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夹浦家家不闻机杼声转型升级“云端”行

2021-04-10墨影

纺织机械 2021年1期
关键词:织机入园云端

本刊记者 墨影 文/摄

五年前,记者走访调研长兴夹浦的纺织产业情况时,喷水织机集聚发展就已经成为当地产业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大鱼吃小鱼”的方式逐步向大户集中。

五年后,再次走进夹浦,他们已经成功打出了一套推动散户集聚、新建小微园、织机上楼、数字化改造的“组合拳”,推进转型升级。

五年前的夹浦,站在了腾飞的拐点;

五年后的夹浦,添翼赋能,振翅云端!

转型之路

产业集聚革命

时隔五年,再次走进夹浦,熟悉又陌生。

从2014年制定出加快喷水织机集聚发展的政策意见,到2016年政府鼓励喷水织机证件向大户集中,再到近年打出组合拳,全面、彻底“自我革命”,夹浦在产业集聚发展的路上从未停止摸索。

幸运的是,这些努力已初见成效。据长兴县数据统计,2020年1~10月,夹浦镇纺织产业完成规上产值80.1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了“逆市上扬”。

正视“低散乱污”痼疾

在集聚发展中实现这样的成绩是颇为困难的。

夹浦镇纺织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长兴县纺织产业的发源地,夹浦纺织品产量占据全县50%以上,集群内化纤加工、制造业、印染后整理到家纺生产等领域有着良好的配套。

集聚工作开展前夹浦镇共有纺织类企业近500家,个体工商户1957家,拥有喷水织机、经编机、喷气织机、加弹机、大圆机、数码印花等各类纺织设备近5万台,主要产品为磨毛布、军用面料、春亚纺、伞面绸、里子布、交织棉、浴帘布、遮光布、箱包布等50多个品种,是全国家纺面料、服装辅料、窗帘布主要供应地之一,年产各类织物近30亿米,化纤丝近60万吨,印染布近30亿米。目前全镇共有规上纺织企业95家,印染企业11家,2019年其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超90亿元。

喷水织机是当地纺织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在夹浦,大约五十来岁的那辈人很多都是靠喷水织机过日子,不少老百姓家里都有10~15台喷水织机。在2018年之前,全镇共计拥有喷水织机41367台,其中,家庭散户有1581户,设备29676台。家庭织机户发展模式之下,“小作坊老板”多,问题也不少。

噪声干扰导致邻里矛盾多、废水废气排放环境差、消防安全无保障、包机加工户多产品缺乏质量把控、无审批手续面临整治腾退,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发展不说,也对当地民生问题形成了干扰。而如果采用“一刀切”全部关停家庭织机的做法也将影响数万群众生计。

“入园”“上楼”谋出路

方法总比困难多,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2018年多次到长兴、夹浦调研,为该地区提出了“家庭织机户集聚入园”的路径。2019年1月,长兴县委领导召开“夹浦地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动员会”,正式启动夹浦地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

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夹浦开始以规模化提档、集聚化升级、数字化运营、专业化服务为方向,打造纺织行业小微企业园。按照“一园多点”的布局,规划吴城、丁新等7个纺织小微企业园分部,加快实施区块内纺织企业公司化重组。

为了加快企业和家庭织机户整合入园速度,夹浦镇在推动家庭织机户入园过程中探索形成了4种合作模式:第一、独立所有模式。由小微园企业购买已淘汰的喷水织机户口,自行购买新型喷水织机,雇佣淘汰散户作为生产工人进行生产,引进高速喷水织机,改用节能电机,提升生产效率20%,节省能源和人工20%,增加利润15%。第二、企业协助模式。利用想继续生产但实力不足的散户,通过企业单独出资或企业织机户共同出资的模式购买喷水织机,双方约定加工费等进行合作的协助生产模式。第三、厂房租赁模式。企业将整栋或部分厂房出租给喷水织机大户以企业形式经营、纳税。第四、散户加工模式。加弹机等设备由企业主所有,喷水织机设备为散户所有,企业向喷水织机户收取电费和房租,织机户为企业加工,挣加工费。多种参与模式调动起了更多的家庭织机户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到了纺织小微园的高标准建设中。

“一园多点”布局,让区块内纺织企业公司化重组加速。

夹浦在推动家庭织机户入园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

其实,把喷水织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的思路夹浦很早就有,可是土地资源有限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这一轮的转型升级中,夹浦也找到了对策:通过厂房“低改高”、存量空间盘活、织机上楼等形式,多元盘活土地、厂房。2019年12月底常鑫纺织试点成功之后,对7个小微园产生带动效应,12个项目修改设计图纸,通过空间换地新增集聚面积16.1万平方米,新增容纳喷水织机3000余台。截至2020年12月,吴城、丁新、环丁、北村、喜鹊斗、香山、陶家湾等7个纺织小微企业园共计盘活存量用地372亩,总面积达656.5亩,建筑面积80.1万平方米,可容纳织机1.6万余台。其中,吴城、丁新小微园已正式投产,2020年底前还有4个小微园基本建成,2021年6月将全部完成小微园的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

截至2020 年12月,吴城、丁新等7 个纺织小微企业园共计盘活存量用地372亩。

对于家庭织机户而言,除了就近集聚入企、整村集聚入园之外,对于因年老体弱等各种原因不愿经营家庭织造的,地方政府也鼓励织机户主动实施织造产能市场化置换,由入园企业按照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出资置换产能,全面考虑到了不同状况织机户的选择及未来发展问题。

此外,为了保障集聚工作的顺利完成,夹浦镇还出台了喷水织机淘汰分阶段逐步递减奖励政策,累计兑现各项奖励资金1亿元,充分调动了多方主体的积极性。

如今,原来家庭织机轰鸣、“三合一”生产隐患、废水废气污染的问题在夹浦已然得到根本整治。

目前,吴城、丁新纺织入园的2700 余台织机与产线已全面联网。

“工业互联网+”打造云端优势

喷水织机集聚不过是产业升级的抓手之一,更为关键的是集聚之后怎么办?夹浦并没有忽略这一点。

在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夹浦镇政府牵头组建了小微园综合服务中心,集聚纺织产品设计服务云平台、智能化技改工程总包商、纺织产品质检服务(机构)企业、纺机智能模块开发商、纺织工业软件开发商、纺织园区等行业云服务商,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一揽子服务。他们以“工业互联网+”的方法构建纺织行业有机的生产组织整体,实现了化“散”为整、变“小”为大,创造纺织行业规模制造新优势。

小微园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一揽子服务。

按照“集聚一家、改造一家”的原则,夹浦在实施淘汰集聚的同时,同步开展园区内喷水织机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喷水织机联网。小微园与第三方信息工程服务公司开展专业合作,在纺织行业普及机联网应用。目前,全县有2万台喷水织机已经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和实时监测。其中,吴城、丁新纺织小微园中已入园的2700余台织机与产线全面联网,实现了数据统一采集、清洗、归集与按照约定共享。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以夹浦为试点创新的“一云服务多园多企”模式,基于纺织行业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建立了纺织小微园云平台,接入机联网改造设备,打通从物料供应、生产加工、产量计量、产品质检、成品入库到最后订单交付的全面数据,为入园家庭工业户、大户、企业提供智能排产、业绩计量等多功能的生产管理服务,创造了为入园各类主体提供全面、全程服务的新模式。

以“工业互联网+入园织机户”新制造模式为基础,吴城、丁新还率先探索建立了“大户统一接单经营+家庭织机户独立核算代加工”和“统一小微园建设+厂房租赁”的新模式,通过集中互联互通,全面打通企业、大户、家庭小户织机的数据,形成大户接单、纺织云平台统一排产、精准分配小户织机加工业务、产能共享、利益按完成任务分享的新业态,综合产能得到大幅提升,提高接更多“大单”与“好单”的能力。

此外,“互联网+”的思路也渗透到了小微园的全方位监管之中。通过云平台与园区门禁探头、消防检测传感器、废水检测传感器实现联网,形成“企业数字化制造+园区数字化管理+园区行业云平台服务”的生产模式,统一对生产安全、治安安全、环境安全等进行全方位监管。目前,已在吴城、丁新小微园安装生产安全监控系统,人员、车辆、物料、产品进出园区的实时监控系统以及废水废气废料排放处理监测系统。

目前,夹浦镇在推动纺织家庭织机户集群发展与纺织小微园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他们依然未停止摸索,如何让已经联网的织机充分发挥效果?如何让业主真正感受到机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快集聚入园、数字转型、产业升级的节奏?相信未来几年,这些答案我们都将在夹浦找到。

升级先锋

夹浦转型升级DNA

家庭织机户:以20台织机户为例,可收入30~45万元/年;入园集聚:更换新型高速设备后,产量提升、运输成本降低、布匹质量提高;政府出台扶持政策。20台散户集聚后,预计可提高年收入10%。家庭织机户入园前后收入对比

浙江鑫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臧学忠:

为了实现企业的差异化转型,谋求更宽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从来不吝投入,目前2020年最后一批喷气织机已经安装到位,鑫涛科技车间的喷气织机达到216台,其中大提花近60台。

目前我们车间的喷水织机只有100多台,下一步还将继续淘汰,计划在今年开年就会淘汰一批,三年内将喷水织机全部淘汰,喷气织机达到500台。未来鑫涛科技的发展将以喷气织机产品为主要方向,后续开发全部以提花产品为主,强化企业竞争力。

目前,鑫涛科技的提花机正在满负荷生产,通过产品设备的改造和自身差异化原料的搭配,生产出不同的花型,比平时的素布价格每米高2元,无论是利润还是对外销售,都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2020年,虽然企业因为淘汰落后而减少了117台喷水织机,但是产能和产值仍然可增加30%左右。我们在差异化发展方向上看到了不错的前景,目前已经在试产更高附加值的色织布,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浙江天嘉纺织有限公司副经理 李凯:

天嘉纺织是夹浦进行喷水织机集聚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以往,我们的订单都是以来料加工的方式分派给家庭织机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单不敢接,价格没底气。但从2019年4月份开始,我们跟随政府产业集聚的政策,开始把家庭织机户集中到我们新建的厂房中统一管理,全部采用了符合要求的新喷水织机,不仅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对质量、产能、效率、交货期做到了心中有数,甚至帮我们缓冲了2020年的疫情冲击。

目前,我们的一期项目已经集聚了7户、381台喷水织机,二期也已经对接了多名家庭户负责人,签约了1000台织机,预计会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入园投产,当前的形式让我们对未来的市场与自身竞争力更具信心。

浙江兆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会义:

喷水织机集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首先,提高了夹浦整个地区的产业水平,此番淘汰的旧设备多为已经用了10~15年的老机器,装备水平落后自然无法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导致夹浦一度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实现集聚后给了夹浦织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能。第二,以前由于散户多,其运营成本低,在各种展会上乱报价格,导致行情混乱,集聚后统一管理,这一现象也将明显改观。

我们公司有六七百台喷水织机,业绩中90%都是国际订单。受到疫情影响,我们面临汇率下行、原料价格不稳、出口货柜难求等压力,希望随着疫情的控制能够有所缓解。另外,让我们最担心的是现在一些龙头企业以上万台的规模增加产能,若形成垄断,整个市场将很难把控,对于我们这样的小企业而言很有危机感。

此外,由于2020年家纺市场走俏,增加了不少新产能,短期内随着这些产能的释放或许也会对行业整体有所影响。

浙江常鑫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冬春:

从2018年,夹浦喷水织机开始进入集聚发展模式,由于土地制约,经过大半年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喷水织机上楼的概念,厂房的一楼到四楼都可以放设备,目前我们8亩地的厂房可以放800台喷水织机,用设计解决了共振问题,并兼顾了环保。

目前,常鑫纺织的喷水上楼项目已经稳定运行一年,这一做法也逐步在长兴夹浦推广开来。参照这一模式,只要土地每亩价格超过50万的,都已采用。

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孙旭东:

盛发是一家以织造、印染、家纺等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当时产能只开到以往的30%左右,直到二季度后期才开始出现好转,到10月份,基本达到上年同期水平,随着后续市场的回暖,企业订单增加,企业2020年总体好于2019年。

盛发拥有强大的产品开发团队与开发体系,这是企业稳步前行的动力所在。在2020年,为了助力新产品开发,在印染版块,我们新上了一台定形机、一台平网印花机;在织造版块,正在计划新增一批喷气织机,已进行相关考察。

湖州浦鑫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利勇:

浦鑫是一家集加弹、织造、印染、家纺为一体,拥有相对完整产业链的纺织企业,得益于一体化,我们的效益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30%~40%,截止到2020年12月底,公司家纺订单已接到2021年6月份。

我们在2020年8月开始启动建设了智能绿色数码印花产业化项目,规划建设周期为10个月,目标是打造一个设计智能化、装备数字化网络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的快时尚数码印花工厂。

目前,在我们的印花车间里,代替传统印花技术的20台数码印花设备正在进行满负荷运作。花型设计周期缩短了30%以上,不仅可以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快反应的时尚柔性大批量定制需求,而且更加绿色环保。热转移印花完成后的纸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以前采用传统印花生产需要7个人,现在数码印花只要1个人。数码印花打破传统印花工艺上的缺陷,简化了繁琐的工艺,缩短了传统的印花工艺,提高了订单完成率。色彩域宽广,颜色鲜艳丰富种类多,图像清晰细腻。实现小批量生产,不受生产批量的限制,满足个性化生产需求。

长兴中远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伟红:

为了提档升级,政府在促进纺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引导家庭织机户集聚入园以外,还在引进圆机项目,计划打造1000台圆机产业园。作为这一计划的先行者,我们公司计划上150台大圆机,目前已经有30台试运行。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由于公司现有喷水织机产品起点低,希望通过针织、梭织两条腿走路,实现业务互补。

为了引导针织产业的发展,地区政府给予了极大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吸纳了许多有针织面料开发经验的人员进行产品创新。我们相信在大胆的尝试,与扎实的创新中企业可以在针织领域闯出一条新路。

夹浦园区介绍

小微园吴城分部:由长兴庆裕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湖州龙宇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4.1亿元,占地面积53.7亩,建设厂房及辅助用房60000平方米。厂房共分3幢,目前已全部完工投产,可集聚喷水织机1400余台、吸纳散户107户,园区内拥有企业5家。

小微园丁新分部:项目由长兴家盛纺织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3.38亿元,占地面积31.8亩,建设厂房及辅助用房41000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工投产,可集聚喷水织机1300余台、吸纳散户68户,园区内拥有企业6家。

小微园北村分部(在建):总面积约225亩,设计喷水织机容量5094台,预计吸纳散户215户,共拥有13家公司主体,已投产3家,主体完工5家,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2021年6月全部完工。

小微园香山分部(在建):总面积约44亩,设计喷水织机容量1158台,预计吸纳散户72户,共拥有7家公司主体,目前园区内厂房已基本结顶完工,2020年底投产。

小微园喜鹊斗分部(在建):总面积约124亩,设计喷水织机容量2881台,吸纳散户165户,共拥有11家公司主体,预计2020年底前所有织机能够入园,2021年6月前全部投产。

小微园环丁分部(在建):总面积约135亩,设计喷水织机容量3852台,预计吸纳散户263户,共拥有13家公司主体,其中5家公司主体完工,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预计2021年6月全部完成。

小微园陶家湾分部(在建):总面积约43亩,设计喷水织机容量1965台,预计吸纳散户134户,共拥有5家公司主体,所有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6月全部完成。

猜你喜欢

织机入园云端
免票入园
云端之城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实地调研国产中高端织机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专利技术综述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