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机械:大破大立“专”酿新机
2021-04-10墨影
本刊记者 墨影 文/摄
“现在你们看到的厂房,很快就会被全部重新规划,这片是精加工车间,那片是仓库。”听着连云港元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睿晗满是热情的介绍,似乎一个完成蜕变的元丰机械就在眼前。
徐睿晗期盼了太久的日子终于越来越近了。
打破平衡
从2008年创办企业开始,元丰机械的市场定位就十分清晰—“只做割圈绒圆机”。“如今,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沉淀了十多年,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市场认可度都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再迈一个台阶了!”徐睿晗清楚,尽管元丰机械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速,但做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在技术、生产、管理多维度大破大立,才可能走出原地踏步的迷局,以更高的产品品质、品牌定位去冲刺爆发期。
打破平衡、突破瓶颈的意识萌芽徐睿晗几年前就有,然而苦于人才缺乏,他有心无力。但如今不同了,优秀人才作为新鲜血液给了元丰机械新的生机。“原来我们是相对稳固的闭环,如果贸然打开一扇门,而背后没有支撑,根本应付不来。现在有了人才,感觉窗户被推开了,我敢面对外面的世界了!”徐睿晗的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底气与期待。
徐睿晗吸收到元丰机械的人才是纵横圆机领域的“老把式”,尽管到岗时间不长,但已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起色,生产流程的规范、管理制度的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重塑等方方面面的规划让元丰机械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后劲儿奔涌。“如果按照以前的生产管理系统,即使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全年也只能生产六七百台设备,人员疲惫不堪,产品质量也可能存在漏洞。但在大刀阔斧的内部挖潜以后,公司实现了精益生产,2021年预计产能可达1500台以上。”
当然,产能的翻倍并非徐睿晗最在意的,他更想要的是一支快速反应、高效研发的技术力量。“特别是近一年来的疫情冲击,我们也在考虑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到底在哪?答案最终还是指向了创新研发。现在市场竞争的关键就是新产品,产品开发体系、开发效率、开发品质,关系着我们能否在角逐中胜出,能否引领割圈绒圆机市场。”这才是元丰机械的“雄心”,他们已经在产品多样化上卯足了劲儿,甚至可以为客户的不同诉求,进行“私人订制”设备方案,在拉近与客户互动距离的同时,强化自身开发力度。
“在纺机行业,想要迈太大台阶,实现颠覆性发展并不现实,我们想以这样的大破大立建立一个良性发展机制,积跬步致千里。”徐睿晗在“野心”之外,更有理智。
专注于一个行业其实是最省心的,只要用心,永远不会缺机会。
专注、专业、专造
“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只要做绒类产品的客户,有上新机的规划,基本上都会打电话来找我们询价、了解情况。”在割圈绒圆机领域十多年的深耕,元丰机械已经稳稳跻身于该领域的第一梯队。这也是让徐睿晗格外庆幸的,当初只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进入的割圈绒圆机市场,竟一做就是十几年。
“一个行业不通过十几年的沉淀想做好是不可能的,投机性地去做其他事情也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就是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专注在一个领域,将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都说十年磨一剑,元丰机械也是如此。从2010年1月16日搬入现厂址,到现在刚好满十年,十年的行业阅历给了徐睿晗更深的感悟,“专注在一个行业其实是最省心的,只要用心,永远是有机会的,但最怕的就是三心二意,如果我中途去做双面机、螺纹机,那永远不能深刻体会到绒类市场的发展趋势,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元丰机械相信继续在这个行业沉下心来再做十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徐睿晗的分析不无道理,如果元丰机械擅入其他圆机领域,也只能靠价格竞争,以卵击石。而绒类圆机本身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与发展前景,又何必去另蹚浑水?
“当前,绒类产品的终端应用越来越广,家纺、服装、玩具绒等等,用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割圈绒类圆机还只有8路针慢慢摇,随着客户的需求不断提高,细分机型越来越多,仅我们自己开发的就有十几种,加之提花技术的崛起,给了绒类圆机更多可能。”据了解,目前元丰机械正在开发的新产品有很多,在徐睿晗的大脑中,还有不少新产品开发方向,他相信如果这些技术能够顺利落地,将极大丰富绒类圆机市场,满足更多细分客户的高质量要求。
专注割圈绒圆机,元丰机械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已越发明显。
“我相信未来十年,绒类产品一定会迎来爆发期!”徐睿晗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元丰机械专心、专注、专造的坚持,更相信企业即将迸发出引领市场的能量。
乱象之痛
有信心不代表没有顾虑。虽然元丰机械在努力避开竞争的红海,想在绒类圆机这一细分领域独辟蹊径,但行业发展的乱象仍让他们气愤又无奈。
“现在行业中存在的抄袭仿造风气过甚,有很多开发能力比较强但销售环薄弱的企业,太容易被抢去先机,苦苦研发出来的技术、新品被肆无忌惮地模仿,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我们经历过不少这样的事情,其中仅一个产品因此造成的损失就有3000万!”徐睿晗甚至听客户说过有些同行在推销时直接以“我们和元丰机械的产品是完全一样的!”为噱头。
“我们有一款高密机,在河北市场卖得尤其火爆,刚开始利润也算可观,但后来一些小厂蜂拥进入,导致价格直接划入低位,想追源纠责都没办法。”对此元丰机械深恶痛绝。徐睿晗表示,其实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发挥各自优势去钻研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多些自律,行业自然而然就好了,也完全不用担心市场问题,但现实往往更“骨感”。
“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尽可能地去申请专利,但以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来看,申报专利也只能是保证存在纠纷时,别人告不了自己,但真正被伤害的时候依旧是略显苍白。”和众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一样,元丰机械期待、渴望更深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护航。
2021年已来,正在重塑中的元丰机械将以全新的姿态,专注的精神,迎接下一个十年绒类市场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