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ICE—CETM模式的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研究

2021-04-10朱国兴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会展双创校企

米 雪,赵 蕾,朱国兴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逐渐开创国际化办会、办展新局面,赋予了会展创客新的历史机遇。2015年3月,国务院首次发布关于会展行业发展规划的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以下简称《意见》)[1]。《意见》第三条指出:“要推动会展行业创新发展就应着手于健全展览产业链,会展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会展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成为会展行业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点。”引导会展学生开拓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会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会展专业改革的重点。

一、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2000年之前我国会展教育处于空白期,2000年9月之后,少数高等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广告专业项下开始设置会展方向。2001年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会展与广告专业,并开始招生,这是我国第一家开设会展专业的高等专科院校[2]。后于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了第一批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3]。目前,我国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本科院校已有117所,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的高职院校有200余所。大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萌芽期,教师需要激发会展学生的创新活力,呵护其创业热情。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呼唤创新创业型会展人才。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对会展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会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会展专业招生规模虽日益扩大,但会展人才与会展企业需求耦合度较低,会展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未有标准模式。

在中国知网中,主题为“会展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有253篇。不少研究者基于本专业教学经验,在高校人才教育相关研究成果中,提出了培养具有独创性的会展人才的观点。例如,马勇、肖轶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会展专业教育的现状,并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专业建设逐渐规范化、课程设置趋向国际化和培养主体呈现规模化,针对现状提出了培养会展人才的SBL理念和人才配套模式,高度概括了研究性大学会展人才培养新途径[4]。张俐俐、庞华从会展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设计和人才配套模式两方面高度概括了研究性大学会展人才培养新途径[5]。刘松萍、杨铭德提出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向驱动模型,认为双向驱动机制是解决会展人才培养问题的路径之一,双驱动机制的核心在于将企业需求作为会展人才培养方案改进的突破点,通过双向吸引和驱动,提高会展人才的质量[6]。李薇从高职院校教与学入手,得出以下结论:会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高职会展专业坚持产教融通,实施“一展一会一节一赛一演一游”的校企合作项目,重视多技术领域的交叉教学;同时开发三维一体的教学体系,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培养定位上和“如何培养人”的培养方法上激活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7]。王佩良等认为会展创新人才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理论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好;为了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应积极承担政府课题和会展项目,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也应该探索多种产学研路径,如会展创意项目开发在双创人才培养中卓有成效[8]。

二、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前期调查

(一)前期调查方法

研究选择了开设有会展专业的4所高校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这4所高校分别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黄山学院和巢湖学院。在对这4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课程的研究和对其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的基础上,与其中几所高校的会展教师进行调查访谈,总结、整理了各高校会展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共性。前期调查研究为MICE-CETM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论证基础。

(二)调查过程和结果

经过半年的实地调查及访谈,对4所高校的会展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经过校方积极探索,该校会展专业与位于世界展览强国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以会展系主任丁烨博士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中德合作会展专业(简称IEMS)主要实践教学以王春雷博士提出的EMBOK活动管理体系为基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设置感知体验实习、未来领导人论坛、IEMS开放日和毕业实习等会展专业培养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度。但由于IEMS是合作办学,学费高于其他普通专业,因此该校会展本科教育招生模式不具有广泛代表性。天津商业大学也是较早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之一,会展专业成立于2010年,2011年获批为天津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2012年开办“卓越会展师”实验班,是校内跨学院联合办学的典范。“卓越会展师”实验班在着重培养学生的会展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会展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卓越会展师”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的亮点为大三开设自办展课程,学生全程组织和参与办展全过程,寓教于展,提高学生创办会展公司的兴趣和创业能力。经过8年积极探索,2018年11月,天津商业大学与英国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合作,会展专业合作办学有短期交流、3+1项目和攻读研究生计划三种模式,迈上了会展国际化办学新台阶。黄山学院和巢湖学院都是安徽省首批开办会展专业的高校,生源、办学层次和办学目标相近,都致力于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其中黄山学院会展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亮点为大三下学期安排学生在国内高水平展馆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展馆包括北京展览馆、上海世博馆、苏州国际会议中心和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高起点和专业化的实习大幅度提高了学生会展专业素养和双创能力。

除了实地调研上述高校会展专业外,还通过文献阅读法和资料查找法,调查了50余所高校会展专业的办学情况,认为高校会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高校缺乏良好的会展双创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一是我国高校会展未有专门会展创新创业档案管理机制;二是各高校会展专业的校企合作培养形式亟待进一步开发。

其二,会展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明显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创新创业课程太过笼统;二是会展专业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脱节。

从以上会展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不难看出,我国高校会展专业亟待设计一套更加完善的、具有专业特征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会展专业教育发展。

三、基于MICE—CETM模式的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我国高校本科会展专业建设现状,构建出一套以会展专业为核心对象,高校为操作平台,档案管理为基础的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MICE-CETM(MICE-Cre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Mode),模式结构如图1。

图1 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MICE-CETM模式

MICE-CETM模式以双创档案管理、课程创新和校企合作为核心。双创档案管理是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基础,分为三个管理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会展专业新生入校档案创建阶段,新生入校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个人档案登记,筛选赋有双创思维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标记;第二个阶段是在校期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此阶段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培养具有潜在双创能力的会展专业学生,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活动,使其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三个阶段是毕业离校存档,学生毕业前将自己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和复印,双创档案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提供创业思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就业学生的应聘优势。课程创新和校企合作是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途径。一方面,通过教学改革,培育学生会展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协助学校培养人才,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提高学生的会展双创能力。

就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领域的教学研究而言,理论模型的建立要落脚于解决实际问题。尤其在会展业大环境日益完善和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会展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是突破高校会展专业建设瓶颈的必然选择。MICE-CETM模式是本科会展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核心,为本科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修改提供强有力支撑。发挥好MICE-CETM模式的优势,释放会展学生的双创潜力,可以让“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精神落到实处。

(一)双创档案管理

按照集中程度,高校档案管理大体分为三大类:一是高校档案的集中管理模式;二是高校各校区存档的分散管理模式;三是高校各级学院的分级管理模式[9]。MICE-CETM体系是档案部门集中管理为主、分级管理为辅的模式,主要体现为对师生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同时由会展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建立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档案库,并将档案分为两部分,一是会展专业理论学习档案,二是会展专业双创实践档案,定时向学校汇报。

会展专业理论学习档案是通过登记每位学生课程成绩的方式完成档案记录。基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此档案包括会展通识课程成绩、专业核心课程成绩和会展创新创业课程成绩。其中,会展创新创业成绩档案基本由以下三种类型课程组成:第一类是全校统一的双创通识课程,这是会展学生了解双创的第一步;第二类是会展前沿动态,此类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了解最新会展行业业态和发展趋势的窗口,由会展企业高管担任授课教师,从行业角度分析会展创新创业环境;第三类是会展双创项目策划,课程通过分析全国高校会展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带领学生模拟策划会展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此项目结合会展专业理论教学指导,为学生会展双创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理论基础。

会展专业双创实践档案是高校会展创新创业能力档案的最关键部分。档案包括每位学生在会展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实践或实习表现、会展专业课堂实训情况、创新创业大赛记录和社会志愿服务记录等。

图2 MICE-CETM模式——会展双创档案内容

会展双创档案管理机制监督和激励会展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从学校层面来看,双创档案管理机制促进了会展实训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创新实训实习校企合作;从课程建设来看,双创档案管理机制规范了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的评分标准;从学习氛围来看,双创档案管理机制有效营造会展专业的创新创业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以及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实践。

(二)课程创新

我国高校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基础薄弱、专业知识不牢固、实践底子不足等问题亟待破局。夯实课程基础是完善教学体系的重点。根据会展双创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会展专业课程创新,要注重将创新思维和创业理念引入课程教学。

1.突出阶梯式教学特色

为实现学生由创新思维到创新能力的转化,采用阶梯式逐步导入双创课程:大学一年级开设“初识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双创教学的认知层,打破新生创业零思考状态;大学二年级开设“会展专业理论”类课程,是双创教学的基础层,奠定会展专业基础知识;大学三年级开设“会展模拟实验”类课程,是双创教学的提升层,打造创新式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通过会议、展览和活动实验的模拟运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大学四年级开设“会展项目运作”类课程,学生成立会展公司或举办展会,是双创教学的核心层,激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促成创业团队的组建。在双创教学的环节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双创思维和双创能力,以期完成创新创业型会展人才培养。

图3 会展双创课程阶梯式教学结构模型

2.打造金课,淘汰水课

会展专业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教研和授课能力,将会展学术界科研动态和会展行业最新前沿技术转化为课堂知识,通过良好的教学体验提高学生课堂黏度,拓宽课程内容广度,精钻课堂深度,适当增加专业课堂难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淘汰水课,教研室教师之间通过定期研讨和相互监督,合力打造具有教学改革特色的金课。

(三)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并不是单向地履行培养人才义务和承担用人责任关系,而是长期合作、互利互惠的关系[10]。对企业而言,构建产学合作战略联盟,有利于获得更优秀的实践型人才,降低财务风险和分摊人力成本。对高校而言,可把企业视为协同关系,力争让企业为学校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习机会、创业经费赞助和创业咨询服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合作是一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性战略和核心模式。培养企业所需的会展应用型人才和会展行业所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企业对高校会展专业建设的支持与合作。为优化以MICE-CETM模式为核心的高校会展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体系,制定校企合作一体式战略,如图4所示。

1.校企教师合作

图4 校企合作一体式战略

以柔性引进的形式聘请会展行业人员作为会展专业课程教师,设立校企双导师制度,这是高校与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企业家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更近距离了解不同学生的特质,发掘适合创业的可塑之才,同时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企业家的强大行业背景和较为广泛的人脉本身就可视为持续性的创业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渡过创业难关和解决创业问题。会展专业教师应定期更新行业动态知识,鼓励教师参加会展行业会议,促进教师将行业新闻和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保持授课知识的前沿性和动态性,开拓学生专业眼界,提高学生寻找到创业良机的概率。积极搭建创业教育桥梁,定期聘请会展行业高层管理者进校开展讲座。

2.建设企业实训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构建融教学与实践为一体的企业实训基地。一方面,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进行观摩学习,了解和熟悉企业工作环境、技术科技、企业文化、工作流程等;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会展企业模拟工作室,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对合作企业已完成的会展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和场景重现,提高学生实践经验、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

3.成立校企工作站

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校方根据对企业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教师进企业,企业人才入校园”的有效合作机制,打造会展企业校企合作教师工作站,以“会展教师挂职企业—企业工作室入驻校园”的双向沟通合作模式为突破口,完善MICE-CETM双创能力培养体系。一方面,通过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挂职,了解会展行业前沿,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在校园内建立企业工作室,工位由企业员工和学生员工组成。企业选派员工入校工作,高校选拔有意向的学生进入工作室轮岗,工作室运营自成一体,可独立承担公司会展项目运作。

4.完善岗位实习制度

为了学生在专业实习中能够得到深层次锻炼,高校应根据专业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实习形式。目前不少高校会展专业的实习为自主实习,这就意味着“假实习、实习不对口”的现象常有发生。应构建完善的企业实习管理机制,形成具有实质性的会展专业实习过程,学院领导、会展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与会展企业定期交流并达成实习合作意向,形成长期合作,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校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建立实习导师制度,会展专业每位教师负责一组学生,学生在实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可向导师咨询。导师制度的建立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会展企业实际运作,启发学生创业意识。

四、结语

根据对开设有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进行实地走访,发现目前高等院校本科层次会展专业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中,但效果不理想,创业人数未见明显增长。针对目前高校缺乏良好的会展双创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以及会展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明显滞后的问题,构建出一套以会展专业为核心对象、高校为操作平台、档案管理为基础的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MICE-CETM。通过会展双创档案管理、课程创新和校企合作等措施,培养本科会展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筑学生创业热情之基础,搭学生与行业之桥梁,释放会展专业学生双创活力,提高会展专业学生双创能力。

猜你喜欢

会展双创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