于杂乱的声音,时常让人心烦意乱。景观拥有着过滤的功能,可以滤掉烦躁的声音,留下各种鸟鸣、风声、水声,这种自然的声音能让人心情平静。如万壑松风、竹林听风、雨打芭蕉等都是借助自然声音来打造的听觉盛宴。

3)嗅觉。气味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着直接的影响。B.P.Toknnh博士于1930年发现植物中含有一种叫芬多精(Phytoncide)的物质,“它具有抑菌抗菌、净化空气、清醒头脑的效果,对人的精神和心情都能起到振奋、舒缓的作用[11]”。银杏、悬铃木、榉树等对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月季花、山茶花、万寿菊、腊梅等能够有效清除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乙醚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这些抑菌去浊的植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飘浮在空气中的病菌,对于疫情的控制也有促进作用。此外,不同的植物,气味也是不同的。有的花木虽然能够净化空气,但却有刺鼻的气味,太过浓烈会引起人的不适与焦躁,因此治愈性景观中对花木气味上的考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图2 曼彻斯顿玛吉癌症关怀中心花园

4)味觉。味觉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来实现的,景观中味觉的设计是体现在食用果实采摘实地体验中的。景观中果实性花木的种植采摘可以在互动中给人带来趣味。

5)触觉。景观中对植物的触摸、地被植物的踩踏感、雨露带来的湿润感都是对人触觉的刺激。触觉能让人切实地体会到与自然的亲近。

2.知觉层面

从知觉层面看,人们可以通过参与到景观里,与植物产生互动,引发思考,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景观设计中体验性栽培的互动方式有助于在知觉层面治愈人们的心灵。“万物有灵”,在植物的栽培过程中,栽培者会通过人为情感赋予植物生命的意义,在每日的陪伴中与植物产生浓厚的感情,用心呵护,避免植物死亡或受到伤害。他们通过打理植物的造型,修剪多余的枝叶,获得审美上的愉悦。花香、果实能让体验者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在陪伴植物发芽到成型的过程去体会生命的意义。玛吉癌症关怀中心花园景观设计中,借助栽培蔬菜、种植花卉等园艺活动让癌症患者来亲近自然、舒缓身心,缓解疾病带来的身体上的疼痛,从精神角度去领会生命的美好,见图2(图片来源于筑医台资讯)。

四、结语

人作为情感性动物,思维带来的精神力量让人战胜了无数不可能的挑战。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对于疫情的快速防控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力量与精神,同时这也是中国对于人的主体地位的无比重视。设计的本质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把各种合理的设想、计划付诸行动。此次疫情的爆发,让人们重新审视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景观设计中对治愈性的考量不仅可以给此次疫情创伤者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与治疗,而且在未来健康城市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景观的治愈性本体地位的挖掘与利用扩展了景观存在的意义,这种治愈性既是对自然环境的修复,也是对人居环境中存在的主体“人”的一种慰藉,是对自然与人之间的主客观角度的平衡。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植物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